专栏名称: 吴语
希望一道来传承保护我们的母语:吴语!上海,苏州,无锡,常州,丹阳,启东,海门,靖江,高淳,溧水,宣州,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衢州,台州,温州,丽水,上饶,我们都是一家人!新浪微博:吴语传承与保护小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书  ·  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入戏太深 ·  3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结婚10年依然深爱,看看这20%的人做对了什么 ·  13 小时前  
武志红  ·  你内心深处,有什么未解开的心结 ·  2 天前  
壹心理  ·  为什么你一和父母说话,戾气就很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语

吴语谚语熟语蕴含了吴越人的智慧和哲理 | 吴语公众号

吴语  · 公众号  ·  · 2017-06-30 19:26

正文

什么是吴语? 吴语公众号


吴语区全图

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分片:吴语太湖片。(图上所有泛蓝色地区)。包括了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常州话、绍兴话、无锡话等一系列子方言。

如果喜欢,请记得 点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图:姑苏繁华图 江南市镇

吴语谚语熟语

蕴含了吴越人的智慧和哲理


本文由作者紫梦花园授权在公众号首发

吴越地区,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人口的聚集、活动和交流,产生了各方面的大量的经验和知识。要了解这些经验知识,最方便的办法是记录和学习吴语中的谚语熟语。这些谚语熟语,往往用一句话,就浓缩了这些经验和知识,很多押韵,说起来朗朗上口。下面我们来列举几项:

一块补丁十块金——寻找商机的方法

“一块补丁十块金”是很多老苏商、浙商中流传的谚语。它是指,我们要善于发现商业领域没有照顾到的地方,找到了就能从中获利。江浙商人是这样的理念,要照顾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需要,哪里有缺陷,就去哪里投资。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反义词,“好衣裳打补丁——蚀本”,一语双关,表面的意思是,好衣服打了补丁,就会盖住本来的布料,实际上指的是在已经发展成熟的领域,大家争破头皮去抢着做,最后只有亏本。

这两句谚语对今天的社会有一些帮助。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中急功近利的地方:往往一个领域会有多家单位恶性竞争,有的甚至到了抢客户不择手段的地步。江浙人是个慢性子,没有找到商机,就老老实实做原来的事情。所以,“细心也好当饭吃”,细微地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找到社会没有兼顾到的地方去发展,才有可能成功。

十座金山也堆不出半个苏州城——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

这句话实际上是指责朱元璋将大量的财富转移到老家凤阳的。江浙人认为,经济发展不是靠钱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没有好的社会环境,用更多的钱也很难堆出苏州这样的城市(苏州在明清是商业中心之一,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小生意要会看账,大生意要会看人”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学会识人用人,才是做好生意、发展经济的关键。

亲兄弟,明算账——处理人情最不容易产生矛盾的方式

江浙人最在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亲兄弟,明算账 ”在江浙一带非常普遍,这也是很多外来朋友对江浙沪地区亲友关系诟病的地方。其实,这也是江浙人处理人情关系的一种独到的办法。因为朋友还是亲兄弟往往可以共患难,但是一旦到了分财富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矛盾的时候。大量的人际交往实例告诉江浙人,在很多时候,人情是靠不住的,只有公平的计算,大家都不吃亏,才能够长久相处。再比如“ 升米恩,斗米仇 ”,施恩过多,反而会给受惠者太多压力,或者觉得施惠者软弱可欺,往往最后会恩将仇报。另外,“ 搭档就要,今朝倷让一步,明朝我让一步 ”,江浙这里无论商人做生意还是文人结社,讲究一个妥协。“ 豆浆捣弗匀,豆腐就会散 ”,以大欺小、以势压人的团队是不会长久的。大家摆事实、讲道理方能形成一个更大的圈子。

弗怕倷凶,只怕倷穷——如何避免有害人脉

江浙人看人的典故也是非常多的。“ 弗怕倷凶,只怕倷穷” ,类似的话还有“ 穷人少搭档 ”。指的是穷人是不可以打交道的。这里的穷人,不是贫困者,而是走投无路之人。这样的人是非常危险的,往往什么事情都看得出来。类似的还有“ 阎王好见,小鬼难挡 ”,大人物往往好打交道,因为名望摆在那里,相反旁边的小人物往往不太好打交道,会刁难他人。

清官断案也要看三色——江浙人这样看社会现状

看三色(眼色、面色、声色),其实就是讲,清官断案也不是完全公平的,而是要反复比较双方的实力,最后给出判断。任何的结果都是综合博弈的结果,清官断案也是如此,弱者必然会吃点亏。所以要想更好的生存,就必须壮大自己的实力。

人小钿多,飞来横祸——江浙人这样看待金钱和实力的关系

江浙人对待财富实际上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比较奢侈,一方面比较谨慎。因为,一旦财富超过了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范围,就是祸的根源。实力是拥有金钱的上限,绝对不能超过。所以以前很多江浙商人,往往会搞慈善,其实就是通过提高自己的声望,来增加自己的软实力,这样就可以拥有的更多的钱。

江浙人也有一句话叫做“囥铜钿不如养小人”“死银子弗如活儿子”。在近代,家里人丁是非常关键的。所谓“人丁过百,知府也吓”,大家庭往往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江浙人坚信一点,财富是实力来保护的。没有实力,财富就是祸。

吃亏就是攒铜钿——江浙人这样看待名声

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听到的。他有两层含义,一是吃一堑长一智,二是朋友间相处吃小亏,会收获好名声。名声在江浙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老一辈江浙人往往会说“ 生意要做,名声要顾 ”,用来劝解学生意的年轻人或者指责一些黑心商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