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所谓“断舍离”,并不是让我们将生活清理得空空如也,只留下必需品。而是说,
我们要勇敢地切断某种将情感和精力寄托在物品上的、对现实的逃避。
简单来讲,就是
要
活在当下
。
如果被喜欢的东西围绕可以让你产生幸福感,如果纪念与回忆的存在可以让你感到快乐,如果将情绪和记忆储存于那些旧物,可以腾出大脑的“内存空间”,让你得以更加专注于当下的体验,那么恭喜你,你拥有了一份健康的“极繁主义”。
但如果过多的物品让生活变得沉重,附于其上的故事将人困于回忆,
“总有一天用得着”的焦虑引发
对未来的不安……当你被因此产生的种种情绪捆住向前的脚步,那些繁冗物品给你带来慰藉的同时,也让你变得不再快乐,那不如勇敢一点,剪掉那些“必要”之外多余的部分,就像解开双脚的束缚,以更轻盈地前行。
此时,所谓“断舍离”就并非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
而是丢掉这些东西所代表的,那些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无形却又对我们生活有着深刻影响的旧枷锁,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力”。
那是一种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脚踏实地,对当下有足够信心与专注力的力量。
当我们拥有这种力量,就能
走出自己亲手打造的樊笼,获得崭新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至此,我们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流动着的,更快乐,也更充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