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知见
我们提供离你最近的时政新闻、最通俗易懂的时政新闻解读、最有趣味有温度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应急管理  ·  引以为戒!这种行为真干不得→ ·  昨天  
新闻晨报  ·  大S妈发文,回应女儿去世 ·  昨天  
扬州广播电视台  ·  广东一地突发大火!仍在扑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知见

2016年最后一天,《新闻联播》头条7大细节

政知见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01 07:52

正文


编辑 | 傅凝

昨天(2016年12月31日)晚上,《新闻联播》时长35分钟。

这是因为有好多条重要新闻。其中联播头条是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等待好久的。每当这个时候,国家主席的新年献词总是令人关注。一起来看看。

1. 场景换了

2014年至2016年元旦到来之际,国家主席致新年献词的场景是这样的 ↓↓↓

而2017年元旦到来之际,也就是昨天(2016年12月31日)播出的新年献词,领导人致辞的场景是这样的 ↓↓↓

2. 平台多了

说起来,我国国家主席通过大众媒体发表新年祝福也有20多年历史了。

1990年12月31日,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听众发表新年讲话,传播方式增加了广播。到了1995年元旦,时任主席江泽民第一次在电视上发表新年讲话,但对象还只有中央电视台的海外观众。

2000年12月31日,江泽民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发表新年贺词。

而2016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 发现,发布平台多了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正是在昨天(12月31日)开播,习近平还专门发去贺信。

3. 主题词新变化

从2014年到现在,2017年的新年献词首次出现了“欣慰”这个词。

政知君做了个盘点。在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时,习近平用的词汇都不一样。

2014年献词,用“不平凡”来评价2013年;

2015年献词,用“难忘”来评价2014年;

2016年献词,用“欣喜”来评价2015年;

2017年献词,用“非凡”和“难忘”来评价2016年,并且用“欣慰”这个词来表达心情。

4. 提到这些大事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 注意到,习近平之所以“欣慰”,是因为2016年有许多新进展、新收获。

简要概括,他在2017年献词提到了2016年的这些大事 ↓↓↓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

“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

“墨子号”飞向太空

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通过改革,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

我们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张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令人悲伤和惋惜的事情,比如 中国维和部队的几名同志壮烈牺牲 。提到这件事时,他充满感情地表示,“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

5. 最牵挂的事

这几年的新年献词,习近平都会特地提到一件事, 扶贫

2014年新年献词,担任国家主席9个多月的习近平表示,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015年新年献词,他指出,“ 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 ”。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

2016年献词则表示,“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全党全国要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昨天晚上的新年献词,他明确地说,“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一方面他表示,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另一方面,他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在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表态:“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6. 切入画面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 注意到,2017年10分钟的新年献词,首次切入了资料镜头。比如习近平在谈到他“最牵挂”的扶贫问题时,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回放了他此前访贫问苦、关心困难群众的镜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