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抗癌日”。
这个节日创立的初衷是要鼓励人们拿出行动,用各自的方式来表达对癌症病人的关怀,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应该怎么正确地关怀癌症病人”。
英国安宁疗护医生凯瑟琳•曼尼克斯在《好好告别》这本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推荐阅读
▼
作者:[英] 凯瑟琳·曼尼克斯
译者:彭小华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霍莉三十七八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她不幸患上了宫颈癌晚期并伴有严重的肾衰竭。她不得不服用一种药物,来缓解肾衰竭引发的恶心感,但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会让她兴奋过度。她会在房间里把音乐开到最大,不眠不休地跳舞,根本没办法停下来,这让她自己、家人和邻居都痛苦不堪,精疲力竭。
霍莉在药物的作用下过度地消耗着自己,如果任由事态发展,她的病情就会急速地恶化,家人也会不堪重负,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安宁疗护”人员的帮助了。什么是“安宁疗护”呢?
安宁疗护,是在临终关怀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全新理念。它追求安宁、安详,而非安全、安康;它的工作重心是疗护,而非疗愈、疗效。所以,总的来说,“安宁疗护”有三点主张:
第一点是,它会反对“不惜一切代价的治疗手段”,
比如让已经不堪重负的患者继续忍受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
第二点是,它主张不只是干预患者的病体,还要兼顾他们的心灵。
霍莉的医生通过观察和交谈,了解到她想出门走走的渴望,于是就鼓励她坐着轮椅去逛商场,这让霍莉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她买了香烟、爱吃的零食和啤酒,坐在庭院里和家人开怀畅聊,甚至还开了一场家庭派对。
第三点是,安宁疗护还鼓励并且指导亲友们参与告别的整个过程。
霍莉就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宁静地度过了生命最后的时光。在霍莉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医生密切地关注她的身体状态和呼吸频率,还会在适当的时候注射缓解病痛的药物,这让霍莉获得了很好的休息。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最重要的是,医生在霍莉的亲朋好友都到齐了之后,引领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告别,他们会指导大家观察霍莉的呼吸,并且建议女儿们能够抱抱妈妈,躺在妈妈的身边。就是在这样宁静的气氛里,霍莉平静地离去了,“安宁疗护”帮助她提高了临终的质量,安然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其实,不管是对癌症患者本人,还是他们的亲朋好友,走向死亡的过程不可能不悲痛,但“安宁疗护”可以帮助人们尽量做到不留遗憾。有时候,安宁疗护的专家们还会通过故事、音乐和戏剧等方式,帮助癌症晚期的患者进行生命的回顾和人生意义的重建。
医生们相信这种“圆满感”是平复伤痛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安宁疗护”不管是理念还是实践,都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老话“善始善终”,其实表达了跟“安宁疗护”相通的理念,那就是:
在生命末期,“善终”的意义应该远不止于疗愈生命,还应该包括敬佑生命、叩问生命、关爱生命,以及赋予生命以新的意义。
推荐阅读
▼
作者:[英] 凯瑟琳·曼尼克斯
译者:彭小华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本期音频的金句卡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湛庐创始人韩焱老师将用专业出版人的视角,每天为你推荐一本好书。专栏将用一条音频,一段文字,解开你的阅读困扰。和你一起亲自阅读,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