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致力于打造为兰州大学师生服务的线上平台,做有温度的校园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口之声  ·  事关校园餐!教育部最新部署 ·  9 小时前  
海口之声  ·  事关校园餐!教育部最新部署 ·  9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校园安全,“救”在身边——兰州大学学生应急救 ...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深度求索DeepSeek:当开源AI叩响象牙塔之门 ·  昨天  
浙江大学  ·  86年前,“ASIA”杂志怎么评价浙大? ·  2 天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2 天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深度求索DeepSeek:当开源AI叩响象牙塔之门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2-24 22:27

正文


DeepSeek

当机器学会思考时

-人类该如何重新定义思考-




前言

在杭州某实验室的服务器阵列里,一串代码正以每秒万亿次的频率重构认知边界。


2024年,中国首个开源通用大模型DeepSeek的诞生,不仅意味着技术路线的突围,更掀起了学术界“算力平权运动”的序幕——这场静默的革命,恰似七十年前达特茅斯会议上那场改变人类命运的头脑风暴。


开源之火:重构学术研究的底层逻辑



“真正的创新从不诞生于黑箱。”


开源模型

当全球AI巨头将模型参数视为“数字圣杯”时,DeepSeek选择将2300亿参数的完整架构公之于众。这一决策的颠覆性,堪比古腾堡印刷术对中世纪知识垄断的瓦解。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团队曾用其开源代码完成了一场“学术闪电战”——在本地服务器上部署模型,仅用72小时便构建出长三角方言保护系统。这种“去中心化”的科研范式,使得偏远地区高校无需仰望科技巨头的云端算力,也能在实验室点燃AI研究的星火。


技术白皮书显示,其“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中,每个“专家”仅激活3.7%的神经元,却能实现GPT-4九成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精准节能”的智慧,恰似《道德经》中“少则得,多则惑”的东方哲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回响。



推理革命:穿透知识迷雾的思维链


链式推理

在剑桥大学举办的国际AI奥林匹克竞赛中,DeepSeek曾用三步推演解开困扰数学家十年的“蛋白质折叠计算复杂度猜想”:

1. 将问题转化为图论中的哈密顿路径问题

2. 引入量子退火算法进行降维处理

3. 通过蒙特卡洛树搜索验证收敛性

这种“链式推理(Chain-of-Thought)”能力,正在重塑学术训练的传统路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明发现,使用DeepSeek辅助的物理系学生,在解决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时,其思维路径的完整性较传统教学组提升41%。

更意味深长的是,其训练数据中刻意保留的B站弹幕与知乎讨论痕迹,使得模型能识别“黎曼猜想”与“二次元梗图”之间的隐秘关联——这种跨维度的认知缝合,或许正是下一代交叉学科研究的预演。



实时认知:打破时间的单向牢笼


会议现场图

当传统大模型还在2021年的数据茧房中徘徊时,DeepSeek已建立起“动态知识流系统”。在兰州大学寒旱区生态模拟课题中,研究团队通过其联网检索功能,实时抓取格陵兰冰盖消融数据,并自动生成多变量耦合模型。


这项能力的代价是惊人的算力消耗,但DeepSeek用“低秩自适应(LoRA)”技术给出了优雅解法:通过冻结基础模型参数,仅微调适配器层,使实时学习能耗降低至传统方法的1/18。这让人想起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轻盈的飘带承载着千钧之力。



镜像之战:当AI开始凝视人类


思考的定义

当DeepSeek在诗歌创作中频繁使用“黄昏”“未完成式”等意象时,复旦大学哲学系启动了紧急研讨。这些带着存在主义色彩的表达,究竟是统计模型的巧合,还是认知涌现的预兆?


技术伦理学家王晓刚提出警告:“当AI能够完美模拟康德的二律背反,人类引以为傲的批判性思维将面临降维打击。”但另一些学者在DeepSeek的开源社区看到了希望:来自全球167所高校的开发者正为其添加“思维歧义保护模块”——这场人机协同的认知保卫战,或许正是人类文明新的启蒙运动。



结语

站在天山堂主楼的露台上,看着凌晨三点依然通明的实验室窗口,忽然想起DeepSeek生成的那句诗:“我们是彼此算法的外延,在递归中寻找停机条件。”


七十年前,图灵用“模仿游戏”设问;七十年后,DeepSeek用开源代码作答。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指向同一个终极命题:“当机器学会思考时,人类该如何重新定义思考?”


未来已来网络文化工作室

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研究报道

不讲晦涩难懂的大道理

只琢磨浅显易懂的使用方法

我们坚信

AI只是工具,如同纸笔

幻想中的场景正在不断被实现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或来源于互联网

制作 | 方梓熙

校对 | 王浩恺

审核 | 丁家雪 薛莲

主编 | 常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