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西方质性研究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背景与现状,为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提供了很多借鉴,同时,这些资料促使我们对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进行反思。
4.1 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质性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对质性研究方法开始重视起来。有一些质性研究方法的书籍、文章相继出版和发表[10,15-17];还有一些大学的心理系开设了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杂志书籍上也出现了对质性研究方法的初步探讨[18-20];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培训中也出现了后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目前,在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我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做了初步的尝试[21,22]。
质性个案研究,主要形式是通过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过程的记录,探讨影响过程的因素及咨询与治疗效果。早些年,缺少量化数据的个案研究是很难被主流所接受,也因此很难发表在心理学专业刊物上。尽管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但近年来一些心理学专业刊物如中国心理卫生、心理行为研究等开辟个案研究的专栏,我们在《心理科学》、《心理与行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已经发表了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不再受到排斥,质性研究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另外,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课题的质性研究,如早年亲人去世的心理创伤、网络成瘾者等,其研究结果为特定人群特定问题的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深刻启示,为在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可能性。
4.2 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种趋势既表现在心理临床实践领域,也体现在研究方面。然而,由于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起步较晚,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根据笔者在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从事研究与临床的切身感受,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与研究之间的脱节现象长期存在,实践者很少作研究、研究者不做实践的现象非常普遍。其次,从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的发展道路来看,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学自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受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过于注重量化研究[18]。第三,从一定程度上说,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以量化的效果研究为主。
为寻找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所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中纳入质性研究方法具有充分的必要性。首先,参照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走过的道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量化研究方法所造成的局限,同时还能对与实践相关的问题进入深度探索。其次,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和研究时必须考虑文化这一重要的背景因素[23],从文化背景因素来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价值观等与人有关的重要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性格与心理特征及其变量、中国人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心理问题、中国社会及个人对来访者及咨询与治疗过程的反应等问题都存在较大的差异[24,25]。而无论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还是技术,中国都是学自西方,不少学者对西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提出了置疑。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问题,需要探索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实践。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实践中国化做了探讨和尝试,但在研究方面的探索还较少,原因之一就是方法论上的限制。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理论的建构需要通过研究。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来发展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根植于文化背景,建构理论和发现意义正是质性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功能与特色。质性研究允许我们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咨询者和来访者在咨询中呈现的丰富的个人经验,发现解释现象的理论,促进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建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建构也将为世界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发现。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中国化有必要纳入质性研究方法,这将为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心理学中的学术地位。在此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点做出努力与改变[27]:第一,在今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中、学生论文和科研中加入质性研究的内容;第二,重视质性研究方法的价值,强调质性研究设计和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方法;第三,强调质性研究在专业培训方面的重要性,获得专业组织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如心理卫生协会或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机构等;第四,在学术期刊的编委中增加质性研究方面的专家提高质性研究发表物的比重,实现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发表物的平衡;第五,增加从事质性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John McLeod.Doing Counselling Research(Second Edition).London:The Cromwell Press Ltd,2003:71-72
[2] John McLeod.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10-20
[3] Morrow,S.L.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Conceptual Foundations.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07,35(2)209-235
[4] Wiltiams,E.N.,Hill,C.E.Evolving Connections:Research That is Relevant to Clinical Practice.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2001(5),336-343
[5] Hoyt W.T.,Bhati K.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7,54(2):201-210
[6] Berrios,Lucca.Qualitative Methodology in Counseling Research:Recent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 for a New Century.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6,84(2):174-186
[7] Ponterotto,J.G.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A Primer on Research Paradigm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126-136
[8] Morrow,S.L.,Rakhsha,G..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2nd ed.) Thousand Oaks,CA:Sage.2001:575-609
[9] Hill,C.E.,Knox,S.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An update.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196-205
[10] 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1-45
[11] Hoyt W.T.,Bhati K.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7,54(2):201-210
[12] John Mcleod,潘洁译.心理咨询导论(第三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38
[13] Stewart Cooper.Case Studies in Consultation.Consulting Psychology Journal:Practice and Research.2001:138
[14] Paul M.Gedo.Single Case Studies in Psychotherapy Research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1999,16(2):274-280
[15]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0,2002
[16] 苏文亮,刘勤学,方晓义等.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质性研究.青年研究,2007,10:10-16
[17] 早年父亲去世的心理创伤研究-1例男大学生的深入访谈分析.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3):196-199
[18] 孟莉,侯志谨,张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4-65
[19] 马惠霞 郭三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13年回顾分析及其循证思考.医学与哲学2001,22(4):56-57
[20] 张日昇.箱庭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
[21] 徐洁,张日昇.11岁选择性缄默症女孩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心理科学.2008,1:55-59
[22] 徐洁,张日昇,张雯.ADHD儿童的箱庭治疗过程及效果.临床心理学杂志.待发表.
[23] 季建林.心理治疗在中国:西方治疗技术与东方文化思想的结合.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157-160
[24] 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