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猫财经(
ID:caimao_shuangquan)
作者
:猫哥
最近同事家里好事不断,比如我们的保险专家猫妹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考上了学而思的超班,不仅超越了同龄人,还超过了很多小学生,看这架势真是遗传了16岁就上大学的父母的优良基因。
数学好有用吗?非常有用,就从理财来说,数学好不一定能帮你多挣钱,但可以帮你把账算清楚。
算账很难吗?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略难,多数人其实都不太会算,或者算的不对。
这一点也被金融业利用,比如
利率幻觉
就是最常用到的工具,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算,其实很贵,利用的就是你不会算账的弱点。
最穷的人和最不会算账的人支付最高的利率,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高息产品遍地都是,看着都是馅饼,多数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不信我们今天就来算算账,
从身边最容易接触的六个产品算起:
信用卡业务大爆发,为啥?
最近银行年报纷纷出炉,优秀啊,其中一个亮点就是信用卡业务,
比如招行,信用卡利息收入395.38亿元,非利收入149.13亿元,共计544.51亿元,平均一天入账1.49亿元。
银行的这些收入中,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是重要的,一般银行信用卡会设置2到36期不等的分期还款设置,手续费多在0-1.67%之间。手续费这个说法有很大的迷惑性,比如5000元的帐单做分期,每期的手续费也就几十块钱,不多啊!
但是真实的利率是什么呢?
通常我们算实际利率会用到IRR(内部收益率)这个工具,
这个也是很多做投资人经常用到的工具,不懂略过吧,其实就是综合考虑了每期的流入流出现金的量和时间,加权出来的结果,作用之一就是来计算真实利率的,会用就行。
举个例子吧:猫哥账单4601元,银行是建议分期的,分12期,每期还款413.85元(含30.37元的手续费)。
● 很多人的算法是:
413.85x12=4966.2,减掉本金4601,利息为365.2,除以本金,
结论是利率7.9%左右。
● 但真实利率是什么呢?用IRR工具测算下就知道,这个工具电脑的excel表格就有:
在第一行输入账单总额,下面输入分期的金额,最后一行插入IRR函数,然后全选上面的所有数字,可以算出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每月的真实利率,如果按年计算的话需要乘以12,
算下来14.34%!
如果分三期还款,每期的手续费只贵十来块钱,但是算完了真实的利率
16%。
其实银行信用卡的分期还款利率都差不多是这个水准,高的能有18%。比你预想的高很多。
你能买到保本的18%的投资产品吗?
所以机构在向你兜售产品时,
会突出年化收益,而让你做分期时,会说是手续费,
你看着钱不多就做了,用词不同差别很大,
你眼中的小钱成就了银行的利润表。
所以银行利用各种渠道鼓励你分期也是有道理的,比如这类广告随处可见:
每天为什么接那么多贷款电话?
这种推送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广告是观察一个行业是否兴旺的小窗口,现在最热的是什么?贷款。乍一看,额度高费用低,不贷好像亏了好多钱,诱惑很大,可能你本来可以不用借这个钱,但一贪便宜就入彀。
这些贷款其中来源复杂,有的来自银行,有的来自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有其他各种野路子。
还是举个例子说明吧:
现在信用卡贷款推的很多,比如xx银行不断安利猫哥的产品:贷款8万元,2年还完,每月还款3933元。
乍一算:3933x24=94392元,总利息14392元,一年7196元,
貌似年利率8.9%。
可是套用IRR公式算下就知道,
真实利率是16.4%,
比你预想的高了很多。
这期间的差别就在于,
你每期还款时是本息都还的,你能用到的本金数量是不断减少的,
这就是利率幻觉中被忽视的时间因素。
如果你觉得IRR公式使用起来略复杂,可以在网上搜索现成的IRR计算器,也都很好用。
其实银行系在贷款业务中还算是稳健派,
很多狂放派因为获客和渠道的成本,实际利率更高。
比如大家熟悉的现金贷。
活着,就要远离现金贷,为什么?
现金贷有多暴利?很多人也是不会算的。
现金贷平台一般会用
日利率
的方式展示成本,比如万三,算下来以为年利率10.95%,但平台会收取
借款金额的0.97%为服务费
,此外还要加收
借款金额6%的平台运营费
。
若借5000元为期一个月,利息仅需45元,但服务费和平台运营费则要1755元。因此一个月后本息一共需要还6800元。如此计算下来,
该平台的实际年化利率达到了366%。
这在行业里还不算高的,鼎盛时期超过10000%的贷款都有,是前两年最赚钱的生意,但很无良。
现金贷的本质不是风控,而是流量生意,就是赌会还钱的人能覆盖坏账成本。
大部分人的网贷历程都差不多:
都是过高的估计自己当下的能力的结果以为自己只是临时性周转,但是结果都是陷入了长期高利贷的噩梦。
所以你会看到有人因为现金贷自杀,这种个例已经太多了。
现金贷的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一帮怂人给坏人买单”,
尤其是那些靠着借新还旧的人群,因为利息增长的幅度是很高的,他们无论如何努力,他们都永远赶不上利息的增长幅度,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或者投资可以赶上年化超过300%、500%的利息。
对于现金贷,猫哥真的建议能离多远有多远,
他们会采用很多诱惑的方式勾引你的欲望,然后让你万劫不复,因为善良的你敌不过那些五花八门的催收人员,有时候死亡倒成了一种解脱。
不过好的迹象是
,现在很多现金贷的平台只收款不放款了,
一是因为监管在加强,二是因为用户里怂人的比例少了,来了更多的坏人,这些人各个平台四处借钱就是不还,还靠着这个盖了房买了车,有的一个村都在干这个,催收都不敢上门,也就都成了坏账。
恶人自有恶人磨啊!
不过这个行业的很多从业者早都赚得嗨爆了,有的还上了市,比如趣店。
汽车分期真的合算吗?
因为现金贷行业被口诛笔伐,所以大家都纷纷转换战场,各类消费金融纷纷出炉,比如趣店就盯上了汽车金融,推出了大白汽车,卖点很多,首付10%,送全险,分期灵活。
有吸引力吧,可真实情况呢?
猫哥在他们的app上随手看了这个方案:
车价13.18万,首付10%,贷款11.86万元,每月还款4767.14元,36个月。真实的利率多少呢?
计算可得真实年利率25.8%!
如果扣除赠送保险的成本8000元,真实年利率也不低,
21%!
贵吗?贵!
因为汽车金融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大量的银行和厂商金融公司会提供贷款产品,特别是
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一般在4-5%,
比现在很多所谓创新公司提供的产品合算很多。
很多人因为看到了赠全险就觉得非常划算,其实就是不会算账。
汽车领域有很好的金融场景,所以很多公司在杀入,除了大白汽车,还有毛豆新车、弹个车等等,在各大渠道推广投入巨大,目的也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不太会算账的小白用户。
很多人说首付10%也有诱惑啊,因为我没多余的钱付首付。
嗯,这些公司看中的也是他们身上的这个特点吧,没钱还愿意提前享受。
如果心甘情愿的支付更高的成本,那就真的不要再抱怨没钱了。
还是那句老话,最穷的人支付最高的利息!
好在猫友都是有实力的人,看穿这些产品的真实价格,就没必要贪小便宜吃大亏了。
房贷要不要提前还?
猫哥一直被很多人问,房贷要不要提前还?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不习惯债务压身,一方面因为赚钱的能力在衰减,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好的投资渠道,所以没有房贷会觉得轻松很多。如果真的不能承受这些焦虑,早点还也没问题,但如果没那么大焦虑,房贷要提前还吗?
要不要提前还贷,需要考虑大的利率环境,就目前而言,没必要。
❶ 普通人能享受贷到的低息借贷便利是不多的,房贷是多数普通人终其一生唯一的一个能加杠杆的大额投资品!
现在贷款利率4.9%,过去二十年资产增值很多买房人已经赚到,未来即便房价走势看不清,
房产毫无疑问也是抗通胀的最好工具。
❷ 很多人建议提前还贷,只比较了本息的总量,
提前还贷确实能少支付不少利息,但这种思路没有综合考虑钱的时间成本,
举例来说,80年代的“万元户”是富豪的象征,现在大城市月薪一万元过得都不容易。
衡量货币贬值的速度有不同的测算方式:
比如通常是用m2计算的,过去20年m2的平均增速15%,所以很多学者说,房子的价格其实涨的不多,房价的主要构成是货币增发,是有一些道理的。
你也可以用通货膨胀率计算,名义通胀率不到3%,实际通胀率很多学者统计在6%左右。
其实记不住这些也没事,这些数据只推导出一个结论:
十年前的一万块比现在值钱,现在的一万块也会比十年后值钱。
这个趋势短时间是没有改变的。
❸ 很多人一边有稳定的收入还房贷,一边又攒了一笔钱,要拿这个攒下的钱去还房贷吗?
不建议。
简单算下就知道了,比如你攒了100万。
100万贷款10年的话,网上找个房贷计算器,成本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