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8月3日舞者“云雀”将在浙苏沿海举办告别演出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8-02 12:21

正文


今天的主角是

即将登陆我国的

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

还记得“云雀”的“奇葩”Ω形路径吗?



很多人都会问

台风一般不都是直来直去,

最多走个弧线 吗?

像这样 ↓↓↓ (“山神”“安比”“玛莉亚”)





“云雀”旁边有个高空低涡


当两个台风中心之间距离靠得足够近的时候,双台风之间发生互相呈 气旋式(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现象。

这样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两个台风之间。而在卫星云图上,“云雀”附近并没有另一个台风存在。

但在“云雀”生成后,它东北方向1400公里左右的高空(300-700百帕高度)有一个 高空低涡 “云雀”则是一个深厚的系统 ,从对流层低层一直伸展到对流层高层, 两者 产生了互旋现象

从400百帕(高空)高度风场的动图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云雀”和高空低涡产生了逆时针方向的互旋现象。中央气象台供图,王敬涛制作

从850百帕(低空)高度风场的动图上,高空低涡不见踪影。直到7月29日20时,才显露“真容”。中央气象台供图,王敬涛制作


两者的相对方位不断变化,26日8时高空低涡位于“云雀”的东北方向,27日20时前后高空低涡移到“云雀”的西北方向,29日8时前后高空低涡移到“云雀”的南侧……

当然,在“云雀”东部、北部有偏南、偏东引导气流的同时,“云雀”就兜了个大圈。


“云雀”被“吞并”了


“云雀”和高空低涡的距离越来越近。

7月30日上午,“云雀”登陆日本后,强度明显减弱。其间,高空低涡并没有触碰陆地,因此它的强度保持得很好。

此时,它们已经非常接近彼此了。7月30日20时左右, 高空低涡“趁虚而入”,“吞并”了已经很“虚弱”的“云雀”。 或者说,是 高空低涡给“云雀”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路径图上看见的那个小圈圈,正是30日20时到31日20时, 双方互相“纠缠”,且当时环境场的引导气流较弱导致的

所以,现在的“云雀”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只“云雀”了。

历史上的“奇葩”路径


历史上不按套路出牌,走位“奇葩”的台风“大有人在”。

1986年16号台风“韦恩”路径最复杂,其路径发生了五次显著转变,强度经历了两次加强和减弱;(左图)

1991年19号台风“耐特”路径经历了西进、东行、再西进、南下、北上等五次大角度转变,其中还包括三次逆时针打转;(中图)

2001年16号台风“百合”在台湾东北方海面游移不定,来回打转,三度急转弯穿过或逼近琉球群岛。(右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