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中华文化 ...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兰大学风故事 | 追寻·髙曌 ·  2 天前  
浙江大学  ·  周六考研!这些事项需要注意 ·  2 天前  
BNU统计  ·  国励风采|姜欣彤: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旋转手机,一键收藏浙大的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5-02 23:44

正文

 


2017年是我国20世纪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为回顾和纪念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卓越贡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2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承办的「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刘尚军,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郭华巍,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出席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邵大箴、袁运甫、张立辰、杜滋龄、薛永年、杨力舟、王迎春、刘曦林、徐家昌、马其宽、马振声、朱理存、李延声、唐勇力、范景中等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亲属代表潘公凯、潘洪、励国仪、朱仁民、李承德、潘晴,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胡钟华、王赞、刘正、杭间、高世名、徐国强和学校老领导,以及展览各主、承办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高等艺术院校、美术馆等机构负责同志;潘天寿先生家乡宁海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来自台湾的潘天寿先生学生代表、海外美术界专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等。开幕式由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主持。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致辞


左中一首先致辞。他说,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纪念潘天寿先生,就应当像他那样坚定文化自信,以理性自豪的态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坚持人品、画品相统一,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他的丰厚遗产和精神融入到铸就民族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征程中,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致辞


李云林在致辞中说,浙江画坛大家云集、硕果累累,潘天寿先生就是其中的德艺双馨的杰出代表。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画教育和书法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对浙江文化艺术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潘天寿先生的艺术与教育思想久久地涌流在中国美术学院的精神血脉里,铸就了中国美术学院独特的学术灵魂。希望中国美术学院继续传承弘扬潘天寿先生宝贵的艺术思想和崇高的艺术精神,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铸就更多的艺术高峰,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致辞


张平表示,潘天寿先生既是民盟美术界的先辈,也是民盟文化界的骄傲。作为主要由文化、教育、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民盟与美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和深厚的历史渊源。盟员中有潘天寿、刘海粟、蒋兆和、吴作人、刘开渠、吴冠中、沙孟海等一批大师巨匠,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民族文化的脊梁,为中国美术史、民盟历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潘天寿等老一辈大师具备历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他们造诣深厚、博古通今、高风亮节、心怀天下,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和精深的文化素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文明的传承而奉献终生,为当代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致辞


刘大为回顾了潘天寿在画史、画论、诗文、书法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在那个特定的的历史背景下,潘天寿先生自觉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强调艺术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时代性,使中国画的发展得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的过渡。他在面对传统时需操守的文人品格,文人品格不仅是简单的传统的文人道德,而是可以说穿越时空界限,连接现在跟未来的,敢用灵魂来说真话的精神品格。潘天寿先生用尽一生,以实际行动和献身精神守护着他的艺术思想与灵魂,也捍卫了民族文化的尊严。他独特而精湛的艺术作品和崇高而伟大的艺术精神,将给后人无尽的启发,这就是潘天寿先生的文化的意义,也是潘天寿精神的当下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用「仰之弥高」四个字概括了潘天寿这座历史高峰。他说,潘天寿先生在风起云涌的外部环境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中,孕育了铁骨铮铮而又温厚敦实的品格,造就出格局宏大、气象浑穆、儒雅雄阔的艺术。他创造性地融合「奇美」与「壮美」两个审美范畴,集隶家行家于一体,合南宗北宗为一家、纳工笔意笔为一脉,熔青绿水墨于一炉,创山水花鸟为一科。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留下了20幅传世之作,中国美术馆也完成了给潘老塑一尊塑像的约定。此次大展上,我们有缘再次面对大师极具创造性和启示性的作品,必将重见澄澈的内心世界,又闻深沉的文化心语,复感刚健的人生意识,再品味高蹈的人格理想,使生命退场之后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睽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语境中自强、自信!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许江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现任院长,从每年的新生第一课——参观潘天寿纪念馆开始讲起,将潘老绘画珍贵之处归纳为「骨气」、「雄浑」、「沉郁」三个特点。他说,潘老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开创者,中国的中国画教育和书法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他一生两度担任中国美院的院长。在中国绘画面对西风东渐的挑战之时,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和坚定的毅力确定民族绘画自强出新的思想,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成为当代中国绘画伟大复兴的顶天扎地的立新者和倡导者。寄铁笔以擎天下,挟飞墨以遨游,凌万顷之卓然,渺苍海而英雄。潘天寿先生用他杰出的丹青生涯,回应历史,回应时代,铮铮翰骨,立最高峰。铁板铜琶,唱大江东!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坚致辞


最后,潘天寿先生家乡代表、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坚同志致辞。林坚深情回忆起潘天寿先生的早年生活,他说,潘老对中国画自觉的传承,对中国画教育的身体力行,以及对中国画创作的高峰艺术,都来源于强其骨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今天的宁海,将潘天寿先生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助推经济发展上,用独特的方式弘扬大师精神、培育文化基因,使大师的画品、诗品、人品都成为一代代宁海人的共同记忆。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主题学术研讨会分为五场:一、国家图式与民族气象——潘天寿的文化自信,二、由「南北」而「东西」——潘天寿的文化视野,三、笔墨、章法、意境、格调——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四两峰挺立,传统出新——潘天寿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五、气可撼天地——潘天寿与中国诗词传统。


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展览共展出潘天寿先生120余件作品,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等六大板块来梳理呈现潘天寿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献和卓越的笔墨成就,将研究、策展与展示深度结合,从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出发,将潘先生的画作、画论、诗词编织为一体,构成不同主题版块,力争由潘天寿的形与式,发显其道与统;在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的千年脉络中,阐发潘先生思想之旨归;在现代艺术的世界语境中,展示其艺术之成就;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背景下,揭示潘先生对于弘扬中华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民族艺术的价值意义。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4日。


▌展览现场



▌部分展品


秃头僧图 1922年


浅绛山水图轴 1945年


猫石芭蕉图 1950年代


黄山松图轴 1960年


雁荡花石图卷 1962年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日—5月14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1 / 3 / 7 / 8 / 9号展厅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 中国美术家协会 / 浙江省文化厅 / 中国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潘天寿基金会




文|方舟

摄|周红 崔鹏超 史睿璋 李福林

编辑|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