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echWeb
TechWeb专注于互联网消费领域,每日专业提供互联网产品、智能设备及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软科技  ·  🚀 Back to the Future: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超70%用户认为iPhone16e不值得 ... ·  3 天前  
虎嗅APP  ·  最便宜的iPhone,暗藏苹果最大的野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echWeb

80后程维: 4年350亿美金,30多家对手厮杀,凭啥活下来的是我?

TechWeb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8-07 12:44

正文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创业邦杂志(ID:ichuangyebang)

作者:鱼肉天下



“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

—— 程维 ——


2.5亿 注册用户、 360个 城市、 1000万 日呼、 5000+ 员工, 近日与优步的合并,滴滴的估值 一跃到 350亿美金。 这些数字,让滴滴出行有了巨头的影子。


这家公司的CEO程维, 80后,30出头。


10万创业,身家过亿 PK掉了30多家竞争对手 入选 福布斯 40岁以下 影响力人物。他加入优步全球董事会, 成为 首位在美国顶级科技公司担任董事的中国人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80后企业家正在逐步走入一线企业家行列。


而这些成就,他只用了4年时间


程维带领团队已在血海狼窝中厮杀了整整 4 年 。程维把自己的创业形容成“桥段丰富的韩剧”, “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他回忆过。


这4年面对的困境和竞争也是接踵而至, 可是,每一次都必须走下去 ,以不知疲倦的重复和耐心去消磨对手,尽可能地生存。

毕业卖保险、足疗店打工

闯进阿里,一路开挂


因为高考漏做了三道数学大题,程维被调剂到了 北京化工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化工大学怎么会有管理专业。”程维的好奇得到了验证,原来这是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第一届招生。


大学四年并无特别的过完,2004年, 程维大学毕业,21岁。


没有合适的工作可供选择, 程维被一个做保险的大姐拉去 ,付了800块钱押金,开始玩命干这份连底薪都没有的工作。


频频吃闭门羹之后,程维找到自己的大学系主任,请求买他一份保险。

”不是我不帮你,连我们家的狗都有保险了。” 老师的话促使程维毅然决然辞去工作。


接下来他应聘了一家某国内“著名”医疗保健公司经理助理的职位。等他乐呵呵地去上班时,才发现 这个著名公司是一家足疗店




前前后后换了几份工作后,程维去了阿里。


1500元底薪 开始, 在B2B部门做一款“出口通”产品的销售员。 与印象中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不同,程维的主要工作是向那些做外贸的小工厂、小贸易公司解释这款产品如何能帮他们扩张业务。 6年的时间,他在5个城市待过,在办公室的日子并不多。


程维当时负责的销售团队 只有4个人 ,非常弱势。程维只花了 一年 ,把团队业绩做到了 全国第三 ,当时阿里巴巴全国有9000名销售,分为几百个团队。


GQ报道过:在这个小团队成立之初,他召集团队成员 在一家小餐馆里 聚餐,为团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家七嘴八舌,都不满意,于是一起望向年轻的新任领导。 程维说出了已经想好的四个字:君临天下。


80万创办滴滴

在每次的生死边缘,打出胜仗


阿里8年,程维的战斗值惊人。程维一路晋升为阿里最年轻主管,到阿里巴巴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再到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


轮到自己真的要创业时,程维想了整整9个月,前后考虑了6个创业项目,直到最后一个,选择进入传统打车行业,才终于辞职。第二天,他注册了小桔科技,开始开发滴滴打车APP。



亲自地推,雇佣乘客

程维“ 无所不用其极


拿下竞争对手也并非易事, 接入司机端也遭遇困难。线下团队将北京189家出租车公司挨个儿找了一遍,仅有昌平一家名为银山的公司愿意合作,这是一家200辆车的小公司。 程维亲自上阵, 去一家名为景山的出租车公司,对着黑压压的司机们 讲了40分钟 ,末了, 只装了6个。


有一天,软件上只有16个司机在线。 程维说: 起码有16个司机相信我们的,我们不能让这16个人失望,不能让这16盏灯灭了。没有订单,我就找人去打车。我面试了一个人,他问工作是什么,我说打车。 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


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两个月后,滴滴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元钱,程维接连拜会数十位投资人,却一无所获。 “但是比赛已经开始了,没有办法停下来。” 程维回忆道。


“我们大起大落的时候,程维能够稳住大局,让大家感受到,跟着老大是绝对靠谱的,问题只是短暂的。”滴滴创始人李响对程维印象。



滴滴创立半年后,单日订单突破1000单。 滴滴 也完成了 A 轮融资 ,获得了金沙江创投 300万美元


急速成长,PK掉30多家竞争对手


拿着天使投资人王刚的70万和自己的10万,程维进入出行市场。 带领的滴滴团队参加了互联网历史上最残酷的竞争。



干掉摇摇招车  拿下北京市场

杀到上海跑马圈地,干掉大黄蜂

收购快的,烧钱死扛到底

补贴大战打完之后,除了快的和滴滴,其他30多家对手就都消失了。



腾讯小马哥求合作

滴滴在微信红包下爆发


2013年春天,腾讯投资部总经理彭志坚首先请程维吃饭进行说服。后来,马化腾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专程请程维吃饭。


这顿饭之后,2013年4月,滴滴获得了腾讯集团 1500万美金投资




2014年5月,滴滴停止补贴后,开始思考下一个策略。 程维最先想到打车发红包这个产品创意。 滴滴红包,杀伤力极强,把补贴变成一个产品,用社交的方式放大传播。


滴滴快的烧钱大战

死扛到底,最终 主导合并


在与快的血拼的日子,最著名的就是名叫“七天七夜”的故事。


2014年1月,滴滴发起补贴大战,背后是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决战”。两周时间里,订单量上涨50倍,眼看40台服务器撑不住了。滴滴CTO张博向 程维求助,程维连夜电话马化腾,马在腾讯调集一支精锐技术部队, 一夜间准备了1000台服务器。在苏州街的银科大厦,张博和技术团队、腾讯部队 奋战七天七夜 ,重写服务端架构。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服务器挂了,用户就会涌向快的,快的就会挂,用户再涌回来,我们就会挂。考验的就是谁的服务器先稳定下来,用户就会沉淀。


张博说:“周二走出大厦, 浑身都发臭了 。一位策略工程师直接进了老婆产房,另一位工程师的隐形眼镜已经拿不下来。”张博这辈子都忘不掉, 团队有人出现了幻觉 ,大喊一声“地震了”,所有成员轰轰轰跑下楼,发现其他人都没感觉。(GQ中国报道)



激烈的血拼,却培育出了打车市场。滴滴的乘客用户就从2000万激增到1亿,在补贴峰值时,滴滴快的 市场占有率 一共达到 98% ,其中 滴滴占到6成 这次战斗也为后来的合并占据了主导位置。


这种不能喘息的战争,塑造程维和他的团队无人能及的战斗力。 “外表是他的修炼,他可以很柔软,这是情商。但内心很彪悍, 他有一颗冠军的心。 ”杨建宏说。


最大的成功是赢得了 柳青 的心

柳青助滴滴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

三轮助滴滴融资110亿美元


2014年7月8日,快的正式上线“一号专车”,开展商务用车业务,并采用价格补贴战略。在专车的战场上,快的重新把滴滴拖入了战场。


2014年8月,国际巨头Uber悄然进入中国市场,面对新老对手,程维需要一个更牛的合伙人。


2014年8月2日,柳青第一天到滴滴上班。柳青的加入也改变了滴滴的基因。


土豪团队进化成真正的豪华班底


柳青有多牛?


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知道程维有“想挖柳青”的心思后大跌眼镜。


王刚说 :“程维是个不给自己设限的CEO,我也一直告诉他,要持续找更牛的人加入滴滴,但敢挖柳青还是超过我的想象。”“ 争取柳青的加入,是一次有想象力的挑战。


父亲是柳传志,自己是年收入千万的国际投行高管,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接地气的滴滴与柳青如此不般配, “我们的话语体系全然不同,情感上自然无法产生连接。”


程维为了让柳青融入团队,为了跳出工作场景,他安排了一次滴滴高管的西藏行。程维说: “去到陌生环境,像一个团队一样面对困难,有那种把性命交托彼此的感觉。”


滴滴7人团队从西宁出发,前往拉萨。程维刚到西宁就有了高原反应,昏睡过去。他们乘的两辆车在半路走散,路线、吃穿住行都没有了规划。悬崖与沼泽让滴滴管理团队产生了生死与共的情感。


一天夜里, 程维跟柳青谈及自己创业的历程,表示明白柳青对高盛故旧的不舍,拿出手机放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柳青和程维哭了。她决定辞职,连夜给亲友们发了长信,告诉他们自己的决定。回到北京,柳青成为了滴滴COO,二号人物。柳青是程维的“红颜知己”,她说:


“每天聊十几个小时,我们像是热恋一样沟通。”


青蛙王子追到了天鹅,揭开了滴滴君临天下的序幕。


柳青加入后,滴滴融资: 7亿美元+30亿美元+73亿美元


滴滴与快的合并

程维做到了中国最强


在柳青的帮助下,2014年末,滴滴 融资7亿美元 。随后快的宣布 融资8亿美元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场出行领域的南北大战还要持续多久? 滴滴和快的在大战中烧钱数十亿人民币,市场份额接近,谁也无法消灭对方。而这个时候 百度联合Uber 在旁边虎视眈眈。


在滴滴D轮融资中,俄罗斯投资巨头DST出资6000万美元。DST创始人 尤里·米尔纳在参访滴滴的过程中对程维说:


Uber 来了,如果要活命,只有和快的合并一个办法。




程维决定听取投资人的建议,与柳青制定了代号为“情人节项目”的计划。


谈判一共进行了22天。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宣布合并。市场份额占优的滴滴团队,主导着合并后的新公司,快的高层逐渐退出团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