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微升,加仓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转债
2024Q4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2876.75亿元,环比增长2.27%,同比减少8.13%。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为1.52%,较24Q3下降0.15pct;占净值比为0.89%,较24Q3提升0.01pct。
各类型基金持有转债的市值环比变动不一,债基表现强势。
按照Wind基金一级分类,24Q4,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持有转债的市值分别-16.78%、-18.93%、+6.79%至6.73亿元、387.08亿元、2479.48亿元。债券型基金中,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可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分别-3.65%、+1.27%、+7.96%至987.13亿元、639.25亿元、414.63亿元;混合型基金中,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持有转债市值分别-30.17%和-18.45%至106.44亿元和220.70亿元。
从变化的绝对金额上来看,债券型基金整体增加157.62亿元,但内部分化明显,二级债基减少37.35亿元,一级债基和转债基金则分别增加7.99亿元和30.57亿元。
此前关注度较高的被动指数型债基继24Q3显著增长后,再次大幅度增长154.75亿元,或反映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指数化浪潮的持续强化。
转债资产配置方面,公募持仓风格调整,加仓建筑材料及建筑装饰转债。从风格上看,
偏股型转债持仓市值有所降低,持有市值较24Q3减少47.13亿元,降幅12.20%;平衡型及偏债型市值分别增加56.47亿元及21.58亿元,增幅为4.52%和1.90%。从市值环比变化幅度看,环比变动为正的行业不足半数,其中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增幅居前,共计13个行业市值增加;相反,纺织服饰、商贸零售、计算机、非银金融、社会服务则有较大市值降幅。
从市值变动绝对值来看,
电力设备、银行、有色金属、建筑装饰行业转债持仓市值增长均超过10亿元,计算机、电子、非银金融行业转债市值减少超过10亿元。
从配置个券看,
浦发转债仍为公募基金重仓券,兴业、上银转债增量居前。从基金持仓总市值看,持仓总市值前十的转债中银行转债占6个,浦发转债维持首位;兴业、上银、重银、升24、晶能、浦发、齐鲁转债在24Q4的基金总持有市值增幅超10亿元。
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赢指数,转债仓位提升同时杠杆率下降
24Q4转债基金业绩跑赢转债指数,整体呈现净申购,规模增加
。业绩方面,24Q4中证转债指数+5.55%,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4.35%,39只可转债基金复权单位净值的平均涨幅为3.03%,中位数为2.76%。申赎方面,整体净申购30.74亿元,39只转债基金中12只为净申购,净申购率为30.77%。
39只可转债基金整体仓位上升,杠杆率环比下降。从仓位情况看,
2024年四季度39只可转债基金中,转债市值占可转债基金净值整体比例为84.58%,环比抬升1.04pct,扭转24年前三季度下降趋势;仓位的中位数为91.69%,环比抬升0.46pct。
从杠杆率情况看,
2024年四季度39只可转债基金的平均杠杆率为117.67%,环比降低4.06个百分点
39只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了电力设备、电子及计算机等板块。从基金持有次数的季度变化看,
24Q4仅煤炭和交运持有次数下降,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行业持有总次数环比增加;
从基金持仓市值占比的季度变化看,
电力设备、电子、国防军工增幅分别为3.99pct、1.58pct、0.66pct,此外还包括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共计8个行业持仓市值占比提升。
从转债基金重仓券看,
转债基金底仓选择性较多,银行、交运及农林牧渔保持重仓前列。在39只可转债基金中,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持有市值居首的是南航转债,合计持有市值为20.59亿元,共计10只基金持有为前五大重仓转债。银行业位居重仓行业首位,前五大重仓券种合计持有市值46.04亿元,共计出现63次,行业集中度环比有所降低,市值占比降至约34%。
风险提示:
正股波动较大、外围市场波动、流动性边际收紧等。
24Q4中证转债指数涨5.55%,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涨4.35%,39只可转债基金复权单位净值的平均涨幅为3.03%,中位数为2.76%,整体净申购30.74亿元,39只转债基金净申购率为30.77%。2024Q4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2876.75亿元,环比增长2.27%,转债仓位微升0.01pct至0.89%(持有转债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39只可转债基金持转债市值上升,整体仓位上升,杠杆率环比下降。在行业配置上,银行仍为转债的重要底仓,公募基金和可转债基金均加仓电力设备、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转债,此外,公募基金重点加仓了钢铁、有色等行业转债,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电子转债等。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微升,加仓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转债
2024Q4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2876.75亿元,环比增长2.27%,同比减少8.13%。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为1.52%,较24Q3下降0.15pct;占净值比为0.89%,较24Q3提升0.01pct,绝对金额的增长或来自于权益市场预期向好以及纯债资金外溢带来的净流入。
各类型基金持有转债的市值环比变动不一,债基表现强势。
按照Wind基金一级分类,24Q4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持有转债的市值分别-16.78%、-18.93%、+6.79%至6.73亿元、387.08亿元、2479.48亿元。
债券型基金中,
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可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分别-3.65%、+1.27%、+7.96%至987.13亿元、639.25亿元、414.63亿元;
混合型基金中,
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持有转债市值分别-30.17%和-18.45%至106.44亿元和220.70亿元。
从变化的绝对金额上来看,市值减少最多的是混合型基金,24Q4环比减少90.37亿元,股票型基金金额变化不大,债券型基金整体增加157.62亿元,但内部分化明显,二级债基减少37.35亿元,一级债基和转债基金则分别增加7.99亿元和30.57亿元。
此前关注度较高的被动指数型债基继24Q3显著增长之后,再次大幅度增长154.75亿元,或反映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指数化浪潮的持续强化。
公募基金整体调升可转债仓位,二级债基仓位止跌反弹。
用“持有转债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来衡量转债仓位,相较于24Q3,24Q4公募基金的转债仓位增长0.01pct至0.89%。
按照Wind基金一级分类,
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转债仓位环比持平在0.02%,混合型基金环比降低0.14pct至1.22%,债券型基金环比提升0.09pct至2.35%。具体看
二级分类,
其中二级债基环比减少0.06pct至14.23%,一级债基环比提升0.46pct至8.55%,可转债基金环比增加0.43pct至85.85%,仓位扭转此前下降趋势,灵活配置及偏债混合型分别环比+1.72pct、+5.80pct至3.29%和15.37%。
截至24Q4,全市场共有1929支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较24Q3进一步减少了71支,24Q3持有转债市值第二的易方达稳健收益持有转债市值环比-15.42%至65.00亿,占净值比环比-1.37pct至18.63%,占债券市值比环比-6.22pct至16.50%,持有市值降至第三位。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为持有转债市值最高的基金,环比增长56.25%至380.37亿,被动指数基金在转债市场中影响力量进一步加强。
下文中已将深交所披露的市值数据进行调整,与上交所均为面值数据,计算方法为将深交所截至24Q4末总余额按照各持有主体持有市值比例进行拆分。
截至2024Q4末,沪深两所合计持有可转债面值7259.73亿元,较24Q3末减少575.22亿元,环比-7.34%,降幅有所扩大。其中保险机构、企业年金、券商自营、自然人均表现出较大规模的持仓量缩减,分别-4.49%、-5.31%、-14.61%、-17.29%至588.60、1218.40、390.88、696.42亿元;社保基金增持比例较高,Q4环比+11.43%至150.07亿元。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面值环比减少,占比提升。
截至24Q4末,沪深两所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可转债面值2408.66亿元,较24Q3末减少27.66亿元,降幅1.14%,但占比提升2.08pct至33.18%。
保险机构及企业年金Q4持转债规模缩减。
截至24Q4末,保险机构合计持有可转债面值588.60亿元,较24Q3末减少27.69亿元,降幅4.49%,占比提升0.24pct;企业年金合计持有可转债面值1218.40亿元,较24Q3末减少68.27亿元,降幅5.31%,占比提升0.36pct,企业年金规模自23年下半年缩减,24Q3及Q4减持加速,主要系转债表现持续偏弱以及24下半年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组合转向选择配置纯债类资产。
(三)公募持仓风格调整,加仓建筑材料及建筑装饰转债
从风格上看,
偏股型转债持仓市值有所降低,持有市值较24Q3减少47.13亿元,降幅12.20%;平衡型及偏债型市值分别增加56.47亿元及21.58亿元,增幅为4.52%和1.90%。一方面主要系四季度权益市场表现震荡,但转债整体表现占优,期间溢价率被动抬升导致偏股型转债向平衡及偏债区间转化,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或同时主动调整风格偏好。
若考虑全市场结构变化,
24Q4偏股型转债市值占比较24Q3减少1.84pct至12.11%,而对应平衡及偏债型个券市值占比分别提升1.52pct和0.32pct至46.62%和41.27%,公募基金持有偏股型转债市值及占比降幅均大于市场整体水平,印证机构风偏的主动调整同样明显。
从行业布局上看,24Q4银行依然为首要布局板块,此外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居前。从公募基金持有各行业个券的总市值来看,
银行板块显著领先,持仓总市值达766.21亿元,环比+4.73%,此外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汽车、农林牧渔行业持仓总市值靠前;石油石化、通信、传媒、美容护理、社会服务持仓市值靠后。
从市值环比变化幅度看,
环比变动为正的行业不足半数,其中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增幅居前,共计13个行业市值增加;相反,纺织服饰、商贸零售、计算机、非银金融、社会服务则有较大市值降幅;24Q3持仓市值增幅居前的传媒增长动力减弱,商贸零售转向缩量。
从市值变动绝对值来看,
电力设备、银行、有色金属、建筑装饰行业转债持仓市值增长均超过10亿元,计算机、电子、非银金融行业转债市值减少超过10亿元。
浦发转债仍为公募基金重仓券,兴业、上银转债增量居前。从基金持仓总市值看,
持仓总市值前十的转债中银行转债占6个,浦发转债维持首位;兴业、上银、重银、升24、晶能、浦发、齐鲁转债在24Q4的基金总持有市值增幅超10亿元。
剔除银行转债来看,
基金持仓次数前十的转债中包括6只电力设备转债,持仓总市值前十则包括3只电力设备,此外农林牧渔、电子、有色金属亦出现在前十列表中。个券方面,G三峡EB2除银行转债外为基金持有市值第一,市值环比增加6.46亿元,升24转债在Q4市值增幅及持有次数增量均居首,此外,双良、闻泰、晶能、华友、通22、科顺转债均出现在市值增幅前十及持有次数增量前十列表中。
在24Q4共计8只转债新上市,
其中和邦转债持仓市值16467.69万元,持仓总量148.88万张,占发行总量3.24%;皓元转债持仓市值5369.52万元,持仓总量44.67万张,占发行总量5.43%,相对受到公募基金青睐。
Q4持仓个券中南药、华医转债截至12月31日尚未上市。
其中南药转债持仓总市值505.52亿元,华医转债持仓总市值352.46亿元。
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赢指数,转债仓位提升同时杠杆率下降
截至2024Q4,市场共39只可转债基金(基金简称中含有“转债”二字,不含ETF)公布相关数据。
24Q4转债基金业绩跑赢转债指数,整体呈现净申购,规模增加。
24Q4可转债基金规模为510.62亿元,较24Q3增加30.74亿元,环比+6.41%。
业绩方面,
24Q4中证转债指数+5.55%,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4.35%,39只可转债基金复权单位净值的平均涨幅为3.03%,中位数为2.76%。
申赎方面,
整体净申购30.74亿元,39只转债基金中12只为净申购,净申购率为30.77%,其中华安可转债净申购29.71亿元居首位,工银可转债净申购20.58亿元,中欧可转债净申购11.54亿元,其余可转债基金多数为净赎回。
观察绩优转债基金的资产配置变化情况,配置风格相对迥异。24Q4净值表现前三位的转债基金为上银可转债精选(+8.6%)、华富可转债(+7.55%)、长盛可转债(+6.87%),但规模均相对较小,此外华夏可转债增强(+6.56%)、中欧可转债(+6.36%)、华宝可转债(+4.84%)、华安可转债(+4.27%)、工银可转债(+3.20%)规模均超过10亿且表现较好。
24Q4净值增长率排名前三的小规模可转债基金均未配置或清仓股票资产,第四名的
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
股票仓位较高,转债个券配置相对分散(共计52只转债),Q4进一步提升股票及转债仓位,股票市值占资产净值比为36.13%,转债仓位环比提升1.80pct至82.63%,合计实现净值增长6.56%。
中欧可转债基金
在24Q4仍保持股票仓位为零,分别抬升纯债以及转债仓位0.19pct和0.99pct,最终24Q4实现净值增长6.36%;
华宝可转债基金
在24Q4则选择大幅降低转债仓位8.86pct至93.06%,亦无股票持仓,收益贡献主要来自转债资产,实现24Q4净值增长4.84%。
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在24Q4区间业绩表现相对领先,截至2月12日,近六个月收益率21.32%,同类排名4/72,近一年收益率为19.60%,近3年收益率为-20.46%。
转债行业配置方面,
24Q4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持仓个券仍延续了24Q3的分散风格,共计配置了15个行业的转债,但较24Q3减少3个,其中银行转债市值占比环比提升2.04pct,机械设备、电子、有色金属行业市值环比抬升居前,但医药生物、农林牧渔、基础化工及非银金融则遭较大幅度减仓。
个券配置方面,
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转债个券配置相对均衡,持仓类型中平衡型转债市值占比51.51%,个数占比42.31%,分别环比-3.90pct及-1.55pct;此外偏债及偏股型转债市值占比分别+2.12pct和+1.78pct至32.14%和16.36%。
股票持仓方面,行业配置偏好延续。
从重仓持股角度来看,24Q4华夏可转债增强依然保持对电子转债的高度偏好,但市值显著降低,或与分散度提升相关,除新增寒武纪和金地集团,其余重仓个券与Q3基本一致。按市值占比来看,在前十大重仓股票中,除电子行业外,24Q4华夏可转债增强仍较少占比地配置了房地产(13.75%)、电力设备(11.06%)、汽车(10.27%)、医药生物(7.73%)。
中欧可转债基金同样在24Q4区间业绩表现居前,并且继续保持了股票零仓位,截至2月12日,近六个月收益率21.20%,同类排名5/72,近一年收益率为21.57%,近3年收益率为-13.42%。
转债行业配置方面,
24Q4中欧可转债基金较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配置更为分散,市值前五行业合计占比56.41%,其中银行个券持仓保持首位,且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值占比+5.70pct至17.10%,此外基础化工由于大幅增配会通转债(+1,446.42万元),行业持仓占比提升4.13pct至12.71%,纺织服饰、钢铁、通信等行业转债则遭移除。
个券配置方面,
中欧可转债基金个券配置保持高度分散,24Q4共计持转债134只,市值排名前10只转债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仅11.02%,多数为小规模持仓,个券占总资产净值比在1%以下。持仓类型侧重平衡型,市值占比分别为61.49%,配置呈现哑铃型,偏债与偏股型转债市值占比与2024Q3相比分别+10.70pct和-7.81pct,个券配置风格由平衡为主向偏债性有所侧重,或与市场整体估值有所上移相关。
39只可转债基金整体仓位上升,杠杆率环比下降。从仓位情况看,
2024年四季度
39只可转债基金中
,
转债市值占可转债基金净值整体比例为84.58%,环比抬升1.04pct,扭转24年前三季度下降趋势;仓位的中位数为91.69%,环比抬升0.46pct。
从杠杆率情况看,
2024年四季度39只可转债基金的平均杠杆率为117.67%,环比降低4.06个百分点。
个券配置估值压缩明显,低价/低估各有青睐。
从Q4规模居前的20只转债的个券股债性配置来看,可转债基金个券配置风格相对稳定,对低估/低价偏好程度有所不同,多数转债配置个券平均转股溢价率多数小幅抬升。
(1)高价低估风格:
个券配置代表性基金为净资产规模居首的鹏华可转债,其在24Q4继续重仓配置杭银转债、博23转债、南银转债等溢价率低于2%的个券(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但
较24Q3的138.02元的个券配置均价,24Q4回落至133.62元,对应溢价率均值小幅提升5.65pct至18.19%
;此外博时转债增强基金在24Q4继续重点配置柳工转2、运机、洪城转债等,虽然均价有所回落,但仍维持了高价低估的配置特性。
(2)低价高估风格:
24Q3由于转债平价快速抬升对于溢价率形成压缩,多数转债基金并未显著表现出低价高估属性;四季度汇添富可转债基金配置溢价率小幅抬升,成为溢价率均值最高的可转债基金,环比+10.00pct至49.21%,重仓的牧原、兴业、晶能、福莱、兴发转债等亦为溢价率大于30%的转债(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双低风格:
华安可转债延续典型的双低风格,持仓价格和溢价率均值均处于可转债基金中较低水平,24Q4配置溢价率有所抬升,为28.54%,均价小幅下降1.71%,组合高配银行,市值前六个券均为银行转债。
配置风格更平衡,低价高估风格降温。
相较于24Q3,24Q4显著特征是转债基金持仓个券溢价率水平向居中移动,配置更为平衡,尤其是低价高估风格较二季度显著弱化,博时可转债增强及鹏华可转债亦从高价低估区间向左移动,多数转债基金聚焦在双低配置风格上。
19只可转债基金转债仓位提升。24Q4,按持转债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计,39只可转债基金
中有19只基金的转债仓位提升,加仓的基金占比48.7%。按照基金净资产规模排列,规模在30亿以上的基金有3只加仓,1只减仓;规模在10-30亿之间的基金有12只,8只加仓4只减仓;10亿以下的基金有23只,8只加仓15只减仓。按持有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计,24Q4共计7只转债基金加仓股票,其中工银可转债、宝盈融源可转债、博时转债增强加仓幅度居前,多数转债基金在Q3增持股票后Q4选择止盈,同时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加仓纯债类资产。
24Q4,39只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了电力设备、电子及计算机等板块。从基金持有次数的季度变化看,
24Q4仅煤炭和交运持有次数下降,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行业持有总次数环比增加。
从基金持仓市值占比的季度变化看,
电力设备、电子、国防军工增幅分别为3.99pct、1.58pct、0.66pct,此外还包括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共计8个行业持仓市值占比提升,偏弹性的各行业在加仓表现上更为积极(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等);另一方面,农林牧渔、公用事业占比环比分别为-1.66pct、-1.24pct,共计18个行业持有占比下降。
从转债基金第一大重仓券看,基金配置交运转债市值占比居前。在39只可转债基金中,
南航转债是5只可转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券,持有市值为15.32亿元,兴业转债亦有5只转债基金重仓居首;G三峡EB2是4只可转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券,浦发转债是3只可转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券;杭银转债、温氏转债、浙22转债各是2支可转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券。此外,闻泰、富仕、烽火、麒麟、牧原转债也出现在第一重仓序列。
转债基金底仓选择性较多,银行、交运及农林牧渔保持重仓前列。在39只可转债基金中,
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持有市值居首的是南航转债,合计持有市值为20.59亿元,共计10只基金持有为前五大重仓转债。银行业位居重仓行业首位,前五大重仓券种合计持有市值46.04亿元,共计出现63次,行业集中度环比有所降低,市值占比降至约34%。除大金融板块外,转债基金还重仓了
交运板块
南航转债,
生猪养殖
板块温氏转债、牧原转债,
汽车板块
的麒麟转债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18日发布的报告《转债配置更为积极,ETF延续高热度——24Q4公募基金可转债持仓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