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别再担心了!微软高管也吐槽 AI:太累了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成为 Linux ... ·  3 天前  
Linux爱好者  ·  AI 正在培养一代 “文盲程序员” ·  6 天前  
Linux爱好者  ·  嵌入式开发实战:国产8nm AIoT全流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就两个字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11-29 06: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成年人之间关系的结束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变迁,包括默契的疏离、差距带来的疏离感、各自的成长轨迹等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成年人的关系最终都是没有关系。

文章提到,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可能会变得没有关系,这种结束并不总是伴随着争吵或追问,而可能是通过默契的疏离来达成。

关键观点2: 人永远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文章引用了黄磊的话,指出人与人之间不是怕自己过得不好,而是怕身边的人过得比自己好。这也是很多成年人结束关系的关键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3: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往往出于现实的考量。

文章中提到,当生活轨迹出现偏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然会越来越远。作者指出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看开一段关系的结束。

关键观点4: 人生中的每段关系都有其时效性。

文章引用了《重庆森林》中的话,强调了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保质期,包括感情。作者鼓励我们珍惜当下,坦然面对人际关系的变迁。


正文

文 | 鹿呦呦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在微博上曾经有一个投票:“删好友之前要不要告诉对方?”


参与投票的11万人里,超过90%的人选择了默默删除。


确实,成年人的离开,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曾经最纯粹最可贵的友谊,如今只是午夜的一段回忆。


如果说成年人开启一段关系的方式,总逃不过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


那结束一段关系的最好方式,不是哭闹和纠缠,也不是争吵和追问,而是疏离。


01
成年人的关系
最终都是没有关系

听过一个网友的故事。


她有个关系很好的闺蜜,从小两个人就经常腻在一起玩,上大学一起填志愿、去了同一座城市。


后来毕业后工作,她们还经常聊天,一起吐槽工作。


可自从闺蜜换了新工作,开始没日没夜地加班,两人的聊天框也从吐槽不断开始变成了已读不回。


久而久之,两个人都默契地停止了分享各自的生活,有时候聊起童年趣事,也是尴尬地回应一两句。


直到有一天,闺蜜突然在朋友圈官宣了结婚的喜讯。


那一刻,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油然而生。


还记得小时候,两个人还打趣道,谁先结婚另一个人就要做对方的伴娘,还要做孩子的干妈,而现在,却连结婚的消息,都是和别人一起在朋友圈得知的。


有段话说: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小时候,我们以为朋友可以永远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对我的话题没有兴趣,我也不想回应你的快乐;


你接触的事物我很陌生,我想去的地方你已经去过;


你有了自己的新圈子,我也认识了新朋友。


我没有回你最后一条消息,你也默契地没有再发,我们就这样默默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


经历越多便越明白:原来好朋友的告别是无声无息的,成年人的关系,最终都是没有关系。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勾心斗角,只是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圈子,成为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缘起时满心欢喜,缘尽时体面结束,不动声色地静静退场,故事便是圆满。



02
人永远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黄磊曾说过一句话:“人永远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概是说,人与人之间不是怕自己过得不好,而是怕身边的人过得比自己好。


这也是很多成年人结束关系的关键原因之一。


当初火遍全国的小虎队,是观众们心中的意难平,对当事人来说也是如此。


有一次参加节目,苏有朋隔空喊话,小虎队该找个时间一起约饭啦。


很快,吴奇隆和陈志朋都在微博上热情回应,最后约饭成功还上了一次热搜。


但在后来,陈志朋却直言:“礼貌上,大家都得回应,不回应,网友又会说你不合群。”


其实私底下,三个人几乎没有见过面,也很久没有联系了。


一句话,打破了所有人对三人再度合体的幻想,令人唏嘘不已。


可这就是现实啊!


往日情深的三兄弟,苏有朋改行影视做得风生水起,吴奇隆投身商场,偶尔演演戏,只有陈志朋的事业多年没有起色。


这种身份和名气的差距,让三人的关系很难回到从前。


刻意疏离,只不过是成年人仅留的一点体面。


在一档综艺里,嘉宾问主持人:


“你遇到那样的朋友没?就是你们小时候关系很好,但是因为你事业越来越好,他觉得你们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然后他自己就疏远你的那种。”


主持人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如今想来确实如此。他说:


“你要学会接受这种常态,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段。”


当生活轨迹出现了偏离,便注定会渐行渐远。


小时候,大家的差距都不会差太多,只要开心就能玩到一块儿。随着时间的增长,每个人都开始出现不一样的方向、节奏,有人往南有人往北,有人走得快,有人慢吞吞。


重要的是,我们曾一起走过一段最难忘的时光。


不要苦苦追问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突然走散,因为时间是一段关系中最常见的变量,到站了,肯定有人先下车。


一段关系到了尽头,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看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便是最好的结局。



03
百般打扰
不如各自安好

看到过一个网友的评论,他说:


这世界哪有朋友,最多算熟人而已。


我一般都说我认识的人,基本上不说朋友,配得上朋友这个词的人太少了。


经历得多了,就看得越透彻,人与人之间交往心中都有一杆秤,时刻衡量真假轻重。


如果对方选择疏离,不如知趣一点,趁早退出,尊重别人也放过自己。


演员李若彤在自传《好好过》中,提到过自己的一段友谊。


当时她在一个剧组认识了一个女演员,两个人的性格爱好十分相似,相见恨晚,刚认识就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


只要一有空,她们就会靠在一起聊人生聊梦想,李若彤以为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但没想到,后来她有事离开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时,对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热情地跟那位演员分享趣事,对方只是冷淡地敷衍,便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李若彤好几次想找她问清楚缘由,后来偶然知道,在她离开的那段日子,女演员结交了新的朋友,对方是当下很火的明星。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渐行渐远,只有刻意的疏离。


李若彤深知自己在对方的位置,也看清了她的择友标准,选择默默保持距离。


如古人言,人生有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而来去之间,最高的境界,便是在看透人情往来之后学会淡然和释怀。


该忘掉的人,就忘了吧,该看开的友情,就别放不下。


对方的世界,早已没有你的身影;你的喜怒哀乐,也与对方无关。


既然无缘,把当初的情谊尘封于心就好,互不打扰,是成年人处理告别最好的方式。


用释然的心态对待告别,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别因为失去的忽略了现在的真情。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