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我们凡是以园林为出发点寻找的路都是对的,反之都是错的,做企业还是要聚焦,尤其是女性,容易被太多东西所吸引。”何巧女说。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田甜 编辑|萧三匝 摄影|史小兵
“我是没有烦恼的人。”说这话时,何巧女和她的东方园林正在向千亿企业目标冲锋。她每周工作6天,每天12小时,还不时和高管加班讨论至深夜。
她的一名同事告诉我,有好几次到了点,他们提醒何下班时间,何巧女却兴奋地来一句,“今天这么快就过完了?”
自从2015年确立“二次创业”的目标,何巧女说,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30岁,十分享受创业者的生活。
她以做城市园林景观起家,在把地面上的公园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时,她发现,脚下却是一潭脏水。她下决心一定要把河流治好。2009年,东方园林已登陆A股,六年后,何巧女宣布,公司新的战略理念为“心系地球”,这家传统园林景观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始向水生态治理公司转型。
2月24日,东方园林刚举行2017年年会,今年的主题是“聚势登峰”。“前几年我们一直在积累,现在刚到达大本营开始仰望高峰,每年必须攀登上新的高度。”何巧女说。
东方园林如今的业务板块更加清晰、聚焦。环境集团做水生态治理,以PPP模式与地方政府签署合作订单;环保集团处理危废;产业集团打造全域旅游;巧女公益基金会则对大自然保护地投入保护——该领域还难以形成商业模式,只有公益先行。
“中国的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受破坏,我们于此时到达这个位置,修复好生态是我们的使命。”何巧女说。
她曾经以为,只要自己带着高管往前冲,公司就一定会好。那时东方园林还是中小企业。如今,它的业务涵盖河道流域治理、海绵城市、公园建设、土壤修复等多项景观生态修复工程。2016年12月,何巧女在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演讲时提到,公司当时的市值约为400亿元。
2016年,东方园林聘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为战略顾问,2017年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时,陈春花直言,“你们高管、核心层都照顾得很好,员工层还需要强化。”
陈春花所说的员工层,包括数量庞大的一线技工。在东方园林的商业板块中,环保集团、产业集团都是自建工队。技工们长年在外地,工作强度大,每一个工程项目完工时,他们都希望领导亲自去看一看,觉得这是莫大的认可。这些年来,何巧女一直保持“每个项目看两遍”,但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吗?
她开始反思。何巧女喜爱读名人传记,华为任正非的话对她影响很大。任正非曾说,“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以奋斗者为本”。
为什么每一名基层员工都要争当奋斗者?现在她的答案是:小型企业高管最重要,中型企业核心层也很重要,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后一定是每一名员工都重要。
随着东方园林项目规模扩大,何巧女预计,下一个五年战略期内,其一线技工将达到2万人。2017年的年会上,何巧女宣布了专门面向一线技工的激励措施。“企业升级的时候,格局和胸怀也需要有一次升级和突破,如此之大的团队攀登上去,肯定拉不动,推着走就要容易很多。”她说。
现在,能让何巧女感到幸福的事有两大来源:一是她的工作给社会带来价值,二是她有能力把身边每一个人、包括每一名基层员工都照顾好。
“我的幸福感不会建立在别人对我有多黏乎、多需要,也不会是某个人对我有多重要,所以我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人,不一定每个企业家都能像我这样。”她说。
采访中,何巧女多次强调她的观点,女企业家一定要自己掌控方向盘,唯有如此,身边的人有什么风吹草动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
何巧女说自己独立感一直很强,不过早些年,她站在舞台上还是有点怯。
“一名男企业家台上一站,无论男孩女孩都会投去崇拜的目光,可换成是女企业家,大家会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女强人吗?你一点儿也不可爱和温柔。”何巧女说,她也不喜欢“女强人”这个词。
现在,她已能接受外界对她的各种评价,“女企业家要活出自己,挑战社会认知上的偏差,让社会逐渐接受我们的风格。”她说。
何巧女创业早期遭遇过很多苦难,最终都是自己站起来。
她回忆,最惨的一次是在1993年。那时她还在做鲜花租售生意,莫名其妙去开矿,结果钱投进去被骗了个精光。她和一名员工商量,决定拿出公司最后一点钱搏一搏,进购一批鲜花嫁接苗,等到来年情人节,就把鲜花卖出去赚上一笔。春节假期的一天,她决定去花房看看,却发现鲜花苗根本没嫁接,原来这名员工卷着购买鲜花苗的钱款跑了。
当时的花房是向北京朝阳区洼里乡政府租借,租金较低,但卖出的鲜花所得收益,双方五五分成。看到花房遭受损失,洼里乡政府也很着急,书记找到何巧女,要她按照预期价格偿付14万元。何巧女付不出这笔钱,只好签下借条,5年之内连本带息偿还21万元。
之后何巧女将所有精力投入“自救”。凭着几个地产景观项目打了翻身仗,何巧女才还清这笔钱。她偶然听说,这名卷款的员工现在哪里,但她觉得,再去找他已没有意义。“你最困难时信任一个人他还是欺负你,你能容下这件事,内心就会变得强大。”
东方园林上市后,何巧女也曾走过岔路。她坦言,那时不够专注,看到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很火,她也想尝试一把,作为新的业务突破口。试过以后才发现,有的事情并不属于她。
“回头看,我们凡是以园林为出发点寻找的路都是对的,反之都是错的,做企业还是要聚焦,尤其是女性,容易被太多东西所吸引。”何巧女说。
她最喜欢的女企业家是董明珠。有一次何巧女去格力参观,董明珠说,“我要让我的工人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工人”。那一刻何巧女特别尊敬她,“觉得董姐姐太有爱心了”。何巧女说,董明珠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第二是员工利益最大化,第三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
她还欣赏董明珠的定力。何巧女比董明珠小12岁。2014年过完49岁生日后,何巧女有一段时间内心非常纠结。“我快50岁了,还要继续拼吗?如果公司保持原有的规模,我每周多休息几天,就可以过得很轻松。”现在看看董姐姐,“50岁真是太年轻了,60岁也太年轻了,董姐姐再干10年没问题,我还能再干20年!”她说。
2016年,一份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样本报告数据显示,国内上市公司女董事长不到5%。这个数字比例如此之低,在何巧女看来主要是很多女性在创业过程中自己放弃了。她们会因为丈夫比自己能干而放弃,因为家庭而放弃,孩子不愿接班,也会成为她们卖掉企业的理由。
何巧女的儿子今年11岁。何巧女从心底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名企业家,对社会有影响力。不过,如果儿子不愿意接班,她也能接受,孩子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建议女性创业者,一旦选择创业就要享受创业生活带来的快乐,这份快乐应当来自每一步的自我实现和突破,而不是丈夫或者孩子。此外,不要太在意社会的评价,该强硬时就强硬。
(田甜 [email protected])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中国商界木兰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