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值
网易原创情感文化栏目。槽值爆表,不吐不快。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槽值

排队3小时,云贵菜正在血洗北上广CBD

槽值  · 公众号  · 两性  · 2025-02-12 12: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云贵菜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和流行,通过bistro的形式融合了云贵菜和都市人的需求,成为新的餐饮潮流。同时,也探讨了云贵菜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口味复制粘贴、价格高昂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云贵菜的兴起和流行

近年来,云贵菜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和流行,成为新的餐饮潮流。一批以“山”“云”字辈店为代表的云贵菜,正在悄悄占领各大商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关键观点2: bistro的形式融合了云贵菜和都市人的需求

云贵bistro是云贵菜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云贵菜和都市人的需求。在都市人的身心需求上,云贵bistro提供了一种轻松、舒适的用餐体验,成为新的都市人聚集地。

关键观点3: 云贵菜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尽管云贵菜在社交媒体上人气颇高,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口味复制粘贴、价格高昂等。同时,云贵菜的品牌扩张速度也相对较慢,需要解决规模化的问题。


正文


“众所 周知, 老北京全是地道,没有美食。”


每个来到北京游玩的人,向生活在本地的朋友抛出“推荐吃什么”问题后,得到的答案可能不外乎: 烤鸭,涮肉,驻京办,出门找家麦当劳/肯德基。


但最近一段时间,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从老家去北京旅游的人,如果有机会,和北漂刚回老家的人见一面,问一下去北京什么 值得吃。


可能会得到一个全新的答案。


“要不你拿出半天时间去排火烧云吧,我的精神老家。”


图源:作者供图


甚至不止北京,过去这一年,一批以“山””云”字辈店名为代表的云贵菜,正在悄悄占领各大商圈


以上海、北京为主要根据地,往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扩散。


在其他实体餐饮“卷生卷死”的时候,越开越多的云贵bistro,已经悄悄占领北上广了。

IMG_256
图源:大众点评截图

哪怕你还没打卡过,在各路网红探店或铺天盖地的安利下, 可能都已对云贵 bistro 有所耳闻,甚至从它的全世界路过——


区别于印象里传统云贵菜常见的的张哥XX,陈姐XX,杨姨妈XX,在云贵菜2.0版本中:

“山”是它必不可少的关键字, 遇见如山石榴、山迈山、山苗苗、半山腰、三出山、山外面、上山下山闭眼入基本没错。


IMG_257 从整个西南大山路过/图源:小红书@城北汇汇,已获授权


野性又松弛是它刻在DNA里的标签 ,从“坐”“忘”“云” 等充满新中式审美韵味的字眼 ,到“野果”“石榴”的点缀,一看便顿觉有种森系餐馆的美。


图源: 大众点评截图


不过,仅仅凭借这些特点,还不足以鉴别,需得寻找一个关键词的身影—— bistro。

这个原本意为“小酒馆”的词,如今已在各大城市餐馆招牌上快速繁殖,和云贵/云贵川在语法上形成固定搭配。

没人知道西南边陲的美味,怎么和巴黎风情的小酒馆玩起混搭,但在最新的潮流语境里,它俨然正在成为必备防伪水印。


“现在的云贵川菜,不加个bistro是不能开吗?!”


IMG_258


不仅如此,在云贵菜bistro版本中,民族的和世界的,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融合程度。

家喻户晓的折耳根,昔日花名“云贵川渝的呐喊”,诨名“食物的终点”,让云贵川之外的人闻风丧胆。


如今,在各大云贵bistro里刷足存在感,新花名是 “在北上广深每个CBD种满折耳根”。


IMG_269

当折耳根遇上披萨/图源:小 红书@ 潇伊,已获授权

其他代表性的还有长相千奇百怪的菌类,各式各样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共同调和成极具记忆点的 漂亮饭。


别致的食 ,野趣的氛围,饭张力十足的画面……每一样都在打工人的取向 上蹦迪。


“好不好吃先别管,只看配色跟画似的,就让人心情愉悦。”


图源:@快乐星球筹建部部长,已获授权


如今,无论是约一个云贵馆子尝鲜,还是兴致勃勃找家云贵bistro约会, 都是备受都市人青睐的周末活动,打卡热情势不可挡。


“排队3小时也要吃” 的云贵bistro 上海遍地都是,北京朋友吃火烧云得 “准备 提前2小时取

图源: DT财经


武汉的野果号称 “排队王” ,一号难求; 南京的梅果也不甘示弱, “好耶,排3小时了还剩90桌”。


等待时间之久,有云贵人看不下去开始给出建议: 退一万步说,直飞云贵是不是还快点?


只是云贵太远,云贵bistro门口依旧不缺食客,一边对门口长队感慨 “有啥好排的这云贵菜”……


一边感慨完了不忘找店员问“请问要等多久”,再领取一张至少排到三位数起步 的号码牌。


IMG_260

上海某云贵bistro门口的排队盛况/图源:小红书@想改名但没想好叫什么,已获授权


高人气不仅体现在队伍长度和等号时间上。

据红餐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中式正餐赛道云贵菜全国门店总数超4万家,占全国 中式正餐门店总数的3.1%,在各菜系中排名第10位。

曾经在网红餐厅中存在感并不高的云贵菜,怎么就火出圈了?

提及初次看到“XX·云贵bistro”的感受,许多人的心情总是复杂。


云贵菜就云贵菜,还bistro是怎么回事?

过去,人们最熟悉的云贵菜什么样——


说贵州,是各种酸汤,以及大街小巷里来自 安顺的夺夺粉、贵阳的肠旺面,毕节的汤圆、遵义的羊肉粉,遍地都是的炸洋芋,实惠大碗。

说到云南,是以米线、包浆豆腐、菌类火锅等特色美食,出了当地再难复制。


IMG_261

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而当遇上bistro后,好像一切看起来都不同了。

“它具备云贵菜系的特色,又融入简约酒馆的风格,打出了一记差异化十足的组合拳。”


符合近年来餐饮界“中餐西作”的趋势,云贵bistro,颜值上走的是精致化路线,强调“香香饭”“氛围感”。


气质上,则是将 西南的自然野生 都市酒馆的小资情怀 结合。


IMG_259

店员手削木姜子成了云贵餐厅的保留节目/图源:小红书@宁Jia希望谷,已获

不同于一开始的迷惑不解,尝试过云贵bistro的人们,总会不可避免的被震撼。


有时是因为它口味的跳脱,不可预料——


黔式香辣能和海鲜风味混搭,卤肥肠可以用来下红酒,鸡尾酒能与辣椒粉、木姜子碰撞出火花。


微信图片_20250210144157

图源:小红书


有时是因为它设计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


工业风吧台能与民族风蓝布兼具,艺术吊顶能与云南土特产交相辉映。


或者干脆安排个新国风格调,加上毛笔字书写的横幅、肆意生长的绿植、半明半暗的灯光……


当Chef拿着他的喷枪,走到你桌前表演一道烤饵块时, 西南佳肴 法式西餐 的碰撞就此完成。


“城市里的香格里拉”“在混凝土的环保下纵横野生” ,这不符合种草、打卡、二次传播的规律,谁符合?


IMG_262

吃法上也要向本地人看齐/图源:小红书@狂野芭蕉花,已获授权


不过,网红美食界有这样一条规律: 小众变大众,大众变附庸,附庸变倒闭。


放在如今,似乎也适用——


一边是云贵bistro们风风火火地继续开店扩张,一边是消费者们质疑的声音愈发明显。


印象中的云贵菜,多以实惠、性价比关键词为主,经过融合后却难免被质疑“少且贵”“口味复制粘贴”“不土不洋”。



同时,尽管云贵菜在社交媒体上人气颇高,但整体仍不算“规模化”。

据红餐大数据数据,截至2024年11月,超99%品牌门店数却在5家及以下,门店数超过100家的品牌数占比仅有0.01%,全国化扩张脚步并不快。

IMG_264

一家将贵州菜与法餐融合起来的餐厅/图源:坠入Chefs

而在走过2024年的火热和扩张后,已经开始有人大胆预测: “从风靡全国到渐渐消失的规律,云贵风恐怕也不能免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