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 点击上方关注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中考分层,是因为成绩去职业学校,还是因为不读书,被迫去职业学校呢?
以我在长沙的从教经验看,50%的公办普高率,低于这个的,还可以有20%+的学生去读民办高中,民办学校嘛,高收费,至少管理还是要比公办中职或民办职院管理严格一点点。
那如果仅仅从长沙的后20%或者30%学生群体来分析这个就读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事实上,初中三年,他们能7科或10科勉强过及格线就已经很好了,甚至大部分是只有1-3科能正常及格。
那就是中考毕业证正常都是拿不到的,怎么读普高?现在的情况是也不允许初三复读,所以,大概就只能去职业学校继续就读或者辍学了吧?对于15岁的孩子来说。
他们在初中三年不愿意努力读书,在15-18岁也未必就能认认真真学习书本知识,而且大概率来说,这一群人聚集到一起,可能会折腾点幺蛾子。这就是常说的在职院,男的不死,女的不生。
男孩子好打斗,不死不残不违法就算好的,女性容易成为被害者,不提早发生性行为,保护好自己不在18岁之前生育,职院多几个学生,社会就少一些可能的罪犯,这可能是国家或者是某些职院在努力的方向。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职业技术学院,有成才的,有自己奋发图强的,有只是不爱书本并不是厌恶学习和努力的。但,这种还是极少数。
话说,我们的教育,本来就任重道远。从78年恢复高考,到92年二次南巡,改革距今也就几十年,虽然我们的总经济体量,国际地位已经达到一定水准,但全球200多个国家哪个又没有问题呢?
我们只是这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所有人一起来努力。
最起码,是可以部分人,大部分或者小部分人继续努力,让我们屹立在此,不被欺辱!勿忘自强!为中华崛起!
路阻且远,行则将至!
实际上能到长沙来读书的家长,普遍都是有一定的期望值的,不然也不会从小地方跑到长沙来读书。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家庭认知不到位,也没有家庭条件托底(
哪
怕是
考不上普高线,也可以花几十万的学费读民办的家庭
)而往往是这一部分,长沙读书12年还是不得不去读职校,可能还不在少数。
他们可能最需要有时间有精力来提升认知,来针对小孩有方法地引导。而现实残酷的是,如我前文所说,很多是青春期无处着手,还有一部分甚至是中考出成绩之后才看到现实。
现在这个艰难经济环境下,更是:
读书不一定有出路,不读书一定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