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发展大计,怀揣民生福祉。2月7日,出席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的委员们,带着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带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陆续抵达驻地报到。
2月7日,参加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的委员陆续到达驻地报到。
记者 郭小燕摄
报到现场,签到表、出席证、会议资料等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委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签到登记、办理报到手续,领取证件和会议材料。接过沉甸甸的文件包,委员们迫不及待地翻阅会议资料、阅读会议指南,相互交流各自准备的提案,话心声、传民意、说期盼,彰显履职为民的担当精神。
委员们来自不同领域,年龄、阅历各异,他们带来的提案涵盖经济、医疗、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件提案的背后都是无数次深入基层的走访、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凝结着群众的期盼与心声。
“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前城市青少年因为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普遍存在心理焦虑等问题。而此类问题的解决并非学校或社会单一方面所能胜任。”市政协委员吕麟告诉记者,今年带来的是《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提案》,希望通过构建家校协作机制,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今年带来的是《围绕推动我市中蒙医治未病健康体系建设》等提案。”市政协委员李雨潮表示,当前,民众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中蒙医治未病的理念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蒙医治未病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多样的干预手段,在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希望通过提案,能够凝聚更多共识,激发更多智慧,共同推动中蒙医治未病健康体系建设,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在城市社区、乡镇农村,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承担着基层慢性病摸底筛查、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基本医疗、门诊随访等诸多医疗工作。为此,市政协委员班慧带来了《关于在社区门诊建立慢性病种用药保障的建议》,她认为,如果社区医生能够有效引导患者在家门口就诊,常见病、慢性病等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社区居民慢性病用药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这种快速、简便的途径,对减轻患者负担意义重大。
履职尽责担使命,勇毅笃行向未来。大会开幕在即,与会委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珍惜政协委员的崇高荣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履行委员职责,聚焦改革发展建言资政,紧盯民生福祉献计出力,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兰察布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