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扑克投资家网站
文 | 陈达飞
来源(公众号) | 一瓣
编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近60人死亡,500多人受伤,刷新了美国历史上因枪击事件而造成的伤亡人数的数据。首先为逝者默哀!
遇到这样的事件,即使不说有感同身受的体会,但应该表达内心的愤怒。我们肯定会指责IS恐怖组织的惨无人道,也会指责美国的枪支法案,为什么不禁枪,如果规定持有与经营枪支非法,就不会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强杀事件了。我们总是习惯于如此简单的草草了事,说到底,枪支只是人们手中的工具,最终还是人类自己在同室操戈。
下面两张图表实际上表明了持枪人数与因枪死亡人数呈现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从散点图上不能区分因果关系,即内生性问题,有作相关研究的读者可以在文后留言讨论)。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废除持枪合法的《第二修正案》。美国对于“禁枪”也是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仍然屡禁不止,这背后既有历史与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
一、模棱两可的公众态度:当个人权利绑架公共安全
在1975年出版的《美国枪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枪支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个人的持枪权利还拥有很难辩驳的法律依据。从建国之初一直延用至今的宪法第二修正案明文规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同时,美国的50个州中,44个州的法律都有明确保护公民持枪权利的条款。
事实上,全面禁枪从来就不是美国人的选项,真正能够讨论的只是枪支管制问题。因为,持枪权利对美国社会而言是个涉及自由价值观的问题。需要枪又害怕枪,这就是美国大众的模糊态度,这种模糊的态度直接导致禁枪行动在美国社会底层就步履维艰。
二、泾渭分明的两党争端:共和党与民主党互相扯皮
与民众模棱两可的态度不同,共和、民主两党对枪支管制的立场则泾渭分明。自由主义色彩浓厚的民主党总体倾向对枪支加强管制,而共和党几乎反对任何管制。共和党人认为,需要去管的应当不是枪,而是谁来使用这支枪。正是两党的争论不休,使得枪支管制成为美国政治中的经典议题。而对枪支的管制与禁止问题,也因为两个政党的扯皮,而无限拖延下去。
具体到对枪支问题的态度上,“支持枪支管制的人并不像维护枪支权利人那样立场坚定。在被问到将如何采取切实的行动来支持他们的信念时,不少反对枪支管制的被调查者表示将会写信给有关官员,或者向代表他们利益的组织捐款表示支持,所占比例是支持枪支管制的被调查者的三倍。” 。
三、极难撼动的政治力量:美国步枪协会的介入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美国内战时期。在历史上,有八位美国总统都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会员。同时,作为一支不可忽略的政治力量,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在选举、政治运动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是美国限枪运动的最主要反对者,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反枪支管制政治团体。美国步枪协会到底有多牛呢?首先,它握有大量资金,足以左右部分选举,而且它只拥护赞成枪支自由的候选人,如此以来结果自然是十分明显的了。
自1989年到2003年,主张枪支权利的利益集团共赞助了1700万美元竞选资金用于联邦一级的各种选举。其中仅全美步枪协会一家就贡献了1400万美元;其次,它介入美国司法机构,直接影响美国最高法官的任命。步枪协会调查候选人过往对持枪权的态度并据此采取支持或反对候选者的态度。第三,这些年来,凭借巨大的金钱攻势与政治压力,步枪协会一直致力于打压限枪运动,这也是美国枪支问题停步不前的最大内因。
四、无法抗拒的经济利益:GDP、企业利润与就业
数据显示,2012年枪支制造和销售行业为美国经济总体产量贡献了约318.4亿美元,在税收方面,枪支制造和销售行业在那一年的缴税总额也达到了约20.7亿美元。据美国一家专业的枪支网站GUNS.COM报道,美国枪支和弹药制造业的年营收可以达到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7亿元),而利润则可以达到15亿美元。而其中枪支和弹药商店的年营收就可以达到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2.8亿元),利润则可以达到4.784亿美元。同时据美国射击运动基金会《2012年度轻型武器及弹药制造业经济现状报告》显示,美国制造和销售枪支弹药及其必需品的企业在2012年一共为美国人提供了209750个工作岗位,其中从事枪支制造的岗位有98752个。
美国社会首先强调的是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其次才会上升到集体层面上。而枪,恰恰是维系个人价值的重要工具。因此,大部分的美国人还是赞成私有枪支的,更将枪认为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对于居高不下的枪支犯罪,持枪派认为:枪支只是所有日常生活设施中的一部分,各自分工和用途不同而已,它比普通人家里的菜刀不会危险到哪里去。犯罪分子想杀人的话,他可以选择各种工具,枪只是概率之一。
我想这次事件,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这是美国自由主义之殇。“自由主义”总是背负着这样的骂名,笔者仍然坚持个人追求自由的权利,自由主义不应该背负这样的悲剧。笔者最近在看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对照频繁发生的地区冲突和恐怖事件,笔者认为米尔斯海默教授似乎应该再一次修订这本书,书名恐怕应该改成《政治的悲剧》。读者想想所有这些时间背后的政治诉求就能明白了。
美国枪支简史
1.历史传统
拥有武器是一种源自英国的传统。1181年,当时的英国国王通过了法令,要求人民购买武器保卫国家。后来,这个传统随着“五月花号”一起到达了美国。在西方国家,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依据社会契约论达成协议成立政府。当政府违背人民意志时,人民就有权废除它。美国的建国者们也认为,为防止政府作恶,应允许人们持有武器,以让人民有反抗强权政府的可能。
16世纪,当第一批欧洲人历经艰辛来到美洲大陆后,面对着极为恶劣的环境。一方面他们要抵御野兽的来袭,另一方面还要和当地印第安人对抗。在这种混乱纷杂的环境下,当时并没有政府或者社会组织提供有效的防卫措施,而枪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量平民拿着自己的枪参加华盛顿的队伍,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难得的“即战”力量,这时的私有枪支从保护个人上升到了捍卫政权独立的高度。直到今天,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最初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得独立和自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拥有枪支的人们站出来,为信念挺身而出,才最终获得了独立和自由。所以,历经历史的洗礼,枪,在美国人心中,已是一种自由与独立的符号。
2.枪的精神:《权利法案》奠定私有枪支绝对地位
早在1776年,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中,就曾写道:“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杰斐逊也在思考:手无寸铁 人民怎么去推翻暴政呢?要想将这种权利付诸实现,就必须坚决维护美利坚人民持有枪支的自由。出于对暴政的天然防备心理,美国法律坚决保证人民持枪的权利。允许持枪固然会造成很多刑事案件,但是和刑事凶杀案相比,暴政更让人恐怖。1791年,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获得通过,也就是后来的《权利法案》。在法案第二条就赫然写着: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并强调:这不是恩赐,这是一种天赋权利。枪代表的,是一种自由之精神。
3.《宪法修正案》
1791年通过的十条美国宪法修正案,即著名的“权利法案”,第二条内容包括“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建国后,美国又经历了100多年的西进运动时期。这一段与自然环境和印第安人斗争的历史,一直到19世纪末才结束。所以,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美国人的必需品。
4.高法开始审理枪支案
从1820年开始,关于拥有枪支、使用枪支正当自卫的案件,以军事、平民等各种形式被不同的人前赴后继地送达最高法院。但整个19世纪,美国政府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从法律上限制使用武器,拥有枪支成了十分寻常的事情。枪支,在其他国家被公认为危险品,但在美国却被认为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
5.全美步枪协会成立
这一年8月的一个下午,在纽约下曼哈顿百老汇大街192号的《陆军和海军杂志》(现名为《武装部队杂志》)社办公室里,15个美国人经过紧锣密鼓的商议,成立了全美步枪协会(NRA)。如今,NRA注册会员逾450万人,占人口1.5%。这个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曾被《财富》杂志评为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院外游说集团,使得“信枪哥、赢选举”成为其口碑。历史上8位美国总统曾是该协会会员。
6.国会通过控枪法案
从1927年开始,美国国会开始通过控枪法案。鉴于当时犯罪率上升,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通过邮寄方式出售手枪。但直到上世纪末,持枪背景审查才施行。普遍说来,保守的共和党人反对枪支管控,而民主党人较为赞成管控。美国的枪支管控之路,也在民意、利益团体以及两党理念的裹挟下一路跌跌撞撞。
7.《全国枪支法》
1934年,在时任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枪支法》。该项法案禁止传输和拥有机关枪和锯短长度的霰弹猎枪,对于制造和销售这类枪支征收税收,要求拥有这类枪支的人进行登记。不过,司法部关于实施手枪登记的提议并没有获得支持。
8.《枪支管制法》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和黑人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相继被枪杀,枪支管控问题开始成为美国社会热议的焦点。1968年,美国国会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1968年枪支管制法》,禁止跨州购买枪支,禁止包括未成年人、吸毒者、精神病人、罪犯等人群购买枪支。这是当时美国最为实质性的控枪法案。不过,它并没有规定对武器进行登记和发给执照,也未禁止进口枪支部件,立法仍存漏洞。
9.肯尼迪之死:刺痛美国“枪”神经
肯尼迪总统与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美国社会大为震动,绝对的枪支自由开始受到限制,美国开始修改对私有枪支的管理法案。1968年枪支管制法施行。该法规范了枪支交易,限制了以邮购销售,并仅允许挂牌枪支经销商出货;划定了不得拥有枪支的人群范围。186年通过的拥枪者保护法案,对已经拥有枪支的个人进一步加强管理。1994年颁行的暴力犯罪控制及执行法,细化了禁止销售的枪支种类,比如可装备超过10发子弹以上弹匣半自动武器。96年还颁布了一项“拉丁堡修正案”,特别针对有家暴记录的人进行枪支管制,一时引发各界争论。
10.NRA重要转折点
1977年是全国步枪协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激进派夺取组织领导权,从此逐步将政治影响力作为“核心业务”,规模大幅扩大,在各类拥枪组织中地位凸显。尽管领导权此后在激进派和温和派之间来回转移,但是该组织对参与政治、加强游说的基本路线并未转移。
11.《武器拥有者保护法》
1968年的控枪法案也开始引发反对枪支管控力量的“抵抗”。1980年,得到全美步枪协会支持的里根当选总统,枪支管控又开始放宽1986年,国会通过了《武器拥有者保护法》,放宽了对枪支销售者和购买者的限制。
12.攻击性武器联邦禁令
攻击性武器联邦禁令在1994年由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生效,是控枪支持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难得的“逆袭”。不过,民主党在国会就失去了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多数地位。而且,这项禁令在维持十年寿命后,延长其有效期的努力均告挫败。
13.海勒案
海勒是哥伦比亚特区的一名警官,该地区一向严格禁枪。作为警官,海勒可在政府大楼持枪,但不可以在家中拥有枪支。于是海勒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哥伦比亚特区败诉,裁定该地区的禁枪令违宪。
14.麦克唐纳德案
麦克唐纳德是芝加哥一名退休工程师,抱怨住宅周围不安全。可他仅有猎枪,因其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因而他希望购买手枪以在必要时保护自己。然而,根据芝加哥此前通过的一项法律,他无法拥有轻便的手枪。于是,他把芝加哥给告了。2010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芝加哥的禁枪法律无效。法案更肯定和强化了美国人的持枪权。
15.参议院否决新控枪议案
4月17日,美国参议院否决了一项包含审查所有购枪者背景内容的控枪法案,奥巴马大感失望,且怒斥这是“耻辱的一天”。但他表示,一定要对枪支实施更严格的管控。
16.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号晚,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Mandalay Bay)酒店附近举行Route 91 露天音乐节现场,一名枪手在酒店顶层使用微型冲锋枪向地面观众扫射,持续了至少10分钟,发射了至少300发子弹,截止此时,已造成至少60名观众死亡500多人受伤。这次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了2016年弗罗里达州奥兰多事件所造成的49人死亡的事件。又一次人类史上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