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觉得自己是个人际交往白痴本痴,内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神经比较大条还是咋回事,情商有点捉急,好像经常莫名其妙就惹别人生气。这该咋办啊?”
后台一位男生朋友,问了熊这样一个问题。
熊爷当即心想:咦!这男生,不就是传说中的“小刺猬”吗~
这些人际交往中的“小刺猬”,大多没有恶意,只是不懂得人际交往的一些规则;
因此啊,顶着一身刺,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扎得哇哇喊疼、避之不及......
嗯,刺猬?
还有这种说法?
嘿嘿,这,可不是熊爷乱给起的外号;
而是来自一本超厉害的“人际交往神书”:《告别刺猬》。
“做刺猬太久了,会让身边人都走远的。”
这本书,连续60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更是入选《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年度好书。
书的作者,是两位人际交往方面的大神级专家:美国著名商业战略专家安德鲁,以及超人气演讲家、咨询公司CEO杰罗德。
他哥俩认为,人际交往中,其实是有明确的“法则”的;
懂得这些法则,就能体验人际关系的惊奇和魔力,让我们愉快地与人沟通、交往。
而熊爷觉得,有些法则,可落实到人际交往的“细节”之中,一旦拿捏不当,就会显得特别“暴露情商”。
今天,熊想为大家分享,在熊看来“最暴露情商”的4个细节,希望能够给大家带去些许帮助与启发......
细节1
看待别人的“眼神”,出卖了我们的情商。
“他不过是个初级职员而已,没空搭理他。”
“好想认识一些牛人大神,让他们带带我!”
在人际交往上,我们的脑海中,或许偶尔会冒出类似上述这般的想法;
抱着如此的态度,可能在行为上就会对某些人流露出“轻蔑”的眼神,表现出不屑的言行举止。
对此作者说,千万不要低估身边的每一个人,虽然,他们目前可能暂未取得“成功”。
“交往要看人,而不是职位。”
在作者看来,交朋友要选择那些聪明、上进、风趣、有雄心的人;
即使他们现在的职位不高,也请一直陪在他们身边。
“你今天交到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强大人物。”
熊爷觉得,我们看待别人的“眼神”里,或许就藏着我们的“情商”;
反过来说,其实无论现在成功与否,其实咱们每个人都是潜力股,不是么?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也保持满满的自信吧;
有时候,我们的某些“刺猬”行为,也往往是源自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呢......
细节2
对待“不同”的态度,体现了我们的情商。
“我不和与我价值观不同的人交往。”
“他的品位这么low,我们没有共同话题。”
作者说,若我们有这样“趋同避异”的想法,其实很正常;
因为根据调查表明,人类的天性,本就会在选择事业伙伴时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
然而,真正情商高的人呢,却能够在和人交际时,寻找和接纳与自己有许多不同之处的人;
因为他们明白,“虽然在观点、兴趣和性格方面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分歧有利于制造一种有益的紧张感,能够迸发新的想法,从而改变现状。”
在书中,作者以苹果教父乔布斯来举例说明:
作为一个机智、有创意的市场天才,乔布斯却乐于与沃兹尼亚克:一个像是“书呆子”一般的程序员为伍。
纵然有千般不同之处,然而,当乔布斯的市场才华与设计天赋与沃兹尼亚克的杰出技术才能结合时;
就诞生了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的苹果公司。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就要努力适应(与我们不同的人的)不同之处。结果会是无比丰厚的回报。”
熊爷觉得,这个世界,不也正是因为各种“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么?
细节3
会不会夸人,看出我们的情商高低。
学会认可和尊重身边的人,是作者分享的又一人际交往法则;
而这集中体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常常通过认可和赞扬表达关心。”
或许有人会觉得,夸人有什么难的,“你真棒”不就完了?
然而作者表示,夸人,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也是能夸出“高级感”的;
并因此在书中,分享了几则夸人须知:
1.及时赞扬。
别人的行动和自己的夸赞之间,时间隔得越长,带来的影响力就越小;
所以,在该夸的时候,就大胆夸下去。
2.夸人要夸对点。
“没有找对赞扬的点,或者过度赞扬,这种认可都会变成空谈。”
比如:如果孩子在比赛中得了第18名,就不要表扬他们已经是冠军了,赞扬他们参加比赛的勇气和完成比赛的毅力。
3.夸人要夸得具体。
不要只是说“干得好”、“你真美”,要准确描述,我们因为什么而赞扬对方:
“这份策划案的逻辑真严密,很棒”、“新烫的头发真好看,很有质感”。
4.让夸人更有诚意。
一封手写的信件要比一封邮件更有力度,一次面对面的赞扬要比微信上的一个大拇指来得有效。
熊爷觉得,当我们真心诚意地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夸赞;
不仅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
细节4
懂得真诚“示弱”,
也是情商高的表现。
“又不是我的错,我凭什么道歉!”
“我就这样做了,你还能拿我怎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