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在其公众微信号发出一则声明。声明中称为预防与打击有组织的“抹黑”侵权行为,比亚迪长期向社会各界悬赏收集“黑公关”线索(包括往来邮件、微信截图、商业合同等),并将根据线索的价值,给予提供者五万元至一百万元不等的奖励。在声明的最后,比亚迪郑重提醒广大媒体及网友,要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未经查证属实的网络消息,不造谣、不传谣。
这是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才过了两天,比亚迪成为了多家汽车行业媒体,社会媒体报导的头条。而报导的内容,正是有关比亚迪公关与市场有关的往来邮件、微信截图、商业合同等,一切不知道是来得太快,还是早有预知。
这件事可以统称为“比亚迪广告门”,随着更多知情人士及广告商相继发声,整件事会不会越来越清晰?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广告商将矛头指向比亚迪是知情的,而比亚迪方面从多次表态中都显示出十分“无辜”的态度。
有了解过的观众都知道,李娟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引爆比亚迪“广告门”的是7月12日比亚迪公司发表的《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声明中提到一个叫做李娟的人,冒用比亚迪高管,使用假冒的公司域名邮箱以及伪造的比亚迪公章,并以比亚迪派出机构的名义,与多家单位与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
据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的一篇爆文中透露,比亚迪认定的合同诈骗行为时间长达三年,至少涉及25家广告供应商,累计金额高达11亿元。
据了解,李娟是以广告商(上海雨鸿)的名义与比亚迪总部接触,同时又以上海比亚迪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与广大广告供应商进行合作,双面李娟直到供应商找上深圳比亚迪才被“揭穿”。
而对于李娟与广告商展开的广告宣传类合作,比亚迪官方声称“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对李娟是比亚迪高管的身份也予以否认。比亚迪并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
目前,李娟已被警方采用强制措施,媒体透露称李娟以1200万元的房产来源不明为由,向警方“自首”。而比亚迪则以李娟冒用比亚迪员工身份、使用伪造印章对外签署合同等涉嫌犯罪行为向警方报案。
多方曝光“双面人”李娟的“真实”身份!
据澎湃新闻报道,多位广告商声称,李娟一直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华东区域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示人。并取得有李娟的名片。
在《汽车商业评论》拿到的一份李娟个人声明中,声称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负责人,所属供应商进行的市场活动都是比亚迪汽车授权或指派;“我与深圳比亚迪的联系中,对方均称呼我为‘雨鸿汪总’或‘汪总’,实际对方联系人都知道我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娟。”
李娟的这份声明十分重要,等同于她承认比亚迪内部是有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的,并对她所进行的活动也是知情的。
此前媒体报道中,已有广告商透露李娟与深圳比亚迪采购团队有过来往。包括澎湃新闻及汽车商业评论都有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了这一点。
网上流传一份李娟所写的《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按照李娟的自述,她2009年毕业,在瑞安房地产工作时认识了公司高管陈振宇。在后续中,陈振宇自称比亚迪集团隐形股东,将与集团副总裁李柯对集团进行换血,想安排李娟作为上海比亚迪市场负责人,但目前还处于灰色地带,李娟最后以上海雨鸿的身份与总部接触。在此期间,需要李娟用账期和让供应商自行垫付项目款项的方式,进行项目执行,发放人员薪资,租赁办公室等。这样的关系直到今年5月,供应商迟迟收不到来自比亚迪方面的付款,牵连甚广的“广告门”事件就此曝发。
路由社获取的李娟电脑中被恢复的文件截图显示,她对比亚迪内部架构很清晰,图中还单独注明陈振宇直接向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李柯汇报。但迄今为止,陈振宇的身份依然不详。
在昨日(7月16日),比亚迪再次发布声明,称李娟及网传的“陈振宇”非比亚迪在职或离职员工,也不是比亚迪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比亚迪从未授权上述人员以比亚迪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代表比亚迪签署合同。
而被传与陈振宇对接的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李柯也在个人渠道中发声,表示“遭骗子陷害”,并声明李娟、陈振宇及部分广告公司属“欺骗行为”。
在比亚迪总部以供应商身份出现,在供应商面前以比亚迪员工身份出现,如果没有比亚迪内部人员配合,很难想象。钛媒体就事件分析认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比亚迪公司一定程度上确实也是受害方,受益方或许是李娟、陈振宇和数量未知的内鬼。 这些内鬼能量相当大,亦或人数众多。
媒体曝光左一为李娟,左三为“陈振宇”
广告商直指比亚迪难以撇清关系
事件曝光后,比亚迪声明中措辞是“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除此以外再没有新的声音。比亚迪也没有否认李娟、陈振宇的存在,但对于他们的行为,比亚迪仍表示与己无关。
最明显且能说明问题的,是关于比亚迪与阿森纳的合作。当然,现今在比亚迪官方渠道上找不到任何有关于阿森纳的消息,但从此前截图、比亚迪声明及广告商透露的内部文件中,确实有比亚迪名义与阿森纳合作的存在。
比亚迪《声明》对阿森纳项目的描述是“2018年4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