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爸爸,我是从哪儿来的呀」?
面对这样直白的问题,绝大多数父母都会用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借口搪塞编造故事。
而「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你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些言论更是父母们最喜欢用来搪塞孩子的借口。
但其实家长的回应不仅仅是回答一个问题,还会让孩子对「性」产生朦胧的认知,建立起对「性」最初的态度。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父母的态度与回应,很大程度影响着儿童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认识,诱发不一样的感受与行为。
所以当孩子再次问起自己是怎么来的时候,请别再用那些荒诞的借口来搪塞孩子,要知道,只有正面、积极、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指导才是王道。
也许,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问:我现在已经知道性教育有多重要了,但是我还是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呀?
不会就学啊。我们不是常常教育孩子「不懂就问」吗?
首先先来看看性教育阶段年龄表:
0-2岁:通过一些简单的绘本、图片等方式, 告诉孩子男生、女生的不同。
绘本推荐:《小威向前冲》、《我们的身体》。
2-3岁:孩子会逐渐建立性别意识,还会出现看父母洗澡、上洗手间、看同伴的身体等行为。
这其实是标志着,孩子的心理发展,进入了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可以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身体的器官部位。
4岁以上:开始接纳社会规则并学习融入群体,所以这个阶段也是让孩子学习尊重他人身体、保护自己隐私、通过性的科普知识去帮助孩子建立身体界限。
接下来,性教育要告诉孩子最基本的事情:
1、认识身体
让孩子认识身体,一起解读《乳房的故事》、《小鸡鸡的故事》。这个时候,父母不要羞涩、拧巴、欲言又止、忸忸捏捏。
2、不要让别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
跟孩子说被小背心和小短裤包遮挡的地方,只有爸爸妈妈和医生两种人可以看噢,但爸爸妈妈和医生也只有两种情况下可以看:
1、爸爸妈妈帮你洗澡、上厕所帮你擦屁屁、衣服脏了湿了要替换时才可以。
2、医生只有在你生病去医院了检查身体时才可以。
3、告诉孩子青春期的变化
专家建议,在青春期来临之间,提前让孩子们知道这个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时期,好让孩子在从学校「学习」或突然发现以前,能更早地做好准备。
4、小心孩子遭遇「隐性性侵害」
我们都知道,实施性侵害的坏人,70%以上是孩子认识的人。
坏人并不像孩子所认识的那样,都长着一副怪兽的模样,他们也可能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
美国有一则7分钟性教育短片,告诉孩子在下面这五种警报里的人,最需警惕:
视觉警报:有人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他的隐私部位。
言语警报:有人和你谈论你的隐私部位。
触碰警报:有人想触摸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要你触摸他的隐私部位。
独处警报: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单独跟他们待在一起。
约束警报:有人想抱你、亲吻你。
这一切都是在告诉孩子:
你的身体你做主,没有你的同意,
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观看、触碰。
如果有人这么做,第一要拒绝,
第二要尽快告诉爸爸妈妈。
每当新闻中曝出孩子遭受性侵害的消息,做父母的我们总是愤恨不已。
只是,儿童性教育学家胡萍曾提醒:
有一种会给孩子性心理带来巨大伤害的「隐性性侵害」,常常被忽视,它不
但会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还会破坏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轨迹。
而它就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很多不恰当的养育方式。
身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要明白:
性教育不是羞耻和邪恶,也不是教孩子怎么进行性行为。
而是为了教孩子如何认识生命、如何认识身体、如何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