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宁晚报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  3 天前  
南宁晚报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  3 天前  
重庆日报  ·  《哪吒2》,又有新突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555,又一部经典毁了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24 23:27

正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床头跪,一个嗜好恐怖片的妹子。


本来吧,我卯足劲想憋个大招,推荐个一直在追的恐怖番 (好吧其实是偷懒了,嘘……)


结果追完之后,我被吓到差点要哭出来。


这部番叫——


暗芝居

闇芝居



《暗芝居》是日本的怪谈动画,单集片长4分半,一共四季,每季13集。


第四季今年年初播出,我把它养肥了,一把看完了。


就很想哭。


别误会,不是因为恐怖;


而是,特么画风变了啊!这部新番不是我认识的《暗芝居》啊!!



为了让没听过这番的盆友不要懵圈,床头跪还是从头讲起吧。


那是2014年8月的一个晚上。


那晚非常闷热,睡不着的我随手点开了一部叫《暗芝居》的番,一口气看完第一季之后,整个人都透心凉了。


后来才知道,《暗芝居》的第一季是在2013年7月凌晨2:15播出的 (在东京电视台首播) ,原本设定就是部大夏天拿来“纳凉”的剧。


初看会觉得这部剧的画风很怪,里面的人走路都用“滑”的……



实际上,这是在模仿日本的传统艺术,纸芝居。


这种类似连环画剧的剧种诞生在昭和初期,表演者会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当观众 (主要是小朋友) 聚集起来之后,表演者就开始看着木盒子里的纸画片讲故事。


《暗芝居》采用的就是手绘+剪纸的形式。


纸芝居表演现场


因为剪纸呈现的人物动作僵硬,表情呆滞。


再加上阴阳怪气的配音,和昏暗的色调,动画的气氛甚至比真人恐怖片还诡异。



《暗芝居》的故事虽然短,但基本源于日常生活——


家里的天花板,贴着一道纸符;



夜晚加班,办公室的扫描仪疯狂打出一沓缠着发丝的纸;



电梯里的乘客,是个假人……



就是要瘆到你寝食难安。


而且,就跟许多吓人的鬼故事一样,《暗芝居》基本每一个结尾都会留白,最后一秒往往是点睛之笔。


故事里让人不寒而栗的,并非妖魔鬼怪,而是当中因果循环的哲理。


过半数遭遇不可描述事件的主角,都是对生活充满怨言的人。


比如《行李架》 (第一季第六集) ,主角就是个每天都在不断抱怨的男人,他被列车行李架上一坨不明物质吞噬了,在吞噬的过程中,他没有挣扎没有呼喊,反而还一直在发出负能量。



还有床头柜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大叔受困于扭蛋机的故事 (第二季第七集) ——



《暗芝居》每一集都来自日本的都市怪谈,甚至有不少文化符号。


比如上面的扭蛋机;


还有御贽,日本祭拜用的食物的称呼,因为是专门供奉给神明食用,所以不叫“食物”,叫“御贽”。



你们说!是不是光听描述就很吓人了!


所以床头跪很喜欢啊!


然而,糟心的事情发生了。


从第三季开始,《暗芝居》开始“基因突变”。


变成了鬼怪传说,就是我刚说的,用具象的妖魔鬼怪来吓人。


有浴室里从索物变成索命的怪物;


第三季第一集《借给我》,融化女的传说


有长着人脸触须,拿脸来甩你一脸的隧道蜘蛛。


第三季第二集《隧道》,头蜘蛛的传说


这些怪物同样来自都市传说,但已经失去了让人透心凉的快感,毕竟这怪物脸上总是一副“你快看我是不是很吓人,我就是要吓屎你”的样子。


让人不寒而栗的轮回,变成了各种惊悚恶心的怪物。


到第四季,那就更是(哔)了鬼了。


光看豆瓣评分你就能看出差距,第一到四季,每更一季掉一分……



首先要吐槽的是它的 蜜汁走向


不仅走起了一惊一乍路线,最低级的“做梦”、“幻觉”都出来了。


而且剧情极其套路,主角一个个都在“作死”,而且对白也基本没了,全靠旁白推动。


闲来无事要去鬼屋; 闲来无事玩个招鬼游戏; 闲来无事撬开了家里地板……



你们!是!有!多!闲!


有多蜜汁,看片末大家的“???” (这种弹幕以前从来没有过!试问谁会被吓到露出黑人问号脸)



更可怕的是,第四季连“本”都忘了。


看它的 蜜汁画风 就知道。


开头也说了,《暗芝居》主打的就是它僵硬、诡谲的画风,然而到第四季,画风先是搞成了“少女漫”; (不好意思床头跪实在忍不了所以全程开弹幕了)



还搞起了突破次元壁,莫名其妙加入了神他妈三次元镜头。


说好的“还原昭和传统纸芝居”呢!你还记不记得四年前的自己长啥样了!开倒车很爽嘛?!



床头跪最不能忍的,是片头片尾。


要知道,一直以来《暗芝居》的片头片尾信息量丝毫不比正片少。


第一、二季的片头,就是还原了当年纸芝居的场景。


下午五点,黄昏时分。


这是个很微妙的时间,日本人将它称作“逢魔时刻”,夜色将近来临,鬼怪也开始躁动。


《千与千寻》里汤婆婆的澡堂就在黄昏开始营业


清脆的鼓声响起,公园里有一群眼神空洞的小孩,荡着秋千。



然后,表演者出现了。


一位戴着面具的江湖艺人 (津田宽治 配音) 高声吆喝: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暗芝居要开始咯!



接着音乐开始跑调,这老伯的声音也变得诡异,纸板拉开,正片就开始了。


第二季的片头跟第一季差不多,只是将坐秋千的孩子改了。



但片尾增加了个一闪而过的画面,老伯渐渐揭开了自己的面具……



到第三季,虽然床头跪不太待见这一季,但不得不承认它的片头片尾还是“继承了传统”。


第三季片头不再是老伯,而是个坐在公园画画的小男孩。



他在画什么呢?到片尾就知道——


他画的,是那一集出现的鬼怪素描。



然后鬼畜的片尾曲响起,老伯的面具出现了,一直像洗脑般给男孩灌歌词。



每更新一集,片尾的面具数量就会增加一个。


所以到第十三集,就出现了十二个面具。


为什么不是十三个?


仔细看,小男孩的脸,也变成了面具的模样。



没错,从第一季开始,小朋友们就不是因为感兴趣才去看老伯表演,他们是被蛊惑的,老伯会不断洗他们的脑,为了什么呢?


看了第三季结局就知道,在这一集里,片头画画的小男孩实体出现了,他成了故事的一员。这一集的片头片尾,真是妙不可言 (床头跪最喜欢这一集了)


然后,就到了吐槽时间。


到了第四季,片头基本没变化,只是第一季那个荡秋千的男孩,他似乎长大了,眼睛依然布满血丝 (对比就可以看出第四季的画面已经失去当年的陈旧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