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常青藤爸爸
本公众号由耶鲁毕业、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工作多年的奶爸创立,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51好读  ›  专栏  ›  常青藤爸爸

中产孩子说自己童年不幸,是矫情吗?

常青藤爸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10-27 07:59

正文



正篇前先随手点个预约吧,明天自然博物课返场,有时间都来听听,孩子的生活中不应该只有有钢筋水泥:


先问个问题:


你觉得孩子的童年比你的童年幸福吗?


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当然比我幸福啊!


我们小时候的吃穿用度和现在孩子都不能比。我小时候家里情况一般,直到高中才第一次去我们的省会——福州开眼界。可小小常,这么小就已经满世界地溜达过了不少国家和城市,显然比我幸福多了。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般在比较“究竟哪届孩子更幸福”时,我们列举的幸福理由们几乎都集中在“物质层面”上。


上学的条件,用的学习工具,穿的衣服,吃的东西……


这是不是太狭隘了?只要物质条件好,孩子就一定更幸福吗?只要不愁吃穿,就一定会更开心吗?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前段时间刷到一个视频,说了一个还挺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中小学生是没有拉屎自由的。


最好的排便时间是在早晨,但现在孩子一起床就要忙着穿衣洗漱、吃早饭、上学。他们大多都会在早读结束后上厕所。


但一般情况下,课间只有10分钟,算上排队、排便的时间,实在是紧凑得很。孩子想要痛痛快快地上个大号,确实不容易。


如果有孩子错过了这个时间被迫憋着,憋着憋着就没便意了。久而久之,好多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


视频下方有很多人的评论。


“没有厕所自由而导致严重便秘吃药治疗。”


“还没走到厕所,上课铃就响了。”


“憋不住了,老师却骂了我好几句”


想到这点,我就特别唏嘘。


以前说起小学生的累,常提起的就是作业太多、培训班太多、睡觉太少,精神不好。但现在一想到“拉屎”这种很具象的实实在在日复一日的困难,就感觉特别难受。


但从现实层面上说,现在的孩子在生活条件上确实又比我们好很多。你要说他们比我们小时候更不幸福吧,又有点矛盾。


不过最近一则报告,又让我思路打开,有了一些新认识。


01
认为孩子更幸福的父母,是少数派


这个研究报告出自美国的一间独立性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


他们向1452位美国父母和青少年(13到17岁)提了一个问题:


Compared with 20 years ago, do you think being a teenager today is harder, easier or about the same?


与20 年前相比,您认为如今做青少年更难、更轻松还是差不多?


答案让我有些意外。


  • 69%的家长和44%的青少年表示,现在更难了;

  • 15%的家长和12%的青少年表示,现在更轻松了;

  • 4%的家长和29%的青少年表示,不确定。


认为如今做青少年更轻松的人群,反倒是极少数。而且很明显的是,跟孩子们自己相比,更多家长也看出了他们的童年比自己的更艰难了。这个结果,让我感觉一下子找到了组织。


但接下来一个的调研结果,又让我心头一凉。


父母和孩子都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更艰难”,但让他们艰难的是什么呢?


父母的理由包括以下:


  • 社交媒体,占比41%;

  • 科技,占比26%;

  • 压力和期待,占比16%;

  • 世界环境糟糕,占比15%;

  • 互联网,占比11%;

  • 暴力和毒品,占比8%;

  • 电话和智能手机,占比7%;

  • 欺凌,占比5%;

  • 孩子行为与众不同,占比4%;

  • 被坏的影响,占比3%;


其中,提及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占比65%。


也就是说,绝大父母认为,是社交媒体、互联网让这代青少年过得更加不易。


一个爸爸说:

“社交媒体是社会的祸害,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无法逃避社会压力,不断受到图片和内容的轰炸,让他们感到不安全、不完美,这给他们带来了无法摆脱的过度压力。”


一个妈妈说:

“青少年上网时会遇到各种事情,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幸的是,负面的事情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害,例如网络欺凌。”


另一个爸爸说: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我能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在家长看来,是社交媒体和科技让孩子承受了过度的社会压力,让孩子遭遇网络欺凌,让孩子倍感孤独。


看起来好像都没错。但有意思的是,青少年们的想法有一些不同。


02
父母不愿意承认的压力,正在摧毁孩子


为什么他们比自己的父母辈更难,孩子的理由包括以下:


  • 更多压力和期望,占比31%;

  • 社交媒体,占比25%;

  • 世界环境糟糕,占比15%;

  • 技术,占比11%;

  • 暴力和毒品,占比8%;

  • 欺凌,占比7%;

  • 互联网,占比6%;

  • 智能手机,占比3%;

  • 父母教养方式,占比3%。


总之,提及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占比39%。


两者比较,我们会发现在两个问题上,父母和孩子有挺大差异。


65%家长认为科技是主因,但只有39%的青少年对此认同。

31%的青少年认为压力和期望是主因,但只有16%的家长认同。


家长认为社交媒体、互联网和科技是罪魁祸首。但孩子却认为,压力和期望的增加才是童年艰难的最大理由。


这一结论颇耐人寻味。


报告中,有个女孩说:

“我们有太多作业要做,而且来自其他孩子的压力太大。我们总是受到所有人的注视。我们无法逃避。”


有个男孩说:

“大人对我们期望太高了。我们需要取得好成绩,参加课外活动,享受社交生活,还要兼职工作——所有这些都需要同时完成。”


虽然国情不同,但这些话,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我想起一个海淀小学生吐槽,周围同学都太厉害了:


“同学都太强了,竞争对手都太厉害了。”

“有人已经都学到初中的数学了。”


这些孩子强不强?当然强!


他们不仅成绩优异,往往还有多种特长和社会活动。与我们小时候相比,优秀太多了。但是在点赞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问一句:


“孩子是怎么变得这么优秀的?”


03
还没赢,他们就累倒在了起跑线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个海淀黄庄妈妈分享的。孩子已经12岁了,正在海淀某个重点小学里读五年级。


她略带激动地说:


“从一年级开始,我的孩子没有虚度过一天。”

“他连玩耍都是用碎片时间拼凑起来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自豪的。”


妈妈分享了这个孩子的周末日程表。

周六

  • 8:30起床,算是睡个懒觉

  • 9:30洗漱、吃早饭,玩40分钟游戏

  • 10:30看窗外,休息眼睛

  • 11:00吃饭的同时,用喜马拉雅APP听故事、听名著(按照初中生推荐书单),约2个小时

  • 13:00上奥数课,三个小时

  • 16:00绕三环骑自行车,约1个半小时

  • 17:30老人帮忙做好饭,回家用20分钟吃完饭

  • 17:50上英语课,约两个半小时,之后吃点水果休息

  • 21:00做英语课作业,巩固刚学的东西


周日

  • 8:30上奥数课,约3个小时

  • 中午同周六,吃饭,听故事、听名著

  • 下午玩耍、写家庭作业

  • 18:30上科学课,约一个半小时

  • 20:00做头一天的奥数题

  • 22:00洗漱睡觉


(《小舍得》剧照)


这个妈妈说:


“周末这两天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这几年来,我没有太浪费过他的时间,不像我小时候,每天都在浑浑噩噩地数日子、浪费光阴。”


提起自己的童年,这个妈妈觉得太遗憾了,父母没有给自己规划,快30岁了才觉醒。有了孩子以后,她痛定思痛,决定绝不让孩子浪费一点儿时间。不管是周中还是周末,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孩子的确成绩很好,也很配合。


但我看着总觉得有点儿别扭。少了点什么呢?


我想起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士徐小虎女士在《第一人称复数》中谈及自己的童年时说的一些话。


正值二战时期,她和父母在重庆,生活条件艰苦。但回忆童年时,想到的是:


  • 自己一个人数影子

  • 自己坐在松树底下的石头上看山下的江水在太阳下闪光

  • 自己竖起耳朵,试图听到爸爸的声音

  • ……


她说:


“一个人坐在那儿非常非常快乐。”

“每个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



发会儿呆、无聊、做白日梦、疯跑傻玩儿……


那孩子,缺的大概就是这种“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吧。


其实这个“独处”,不仅仅指孩子自己一个人呆着,从广义角度来说,更指他们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决定权。


比如学习,给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拥有一定的学习选择权,也是相当重要的。


现在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倾向于把孩子的时间用尽、精力和体力用尽,认为这样才叫“全力以赴”。


可孩子也是人啊,用尽了体力和精力就真的会没劲儿啊。有的在小学就没劲儿了,有的在中学没劲儿了,有的在大学没劲儿了。


可人生漫漫,上学时间的占比不过四分之一。早早就没劲儿的他们,要怎么面对踏入社会后的风吹雨打,要怎么面对恋爱、婚姻、家庭责任、社会角色带来的压力和困境。


况且,即便家长不给孩子排满时间表,当代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也已经比我们小时候大多了。


多年前,我把自己高考时的英语试卷和当下孩子们的英语试卷进行了对比,发现他们在单词量、考题形式和难度上,比我们那时候要高很多。


有时我真庆幸,自己提早生了几十年,但更心疼当下的孩子。


历任贵州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网红教授”郑强在一次采访中说:


“不太懂教育的人很看重初速度,起跑就是初速度。懂教育的人,看重的是途中的加速度,我要教他在途中持续地跑,跑得远,跑得久,比起跑抢跑重要得多。”


孩子们真的太累了。

孩子们说自己累,真的不是娇气,不是矫情。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当下的教育模式,但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努力给孩子创造“闲暇”“自主”的空间,给孩子喘息、休息、疗愈、想象、发现自我的空间。


我们身在海淀这么一个超级卷的地方,我能做的很有限。但是每逢周末,我尽可能找机会带小小常出去玩。乒乓球、骑行、爬长城、去山里捉虫子等,让他的生活中不只是学习。今天,我发文的此时此刻,我们在长城脚下住着,准备一早去爬长城,因为北京的秋天就跟兔子尾巴一样短,我不想他错过北京秋天的美。


这是我去年秋天拍的照片,今天我们又回到这个地方准备再爬一次,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长城段,人特别少,但是风景很好,有谁认得出这个地方吗?

我认识的一个海淀鸡娃博主知道我经常带娃爬山后很惊讶,说:“我曾经以为你很卷,没想到你比我佛系多了。”我不知道这些很耽误时间但看似无用的体验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可是我相信孩子们不能每天都在钢筋水泥做成的大楼里学习,应该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一张一驰,文武之道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挣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伤痕。不要用我们的经验,否定孩子的感受。


今天的文章有些沉重。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点儿什么?期待大家在评论区里继续讨论。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