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今年贺岁档影片票房已超10亿元,电影市场仍有30余部影片待映。尽管贺岁档曾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但近年来其地位有所下降。当前电影市场低迷,高质量作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业内期待高质量大片能带动观影情绪,同时期待未来春节档电影市场能够有所复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贺岁档票房表现
今年贺岁档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仍有大量影片待映。虽然贺岁档曾是电影市场的最强档期,但近年来其地位有所下降,难以短时间内爆发效应。
关键观点2: 电影市场现状
当前电影市场呈现低迷态势,全年电影票房、观影人数等指标已难以达到去年水平。市场期待高质量作品来驱动票房增长。
关键观点3: 观众需求变化
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标准不断变化,对高质量作品的需求更加迫切。业内期待高质量大片能带动观影情绪,满足观众对内容质量的渴望。
关键观点4: 未来春节档期待
2025年春节档被期待成为检验电影市场的重要节点,观众对电影市场的新要求将成为影片开发制作的重要指标。已有部分受关注的影片项目定档于2025年春节档,引发市场期待。
正文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贺岁档影片票房已超10亿元。自开启以来,11月全国电影总票房为18.77亿元,同比增长11.4%;票房突破千万元的影片有25部,高于去年11月的18部,与2019年持平。上映日历显示,接下来,电影市场还有30余部影片待映,涵盖爱情、动画、悬疑等题材,每个周末都有类型多样的影片与观众见面。
看电影的观众,图源视觉中国
步入年尾,回看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今年上半年表现稳健,春节档成绩斐然,重要假日档期表现出色;然而暑期档呈现疲软,票房收入较去年下降44%,国庆档中规中矩,此后非热门档期票房持续低迷。就在11月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400亿元,这一数字低于去年同期。
作为今年最后一个长档期,贺岁档的表现决定了2024年的电影市场如何收尾。同时,如果能在年底冲刺阶段吸引更多观众进场,也能为明年的电影市场复苏积蓄更多力量。
曾经,贺岁档是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最强档期。
1997年12月24日,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片《甲方乙方》 上映,首次引入“贺岁档”概念,开启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贺岁档时代。从此,每年12月中下旬圣诞节前后,成为中国内地影院最火爆最吸金的黄金档期。
《满成尽带黄金甲》海报,图源豆瓣
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让子弹飞》《金陵十三钗》《泰囧》《智取威虎山》,贺岁档曾独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风骚10多年。每年最重磅的国产商业大片,绝大多数都在该档期上映。
直到2013年春节,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收获12.45亿元票房。春节档开始崭露头角。2016年春节,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收获33.91亿元票房,远超此前贺岁档上映所有影片的票房,也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一举提高到30亿的高度,这让电影人看到了春节档的巨大市场空间。此后,春节档逐渐崛起。
如今,虽然贺岁档的地位不复从前,相比“五一”“国庆”等紧凑档期,也难以获得短时间的爆发效应,但因为横跨圣诞节和跨年夜两个节点,市场潜力和票房空间仍有待挖掘。
当然,对于当下的电影市场来说,业内人士大多认为全年电影票房、观影人数等指标已难以达到2023年水平,今年的贺岁档之于全年电影市场,难以力挽狂澜。
一方面,是2023年的年度票房为549.53亿元,而今年距离该成绩还差130多亿元。这意味着12月需要产出如此多的票房才能赶上去年水平,从历史经验看,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电影市场情绪依旧低迷,出品方、投资方更倾向于把重点项目定档来年的春节档等档期。
在全年市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眼下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贺岁档能否为观众、为行业带来一些小惊喜。
“我们还是很期待高质量大片可以带动观影情绪的。”杭州有影院经理告诉有风君。
今年贺岁档已上映或定档多部中外影片,包括《好东西》《蜡笔小新:我们的恐龙日记》《海洋奇缘2》《孤星计划》《雄狮少年2》《指环王:洛汗之战》《误杀3》等。整体来看,12月的待映影片依然充足,类型题材较为丰富。
其中,《好东西》以超5.56亿元的票房成绩,带动票房大盘连续两周上涨,带来良好开端。即将上映的影片中,《孤星计划》《误杀3》《雄狮少年2》等影片也热度颇高,有望延续市场热度,为2024年电影市场进行良好收尾。
特别是,《好东西》从上映初期就凭借良好口碑快速积累票房,再次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