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UNSPACE乐趣生活
魔都展讯推荐、猎奇活动、空间建筑、美食推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有哪些看似是人为,实则是动物打造的奇观? ·  5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人可以后知后觉到什么程度?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图书新品上新——给 6-12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UNSPACE乐趣生活

免费展览 | 皮埃尔·苏拉奇:将黑色从黑暗中解放!

YUNSPACE乐趣生活  · 公众号  ·  · 2019-11-30 22:00

正文

近日,贝浩登(上海)荣幸宣布在艺术家皮埃尔·苏拉奇百岁生日之际呈现其个展。

本次展览是继2014年在纽约画廊及2017年在东京画廊之后第三次与贝浩登的合作。新展中的9件作品来自艺术家创作于过去三年间的标志性“黑色之外”系列,另有一件创作于2010年的绘画作品和一件来自1986年的名作。在贝浩登(上海)展览同期,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也将于著名的方厅呈现艺术家个展。

▲贝浩登(上海)皮埃尔·苏拉奇个展现场

本次贝浩登(上海)的展览将展示苏拉奇“黑色之外”系列的多样性。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期间,黑色逐渐占据了他书法般抽象作品的画面,辅之以零星色彩的点缀(主要为赭色和蓝色)。

▲皮埃尔·苏拉奇个展现场。摄影:Ringo Cheung ©Pierre Soulages / ADAGP,Paris,2019,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1979 年,他的审美取向完全趋向于单色,就是在那时他创作出了伴随其终生的“黑色之外”。从此,他便被称之为“黑与光的画家”。“黑色之外”的字面意思是“超越了黑色”,该系列开启了一个超越单纯姿态抽象及单色抽象的新世界。

▲皮埃尔·苏拉奇,《绘画 102 x 165 厘米,2017年7月17日》

黑色的颜料被系统性地应用在层次丰厚的画布上,它们被谨慎地刮擦、施以条痕以及整体雕塑直至创作出能够反射多种光泽的平滑或粗砺的区域。对于将黑色转化成一种富有光泽的颜色,皮埃尔·苏拉奇也已熟稔 ,更强有力地唤起了一个来自黑暗之中的新纪元。

▲皮埃尔·苏拉奇,《绘画 202 x 125 厘米,2017年6月19日》

苏拉奇不仅是最知名的法国在世画家,也是绘画领域的巨擘。如今,他的作品曾于全球110个博物馆展出,遍布各大洲。20世纪30年代,他曾探索过西方古典及现代艺术,包括卢浮宫的毕加索和塞尚,还有橘园美术馆中莫奈的《睡莲》。但直到战后的1946年,他才真正成为艺术家并开始创作。

▲皮埃尔·苏拉奇,《绘画 165 x 117 厘米,2018年6月16日》

此后,一切进展飞快。几年间,他便获得了来自国内外的肯定。1947年,他的首展于巴黎独立艺术沙龙举行,他那暗色的作品在当时典型的彩色作品中显得极为特别,立即吸引了艺术界知名前辈的目光,例如汉斯·哈同和弗朗西斯·毕卡比亚。

▲皮埃尔·苏拉奇,《绘画 128 x 159 厘米,2018年9月22日》

第二年,他被选中参与德国首次战后法国抽象绘画展,展览巡遍了德国各大城市。当时,他展出了核桃渍绘画及布面绘画,其中一幅作品还被展览主办方挑选作为海报。苏拉奇很快便在巴黎、哥本哈根和慕尼黑举办个展,1954年后又来到纽约。

他全然抽象的作品并不遵循于图片或者语言。作品不会提供表征、象形、描述或者其他信息,也不是纯粹的形式主义:它接受着观者个人自由的解读。这些全然原创的作品被强制割裂了意义,并不寻求外部世界的任何参照,即便是间接的也没有,从形式到标题皆是如此,这和当时许多非正式或者非象征的抽象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Peinture 236,5 x 300,5 cm, 5 février 1964

同理,苏拉奇的全部作品都需要观者自己去回答关于意义的疑问。1948年,在一次于德国举办的展览中,苏拉奇写下了这个著名的标准:绘画是一种组合,是不同形式(线条、有色表面)关系的集合,我们付诸其中的意义会聚拢也会瓦解。

诞生于自20世纪70年代之初,即苏拉奇持续绘画33年之后,或是他自1946年至今的艺术生涯中期,“黑色之外”都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全新绘画分支,却不会影响他以往作品的总体关联性。从1946年的首批作品,抑或是童年时代起,苏拉奇始终审视着明暗之间的关系,但以此系列为起点他开始利用画布之外的光,他也自觉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绘画手法。

▲皮埃尔·苏拉奇于日本东京西武美术馆个展现场

▲皮埃尔·苏拉奇于韩国首尔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现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