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这个词、英语是Bias、是一个在科研中经常用到的单词。
Bias的含义元不仅仅只是偏见、还包括某种特定倾向性、先入为主的观点、数据上的偏倚以及导致信息发生某种偏向的认知偏差或者定式思维等等。
地球上70多亿人类中、没有一个人可能有幸逃脱偏见、或者说Bias。成年之后、Bias是一种深入骨髓、经常以潜意识形式不假思索地表现或者显现出来的东西、无声无息、当事人常常没有任何感觉、自然得如同呼吸、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非常微小的细节中。
譬如你去做地铁。若正好有一班车过来、里面一位乘客都没有的话、很多人就会下意识地感觉这辆车可能只是回送车、不可以上、应该等下一辆。
再譬如在从前的中国、世间认为有钱人里坏人多、就是典型的Bias。这可能是因为周扒皮、夜半鸡叫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对于公众心理的影响。在职场上、当上司用完全一样的语句措辞对下属的工作表示不满或批评时、女性上司常常让人觉得更严厉更凶。这可能是世间原来存在男人就是严肃、女人就是温柔的思维定势的反向投射吧。同理、女性不可以承担重要职责、生了小孩女性员工就没法出差等等、也都是一种思维定势的影响、最终导致日本发生了故意降低女性医科大学考生分数的丑闻。
举例到这里就很清楚:人会因为外表、立场、自己的家庭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环境背景而形成自己所属社会、宗教、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个人经验、并基于这些来认知与判断这个世界。一些研究提示、人在遇到不符合自己Bias的情况时、哪怕这一情况是事实、也常常会下意识地选择无视、或者想尽办法给自己寻找理由来反驳这一事实。本次瑞典游客事件中部分死磕公众的反应恐怕就是最佳案例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成年之后因为经验与知识的不断累积、Bias必然会产生。另一方面、大脑无时无刻不得不处理分析大量INFO、因此会基于既往经验或体验无意识地选择某种特定模式、然后抄捷径进行判断、节省力气。
从这一方面而言、偏见并非总是坏的。同一社会、宗教、文化中养育成年的人们因为Bias而更容易形成群体性的默契与同调、令社会的运作的得以顺利维持。若每个人都能打破自己的Bias、Think out of the box、用Critical Thinking斩断自身谬误的话、也可能令社会变得难以运营。
婉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