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幼儿在家上学
在家上学,不上幼儿园,简单养多生娃,许多父母纷纷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狗血八卦! ·  12 小时前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幼儿在家上学

3岁前上幼儿园的危害,还有多少爸妈不知道?!

幼儿在家上学  · 公众号  ·  · 2020-03-24 11:59

正文

来源:网易

3岁前上幼儿园的危害 还有多少爸妈不知道?



不少家长在生完宝宝之后,觉得生活压力变得异常的巨大,得抽时间带孩子,还得工作养家糊口。让老人带吧,又怕累坏了老人,所以不少家长巴不得早点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有需求就有市场,不少幼儿园已经开始招收小年龄段(3岁以下)的宝宝入园了,那过早的进入幼儿园,对孩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为了满足妈妈们的需要,不少幼儿园已经开始招收小年龄段(3岁以下)的宝贝入园。小年龄段宝贝入园一方面满足了妈妈们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妈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紧紧的:宝贝那么小,他在幼儿园会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到底这么小送到幼儿园里,对孩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一、太早入托孩子更富有攻击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幼儿园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型性格、反shehui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幼儿园、由 保姆 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shehui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幼儿园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
情感发展 、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幼儿园。

二、幼儿园还是等孩子3岁后再送

陈女士的孩子曾是小小班的孩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她将两岁的儿子送到了幼儿园,而孩子在小小班的一年时间里,就是她们一家与疾病搏斗的一年。班上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她家的孩子就会被传染,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顶风冒雪在深更半夜打的带孩子去看急诊,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孩子在上小小班时还感染了手口足病,所幸不严重。陈女士粗略统计了一下,因为疾病、天气恶劣等原因女儿实际上只上了半年小小班;而治病花去了七千多元。

专家建议说:如果家里有人带孩子,建议三周岁再上幼儿园。因为两周岁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再好的幼儿园也不会像家里一对一的照顾那么好。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 分离焦虑 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别容易生病。从孩子的健康考虑还是三岁比较好点。

三、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

小虎的妈妈说:我儿子2岁多了,因为一家人都宠着他一个,现在孩子的
自理能力 非常差,于是我坚持把他送进了幼儿园,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并不是想学多少知识,而是想让他学会和别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社会中,情商的发展绝对比智商重要。像是道德、基本常识啊、如何找朋友玩啊、跟朋友生气了又怎么办,她认为与人相处的技巧比文化知识来的重要。这些都只有在幼儿园里才能学得到。

专家则认为:两岁半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幼儿园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 请保姆 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幼儿园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时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地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地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孩子太早送去幼儿园以后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果由于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的。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坚持照育是很重要的。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托儿所有多好,那些较早或较久待在托儿所的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更不听话,这是有关儿童护理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个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推测,托儿所缺少有经验的育儿老师,老师们缺少时间解决孩子争玩具、争活动场地等问题都是影响因素。

该研究成果由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作出,其研究报告发表在26日出版的医学月刊《儿童发展》上。

这一针对1364名儿童,历时十多年的儿童护理方面的研究比较了儿童从出生一个月大到四岁半所接受的护理的规模、类型和质量,并研究了直到儿童11岁前其情感和语言的发展。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们称,那些待在托儿所时间较长的孩子即便在11岁时,也会出现“容易打群架”、“爱争吵”等问题。

四、入园太早淡了亲情

乐乐妈妈都是在职场打拼的年轻父母,俩口子的工作又忙,无奈之下他们让两岁四个月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小班,而且还是
全托 。刚开始孩子非常不情愿去,每次去都哭得很厉害,从早上起床情绪就不好,为此还影响早上的食欲。孩子适应幼儿园之后反而对班上的保育员产生了依赖,回家后与父母亲热一阵之后就自已呆在 电视 机前看动画片,与爸爸妈妈讲话明显少了很多。

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孩子的
入园年龄 应满3周岁。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早入托就能使孩子早点受教育,其实这种想法是比较偏颇的,首先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幼儿在3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不宜太长。6个月-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直到2岁左右孩子与同龄人主动性社交才开始萌芽,2岁半左右孩子逻辑和秩序感才逐渐建立,方能有效进行组织性互动和生活。由于婴幼儿阶段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最佳时期,过早入园会导致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够成熟, 语言发展 有局限性,不懂调节情绪等问题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变的不愿意主动社交和表达,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情感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所以适龄性的行为和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因为家长的一已之见而成为阻碍孩子长期发展的绊脚石。

五、三岁前上幼儿园易致情感问题

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兰姆近日公布的另一研究结果回应了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的上述研究。兰姆通过研究发现,早早送孩子上幼儿园可能导致其长期出现情感问题。

兰姆指出,孩子在三岁之前就被送到幼儿园,长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处理压力的能力更低。去年,兰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儿中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入托前9个月儿童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龄孩子的两倍。而且,上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越小,压力值就越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幼儿园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超前入园对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建议家长们最好在孩子达到规定的年龄再让孩子入园,以免人为地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延伸阅读


孩子3岁前上幼儿园的危害,你不能不知道!


摘自搜狐


开学季又到,不少妈妈让刚过2岁或2岁半的孩子插班上幼儿园,除了面对宝宝嚎啕大哭的表象,其实宝宝的内心除了恐惧,还将会对年幼的宝宝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1.孩子更容易生病


年幼的孩子抵抗力比较小,而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再好的幼儿园也不会像家里一对一的照顾那么好。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别容易生病。


2. 导致厌学、自卑、焦虑


孩子由于年幼,理解能力差,很多时候会跟不上老师的节拍,在跟大孩子的日常相比中,可能会感到有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接触。年幼的孩子很多时候,跟年长的孩子玩不到一块,这样也让幼儿感到焦虑和烦躁,不利于心理的发展。



3.孩子更富有攻击性


澳 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指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与牛津大学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以上观点。由于在缺 乏安全感的因素下,过早上幼儿园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也导致他们的身体发育迟缓常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 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4.亲情冷淡


幼儿在3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过早入园会导致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够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不懂调节情绪等问题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变的不愿意主动社交和表达。过早地把孩子推向陌生人的环境,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全而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法形成家庭情感。这些孩子会逐渐变得与父母的交谈越来越少,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没那么密切。


人生的前三年影响后三代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会和情感功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子相互作用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妈妈是孩子内分泌和 神经系统发育的调节器,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也获得最初的情感影响。而过早入园的孩子,缺少了情感调节器,容易导致孩子情感的缺陷。


来源:网易



—END—




精选好文章


孩子不上幼儿园,80后自己在家教
为什么在家教育越来越有信心底气?

两三年习得英语如母语,英文盲父母也可以
在家上学AB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