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小西天”化差评,此中有“真经” | 人民评说 ·  22 小时前  
CHINADAILY  ·  Sports丨Johan ... ·  23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我爱你,中国! ·  5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双语】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 MFA ... ·  1 周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老师拼配的随心白茶第四版隆重上市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七进沙漠深处,《最后的沙漠守望者》用4K技术展现人文情怀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14 22:25

正文


七进七出达里雅布依,采用4K超高清拍摄,聚焦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关注人的情感。《最后的沙漠守望者》以视觉人类学的视角展现克里雅人的故事,用平实朴素的镜头语言引发当代人对于生活的思考。

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一块被中外考古探险家称为“世外桃源”的绿洲,其因与世隔绝而鲜为人知,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达里雅布依。在这片茫茫的大漠里,生活着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他们是克里雅人,始终离群索居,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5月14日,由北京电视台、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日本放送协会(NHK)等联合出品的4K纪录片《最后的沙漠守望者》长篇正式版配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首播。



历时一年,实地取景拍摄并制作,《最后的沙漠守望者》记录了克里雅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该片以平实朴素的镜头语言描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克里雅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及古老文明的坚守,也记录了独特的沙漠风光和珍稀物种,揭开了沙漠深处最后的部落——达里雅布依的神秘面纱。


七次深入沙漠腹地,记录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故事

放羊是买提库尔班一辈子的职业,放了50年羊的他将第30次赶着羊,走9天9夜去县城卖羊;约日尼沙汗的父亲是个盲人,可他仍要劳动,挖掘沙漠作物赚取微薄的收入;库尔班汗是走出达里雅布依的第一个大学生……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导演

沈鹏飞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导演沈鹏飞回忆说道,2015年,北京电视台派驻新疆的援疆干部翟涛偶然邂逅了克里雅人的传奇故事,受此题材启发,北京电视台总工办、制作部及新纪实传媒就该选题进行了策划立项,并深入沙漠腹地进行前期采访。之后,该片在北京电视台正式立项,并引入了合作方的投资,与和田电视台一起制作了这部纪录片。


达里雅布依地处沙漠腹地,从新疆和田出发,沿途要穿过无数沼泽、沙丘和河滩,在沙海中穿梭240公里,历经15小时的车程,才能抵达克里雅人居住的村落。《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总导演纪林介绍说, “2015年4月准备、5月份调研开始第一次试拍、8月份摄制组进入,自此摄制组开始不断地进出沙漠腹地,直到2016年3月摄制组完成最后一次拍摄。”在整个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摄制组来回往返了七次。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总导演

纪林



在长达11个月的拍摄周期内,沙暴、五十多度的高温和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多次出现。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拍摄期,纪林说道,“第一次拍完就碰到了沙尘暴,夜里在沙漠里跑很容易迷路,摄制组只能睡在外面,在羊圈里、路上的休息站,当时没吃没喝;还有一次是冬天,外面很冷,摄制组住的房子甚至比外面还冷,晚上冻得衣服都不能脱,穿着棉衣皮靴,转上一圈再睡觉,一晚上被冻醒好几次”。


“我们不知道这里是否是神秘的克里雅人最好的归宿,但如果它就快要消失,这些画面将会是最后的见证。”影片的简介这样写道。在沈鹏飞看来,纪录片的意义在于记录时代的特征,展现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故事。“克里雅人这一特殊的族群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唯一性和特殊性。我们想通过这部纪录片保留一定时间段内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发展。”


4K技术拍摄,兼具文化内涵与国际视角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是较早使用了4K拍摄及后期制作技术的一部作品。据制作团队介绍,该片拍摄时,4K摄影机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为解决拍摄设备不足的问题,北京电视台总工办协调各方资源,最终调动了11种拍摄设备,15台摄影机、照相机,尽最大努力满足了拍摄需求。



受限于交通工具,摄制组无法携带大型设备,全部设备必须小而精,而且要一次带齐,无法补充。据沈鹏飞介绍,该片从摄制组人员到拍摄器材再到生活物资,一切以精简为主。


除去设备的问题,沙漠地区的拍摄也是一大难题。4K高清摄制技术对画面抖动的宽容度极低,也对构图、移动等技术手法有严格的要求。纪林表示,要保证画面的技术水准,清晰、稳定是要挑战的。而且,在沙漠中移动需要持续长时间供电。另外,由于语言不通,摄制组无法对拍摄对象的行为进行预判,只能依靠多机位、长时间拍摄,以及随时随地抓拍来保证不遗失关键镜头。“工作人员也因此练就了一身独自操作设备、快速对焦的技能”,纪林如是说。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拍摄的素材量达到13个T,由于素材量巨大,给后期制作带来了很大压力。纪林表示,从2016年3月结束拍摄到7月份,片子先后进行了6次剪辑,7月份结束后又用了2个月进行包装和精简。



在2015年10月举办的东京纪录片提案大会上,《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入围现场提案环节,受到NHK的青睐,获得部分投资,该片也成为一部国际合作纪录片作品。“与NHK合作,用国际化的故事讲述方式及镜头语言表达,使得该片更符合国际纪录片市场的需求,兼具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与国际视角。”据悉,该片的日本版本《丝绸之路谜之民》(日本版译名)于2016年5月28日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后引发热议,收视率高达1.8%。2016年6月28日,《最后的沙漠守望者》短片版登陆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并获中国2016年度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一等奖。


“真正的大片,在于情感的博大”

谈到该片的日本版,纪林表示,“日本有着自己的电视语言,很多内容是依靠解说来完成的,他们的兴趣点在于对新疆的楼兰、过去的古城非常好奇,想去挖掘很多细节的东西”。不同于日本版本,国内版本关注的是人,呈现人的状态、故事和情感。“不是去介绍别人,而是让别人展示自己。尽可能少解说,让他们的故事更具有真实的感染力。”


“原来的专题片要下很多功夫去写解说词,去提升内容。这次《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则是在影片的可视性上做出突破,在影片的人情上去下功夫,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摄制组做出的重要尝试。”在纪林看来,大家总是在说神秘的新疆,而这部片子想要破除神秘的感觉。“克里雅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感情,只是生活的背景不一样,从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敏感,有自己的矛盾、欲望,将这些呈现出来,是这部片子最有意义的部分。”



另一方面,该片也表现了对于新疆的人文关怀,对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纪林希望将这种温暖传递到沙漠的最后一片土地。


“我总是围着沙漠转圈圈。荒凉的沙漠是让人团结凝聚的一个地方,人到了沙漠会往一块靠拢,这也是它的意义所在。”纪林表示,沙漠最容易呈现人的情感。而这也是他钟情于沙漠题材创作的主要原因。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入围最佳中外合拍长片。纪录单元终审评委杨澜说道,“今年入围的纪录片更加接近电影的质感,纪录片越来越‘大片化’”。对此,纪林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无论大片小片,技术不再是主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的idea”。在纪林看来,真正的大片应该是情感的博大,将视野投向更加偏远的地方,关注生活在祖国每一个角落的人和事,在今天中国的发展中显得尤为可贵。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推荐文章
CHINADAILY  ·  Sports丨Johan Neeskens: Second to none
23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我爱你,中国!
5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老师拼配的随心白茶第四版隆重上市
1 周前
Bomoda摩登系  ·  平价时尚品牌,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7 年前
艺博家庭教育  ·  你的故事永远藏在妈妈的记忆里
7 年前
好玩的数学  ·  四十张图,见证恢复高考四十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