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慧田哲学
小众品位,大家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当年学霸,是如何沦为社会底层的 ·  3 天前  
慧田哲学  ·  北大开学典礼:校长被哄了下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慧田哲学

公务员不敢对群众负责,老师不敢对学生负责,医生不敢对病人负责,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慧田哲学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09-12 22:27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作者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来源新乡土

一个社会,如果大家相互不信任,尤其是对政府和那些通常意义上的精英——在现代社会,往往也是专业人士,如医生、教师、公务员——失去了信任,肯定是没有效率的。


因为,所有人做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护自己,不被人误解,事情做得好不好,倒是其次的。


公务员履职,首先考虑的是如果避责,做到形式上无瑕疵,在“万一”出事的情况下经得起倒查。

因此,要处处留痕,时时注意。面对群众的事务,再好的事情,如果有风险,最好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事,最好不做。因为,多做多犯错,不做不犯错。


老师教书,首先考虑的是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不是教学效果。比如,明明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需要惩戒,但这个尺度不要把握,万一被学生和家长举报,总说不清,干脆不管算了。

明明是出于“好心”严格要求学生,布置作业多了一点,改作业也认真了些,万一被个别差生举报增加学生负担,那也不行。


医生也是,给病人看病往往也是慎重又慎重。哪怕是很简单的病,稍微有点风险,基层医院的医生也要请病人去大医院看看。卫生室不让挂瓶(因为有风险),乡镇卫生院,稍微有点情况,就让病人赶紧到县医院。

很多医生拿着检查单,和病人商量治疗方案,从来不给个定准,似乎病人可以自己给自己决策,就怕有个“万一”有个无尽麻烦。


公务员不敢对群众负责,老师不敢对学生负责,医生不敢对病人负责,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都说社会很卷,形式主义严重。平心而论,那些做实事的人,又有多少人愿意搞形式主义?


一部分形式主义是邀功型的,比如,有些基层领导想要政绩,要出风头,耗费各种人力物力去包装各种事情。一分成绩,可以吹成十分成绩。这些领导是自己愿意这么干的,有好处嘛。


但更多的形式主义其实是避责型的。


暑假了,很多老师天天忙着防孩子溺水,每天要家长打卡,这是他们愿意的么?老师搞教学,课程设计精确到每一节课、每几分钟,讲什么内容,举什么例子,都要明确,否则就是不规范。给学生做课外活动砌长城,灰砖都不让用,非要用红的,都不知道是哪来的道理。


医生看个病,各种档案和资料,繁琐不已,记录得非常到位,否则就吃不了兜着走。做档案的时间比看病的时间还多,这是他们愿意的?


我们这个社会,似乎经不起任何意外了。任何一个小概率事件,都如临大敌。


某地出了一个安全事故,遥远的他处也得全面排查。“一人生病,全家吃药”。


某地为了防“意外”,发展出了极其精细而臃肿的体系。在村里,有专职的防火员、安全员、网格员等等,五花八门;在乡镇,政府组建了几十上百号人的应急消防队伍。


为了防止意外,被上级追责,基层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习惯了。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干脆禁止各种电动车,全然不顾这些车是农民上街和到地里干活的交通工具。


为了保持整洁,干脆要农民圈养各种家禽,全然不顾跑步鸡也是农民所需。

为了环保,秸秆禁烧,全然不了解大多数地方,秸秆不烧就没去路的事实。


同样为了环保,很多地方把猪舍一拆了之,全然不管农民生计。


为了非粮化,把池塘填了,果树和茶树拔了,全然不顾这也是农民的血汗。


为了防止村干部腐败,很多地方都规定村里零招待,连一包茶叶、一瓶矿泉水的开支都没地方出,逼着各村制度性违规,想着办法解决必要的招待费用。


确保安全,确保一点意外都不发生,本来是一个愿景,却成了一个工作要求。只要有事故,有意外,必定要有人负责。


连群众都有一个心理,路上摔一跤,还得找政府麻烦,说是路没修好。


小心谨慎,如临大敌,已经成了一些地方“正常”的社会氛围。


笔者在某市出差住酒店,保安要我开包检查,有客人来访谈事,也得刷脸刷身份证。且不说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保安有没有这个权力,就纯粹从社会运行效率看,合适么?


有些地方为了接待领导,尤其是重要领导,都要反复踩点、彩排,确保领导视察不出意外。这种形式,不仅蒙骗了领导,糊弄了群众,还浪费社会资源。


一禁了之,一拆了之,一管了之,一包了之,几乎到了“不管不顾”的程度。什么事都可以上升到无比之高的高度,都拿无比正确的话来压服基层,压服群众。

很多部门,“一刀切”政策成了习惯,成了显示自己权威的不二法门。基层但凡是出了一点意外,就有无尽的麻烦。所以,基层为了防那个“万一”,“一万”的群众不满意,那也不管。


在多数情况下,群众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是,沉默并不意味着心里没意见。


笔者在基层调查多年,很多基层领导干部都感叹,现如今,群众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其实,群众又不是傻子,政府做了那么多浪费资源,做无用功,甚至还与民争利的事,怎么可能没想法?


第一次,群众可以这么想,这么做和自己无关。第二次,群众可能会在心里喟叹一下,怎么这么瞎搞啊?第三次,群众可能就无感了——无感的意思不是事不关己,而是无可奈何,彻底漠视。


前些年,笔者在调研时,群众看着地方政府如此折腾,花那么多钱做那么多无意义的事,都会解释一句,“国家有钱”“国家真有钱”。这两年,很多地方债务暴雷了,群众都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今天,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看上去都很和气,确实没什么大纠纷,大矛盾了。但,人人心里都装着小心谨慎,尽量不要让对方抓住把柄,尽量不出意外。


社会冲突的反面往往不是和谐,而是冷漠,以及连带而来的不信任。人人都防着对方,大家就会有很多做无用功,社会也就失去了活力。


1976年8月26日晚9时45分,重病在身的毛泽东突然要秘书去找一部《容斋随笔》来。此时,离毛泽东去世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是,毛泽东还向秘书索要该书。秘书很快从北京图书馆把书借来了。

8月30日,《容斋随笔》大字本又印出,31日送到了中南海。9月8日,也就是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实践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诺言。

到9月9日逝世,毛泽东再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书。可以说,《容斋随笔》是一部陪伴他走到人生终点的书。

宋代笔记之冠
  大有来头的作者注定此书不凡

《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字景庐,号容斋。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

洪迈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在担任南宋礼部尚书的时候,出使金国,被金国扣留在荒漠十五年,但他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历史上第二个苏武《宋史》评价说:“皓留北十五年,忠节尤著,高宗谓苏武不能过,诚哉。”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三苏”齐名

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皆为正一品,因此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
洪迈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跟随兄长饱读诗书,他的记忆力不同寻常,每天读书数千言,看一遍就不会忘记。他还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也没有不涉猎的。而且,他读书还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可以说,容斋随笔》是其读千百部书,集腋成裘的成果,其历时之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由于《容斋随笔》是文言文,对于大众来说,略有难度。1993年,我们便组织力量将此书翻译成白话文,出版了《文白对照全译容斋随笔》,该书甫一问世,就成为当年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

这部白话翻译本《容斋随笔》的主编王兴亚教授,是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经担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河南人才史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注译的,都是有着深厚功底的文史学者,几十年的长销不衰,证明此书实为古籍白话的精品。

近三十年过去,我们此次将此书再版,后出转精,校订了其中的一些不当之处,重新分为五册出版,依照洪迈编订的次第,更加适宜阅读。全书设计古朴大方,字体考究,采用高品质的胶版纸,印刷精良,是一套适合阅读、更适合收藏的古籍今译精品读物。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读史,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性情豪放。这部让伟人长期带在身边的经典著作,其中魅力,想必也能带给你无穷的思考和益处。

珍藏本《容斋随笔》
文白对照全译本

原价256元

限时特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