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简称“魏桥”)的发展情况。魏桥在传统制造行业棉纺织和铝业中保持产能和技术世界前列,并始终在国家需要中寻求发展机会。该集团不断调整生产工艺,追求量的适度增长和质的提升,并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线。魏桥还注重科研投入,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魏桥轻量化(苏州)研究院,推出6款铝合金新材料,助力汽车轻量化。同时,魏桥还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该集团致力于打造健康、高效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多家汽车生产商达成轻量化战略合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魏桥在传统制造行业的地位
魏桥是棉纺织和铝业中的领先企业,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和全球最大铝产品生产商的地位。
关键观点2: 魏桥的发展理念
魏桥坚持在国家需要中寻求发展机会,追求量的适度增长和质的提升,注重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
关键观点3: 魏桥的科研投入和创新成果
魏桥与苏州大学合作推出6款铝合金新材料,可降低汽车重量并提高续航里程。同时,该集团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
关键观点4: 魏桥的转型与未来发展
魏桥致力于打造健康、高效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多家汽车生产商达成轻量化战略合作。同时,该集团注重科技投入,计划未来投资更多创产企业。
正文
民营企业家应该在国家需要中,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顺势而为。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姚赟
该机构认为,由于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美国纺织工人下岗,失业率上升。面对“诘难”,张波反问,“假设我现在去美国纽约建一个纺织厂,你能给我招到工人吗?我说这就是世界层面的产能转移,这个转移是不会停止的。”
每个行业都有其特定的发展阶段。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是承接了欧美的产业转移。过去十几年,中国纺织业也一直在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关键是,
即便产业转移已成趋势,也并不意味着国内发展的落后或停滞,增量市场一直都在。“我们会在国内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张波说。
张波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简称“魏桥”)董事长,魏桥是业内著名的“红海之王”。有说法称,别人不敢进的“红海”市场,魏桥都能翻江倒海,棉纺织和电解铝的发展就证明了这点。早在2003年,集团旗下魏桥纺织便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2014年,魏桥成为全球最大铝产品生产商。
棉纺织和铝,两个毫无“交圈”的传统制造行业,魏桥常年保持产能和技术世界前列。
不仅如此,魏桥还拥有业内堪称最全流程的产业链布局:“纺织—染整—服装、家纺—再生棉”产业链以及“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拥有全球竞争力。
“
与其说‘红海之王’,不如说我们有能力先游上岸。大家都在海里,没有意义。
”张波说。从量到质的道路上,利润增长仅是表层,内核是生产水平提升。近些年,魏桥一直在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线,同时发力新材料,加快轻量化基地建设,探寻全新增长点。
极致规模并非企业归宿。“现在,我们不仅要追求量的适度增长,更要追求质的提升。这跟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也是一致的。”张波说,民营企业家应该在国家需要中,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顺势而为。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背景下,阶段性困难肯定会有,“但我特别认同一句话,就是长期主义”。
仅用12分钟,一台全铝车身便能组装下线。在魏桥集团轻量化全车身总成车间,依靠生产线上高精准、柔性化的机器人,通过多种连接工艺,精准焊接工作就能高效完成。
近年来,不少新能源车企在设计制造车身环节,尽可能多地使用铝合金零部件,以进一步减轻车身重量,提升续航里程。而车身轻量化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就是用铝合金替代钢铁,“那我们就在这一块儿做文章。”张波说。
2016年,魏桥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魏桥轻量化(苏州)研究院。据了解,该研究院在全球招募研发团队,专门研发轻量化铝合金新材料,以此助力魏桥铝合金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
历时6年多,科研团队推出6款铝合金新材料,突破了材料越硬越脆、越薄越脆的难题,同时提高了铝合金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服役性。这6款铝合金新材料如能应用到汽车生产中,可以在保证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的条件下,比现有铝制车身减重20%左右,燃油车每百公里油耗将再降低1升左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增加近20%。
围绕交通运输领域的轻量化和减碳需求,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持续抓好铝的精深加工是当务之急。
更重要的是,通过魏桥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一些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一个生产企业要给社会提供好产品,同时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张波说,“这是工业企业的宗旨。”
2019年,魏桥加快轻量化基地建设,以新能源汽车用系列高强高韧新型铝合金材料开发为核心,专注提供汽车轻量化系统解决方案,努力打造技术水平领先的全流程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基地。2021年10月19日,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标志着魏桥轻量化基地实现全链条运转。
为比亚迪提供转向节,为小米电动车供应车架、全铝货箱及其他挤压零部件……这正是魏桥轻量化基地最具代表性的全铝底盘平台。它采用了行业领先的自冲铆钉、自攻螺钉等先进复合连接技术,保证了整体的刚度强度,较传统底盘可降重近30%。
据了解,科技投入方面,魏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3%,2023年达3.74%。集团180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专利,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地方、行业标准上百项。从基础研究到批量生产各个环节相继打通后,魏桥目前已与国内外20多家汽车生产商达成轻量化战略合作。
张波希望赋能汽车制造业,“拉平微笑曲线”,吸引更多零部件企业入局,共建健康、高效产业集群,从原材料、铝合金、零部件到应用,每个环节都能有合理利润。“这个利润不是硬给它的,而是因为它的性能和价值所在。”张波说。
无论是棉纺织还是铝业,核心竞争要素,业内早已明晰。如张波所言,没有什么秘密,“只不过是你能不能先人一步,敢不敢投入。”落到举措上,则是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水平。
2016年,魏桥纺织上线了第一个智能化工厂。彼时,国内用工成本攀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如若参与国际竞争,人力成本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据了解,魏桥纺织上线的“纺织+AI”人工智能工厂,生产线上安装了15万个传感器,保证各色设备运转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