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后,某地产中介公司雇佣了一大批国际留学生作为房地产中介,有着极端严格的坐班打卡、发帖宣传、销售业绩、招聘新人等KPI指标,却没有底薪和正规医保。不少同学之所以长期接受这种安排,主要就是因为中介承诺办抽签(这批学生中介常常以为留美只有这一条路)。
而到了抽签季,该中介公司和他们合作的M移民律师基本上就是钻空子和暗箱操作的典范:
首先,面对第一年入职的小白
:公司会很诚恳地以“我咨询了M律师,她说了,你的专业背景特殊,今年通过的概率很低,我们明年等政策好一点再抽吧...”口头拒绝掉一批新人,方便再压榨他们一年;
其次,针对需要兑现诺言的老员工
:该中介就动用多个关联公司的关系,上架一批非房产中介的职位空缺到网页,给他们一人多抽,并且抽中后不会给抽中的员工后续的案件号、不会轻易透露拒信的内容、不会告知申请的是part time H-1B等具体细节。
最夸张的是
在RFE的过程中律师会让员工不但要出具、翻译work sample,还要自己写论证信来论证SO(Specialty Occupation)和证明OPT期间和这位房产中介的雇主关系,中间员工如果有问题想沟通律师只会来一句“你对着我给你的清单和模板写,具体写什么内容我不能指导”。RFE来来回回拖到第二年是常有的事——忘记说了,该中介的员工从抽签、申请到RFE律师费都是他们自己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