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曾几何时,
浙江女首富周晓光奋斗数十年打拼出一个商业帝国的故事
,激励了无数白手起家的年轻人。
她的创业故事励志到成为电视剧原型,
2017年的爆款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说的就是周晓光夫妇二人创业的故事。
前半生的周晓光,妥妥拿着大女主剧本,但到了后半生,画风却急转直下,
不仅沦为老赖还倒欠了几百亿。
电视剧的灵感往往来自生活,但生活却不能像电视剧里的大结局那样美好圆满。今年6月份,
周晓光的新光集团正式开启破产重整
,但想要东山再起哪有这么容易。
曾是最励志的女首富之一
成为爆款电视剧原型
对比现在的女企业家,
周晓光的能够从一无所有再到拥有一个上市公司
,实在是值得写进教科书里的励志故事,但前提是她后面没有成为老赖的话。
由于高考落榜,周女士就跟着母亲做绣花枕头被褥。偶然一次,
她听说东北很的绣花枕头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就搭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周晓光为右一
当时的绿皮火车环境相当恶劣,
买不起卧铺票的周女士只能铺一张报纸在地上将就着睡。
当时东北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但她还是硬着头皮每天都摆摊卖绣花件。
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
周女士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赚了300多元
。在后面的时间里,她都一直都在努力赚钱。
在后来的7年里,她跑遍了半个中国,
不仅攒了2万元还对国内的小商品市场了如指掌,成为了当时村里唯一的万元户。
拿着这2万块,她在义乌买了一个摊位。
也在这个时候,她与虞云新相识相恋并结了婚,二人开始经营绣品店。
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的周女士,发现了“粉红经济”的 可能性,直接把绣品店爆改饰品店,开始着手卖起精致的小饰品。
婚后,虞云新负责全外出跑业务,周女士就在义乌经营档口,主打一个男女干活搭配不累。和电视剧情节一样,
夫妇二人原本只是打算“鸡毛换糖”,赚点小钱就回家盖新房
,过安稳日子。
结果到年底,
夫妻二人算了一笔账,发现档口竟然已经赚了十多万
。这还回什么家啊,有钱不赚大冤种。但或许也是这份野心导致了新光集团后面的大败局。
随着生意越来越火爆,
两人决定自己建厂自产自销
,这样一来不用看供应商脸色,二来可以把利润都拿在自己手里。
周女士拿出夫妻俩多年来的积蓄,
一口气花了700万建了个饰品厂。
创办了新光后,周女士的经商天赋彻底显露了出来,只能说之前在档口真的是委屈周女士了。
但要做饰品生意,设计是最重要的,
周女士又凑出了150万元出来,从广东、台湾请来了多名设计师、策划等。
那时候,周女士还想和施华洛世奇学习,但无奈的是,
由于新光在当时只是个小厂,施华洛世奇看不上它。
2000年,周女士和新光饰品迎来了高光时刻。展出的6000件饰品不仅让参展的人啧啧称赞,
施华洛世奇还专门包机邀请周女士到奥地利谈合作。
一时间,周女士名声大噪,
新光每每推出新品都会被同行抄袭
,可见新光的饰品在当时真的很受靓妹们的欢迎。到了这里,一般就是电视剧上的美好结局了,周女士的成功堪称商业奇迹。
事实证明,周女士砸钱豪赌“粉红经济”是个绝对正确的决定,然而,
眼见着饰品生意快做到天花板之后,她把目光转向了房地产。
夫妻店摇身一变800亿上市公司
背后却在“拆东墙补西墙”
2004年,周女士复制新光饰品的成功模式,
并购了万厦房产,并开了一家建材厂以及房地产公司,
将饰品公司交由儿子全权负责。
四年后的金融危机,倒下了一堆新光饰品的竞争对手,
不过好在新光早已转型,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也更让周女士更加相信了自己选择转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也正因为这个契机,
周女士带领新光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
不仅将商业触角伸到了房地产,还涉及了金融、互联网以及新型农业。
曾经只想“鸡毛换糖”,现在却成了“鸡毛飞上天”。在新光集团最风光的时候,
公司市值达到了800亿元,
周女士儿子在香格里拉大酒店结婚,马云、王健林以及张近东等知名人士都有到场。
但在这风光的背后,早已一地鸡毛。周女士夫妇靠饰品赚的钱,
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正常运转。
或者说,转型决定是对的,
但周女士高估了自己做地产业务的能力。
从2003年开始,周女士就为自己买下了一颗雷。
起因是当年万厦房产用6亿元买下了义乌商贸城隔壁的地皮建设财富大厦。
当时大家都觉得,财富大厦就如同名字一样会给自己带来财富,毕竟地处商贸城附近,
很有可能是政府在扩容商贸城,买到就是赚到。
结果现实却是丰满的,财富大厦和义务商贸城完全就是两个东西。项目建成那天,
800个业主全赔了,万厦地产也因此陷入了长年的经济纠纷中。
不少业主直接把万厦地产告到了法庭上,
理由是财富大厦项目涉及合同欺诈以及广告欺诈
。直到2012年,仍有业主起诉。
而万厦地产则是赔了夫人更折了兵。据虞云新透露
,当时公司在财富大厦上投了10多亿元,最后成本都没收回来。
结果还出了这种事。
后来万厦地产有了个项目资金严重不足,
周女士开始靠发债、抵押借贷的方式来维系公司运转,
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这种方法并不是长远之计,周女士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不可能不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她非要在房地产这条路上走到黑,似乎有种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感觉。
当年,新光能够顺利上市,完全是因为周女士签了对赌协议,在30年内,
完成40亿元的利润。结果没想到才过了两年,新光两只债券被曝出兑付逾期。
这下是玩出火了,周女士一夜之间成为老赖负债340亿,
2019年,新光集团宣布破产
。她名下的别墅也被拿去拍卖
,甚至被法院悬赏5000万元追债
。
勤勤恳恳做了数十年的生意
,就因为走错一步便步步错,周晓光的故事不禁让人感到唏嘘。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中国富豪总富不过一代?
周晓光的的大败局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太贪心,
要是当年选择做个普通的小商家,可能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在国内,也有不少富豪像她一样,忙忙碌碌挣了半辈子的钱,
却因为认为自己拥有驾驭资本的能力,
便开始豪赌,没想到人生没有开挂反而把自己弄成了老赖。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当年,新光集团暴雷之前,
即使账上只有3亿元,周晓光却还在想着收购83亿元的“中国传动”。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月亮。
都说富豪富不过三代,但有些富豪却连一代也富不过。
周晓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她也不是富豪圈子里的特例。
曾经,施正荣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他甚至比马云还要早10年稳坐国内首富的宝座。
他用了6年时间,从科学家爆改中国首富
。再用8年的时间,把自己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2005年的时候,施正荣的尚德电力在纽交所敲钟上市
,这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
。一时间,施正荣风光无两。
尚德步入正轨后,
施正荣想尽办法赶走了两位对他创业生涯的两个人
,上演了一场农夫与蛇真人版。
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施正荣
,更是狂妄的说,“以后我只会花钱”。
后来他的行事也是越发暴发户,
不仅买了10辆豪车,还专门斥巨资包机参加达沃斯论坛。
不能承认的是
,施正荣对国内的光伏事业贡献了很多
。当年他的造富神话不亚于马云。
但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
引爆了光伏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尚德也以因此赔了不少钱,
此后光伏行业也进入了寒冬。
图源:百度百科
2013年,尚德电力迎来了大结局,
因无力归还到期债务,尚德被裁定破产重整
,施正荣也到了澳大利亚重新生活。不过如今,他成立的上迈新能源,正在稳步发展。
写在最后
“首富”到“首负”只有一步之遥,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在迅速扩张的时候其实已经给自己埋下了一颗雷。
如今,民营企业依旧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创新等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民营企业不盲目扩张、稳健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中国富豪总是“短寿”,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