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趣萌宠物
宠物趣事分享,一起爱护可爱的小动物
51好读  ›  专栏  ›  趣萌宠物

祁连山再现“豺老大”,吹哨狩猎、体型不如狼,但敢与老虎火并!

趣萌宠物  · 公众号  ·  · 2020-04-03 11: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豺狼虎豹,是我们天朝猛兽的代表,而且豺甚至是古人口中的“猛兽老大”。但近几十年来,这四大猛兽中的狼、虎、豹都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而“豺老大”却一度不见踪影。可以说险些只存在我们的成语,如“豺狼野心、豺狼当道、豺狼成性”等等,流传的都是些形容不好事物的词语。
不过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可以确定存在有小群体的野生豺。这也是近30年来,“豺老大”再次在出现在历史广泛分布的地区。
恶名昭彰的“豺老大”,体型不如狼,“吹哨”集群狩猎!
豺(Cuon alpinus),也叫亚洲野犬、红豺、山狼、红毛狗等,是犬科豺属中的唯一物种(11个亚种,有5种在中国),曾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台湾和海南),从华南的丛林、到华中的丘陵、再到东北的森林均有分布,属于典型的山地动物。

外形上看,豺的大小似犬而小于狼,身体灵活性像猫,体色背部一般为红棕色、腹部米白或者浅黄色。其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在20公斤左右。豺为群居性,三五成群,狩猎方式和非洲野犬相似(发现目标-吹哨(豺可通过一系列的咔哒声和尖叫声进行交流,犬科动物中独有的交流方式)集结-追逐-吃大餐),主要以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为食,可吃水果。
豺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恶名占据比较多。在《本草纲目》中有关于豺的记载:“其体细瘦而健猛,其毛黄褐色,而其牙如锥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其声如犬,人恶之,以为引魅不祥。其气臊臭可恶。”

另外豺在捕猎时常将猎物的腹部和肛门咬破,场面鲜血淋漓,导致人们看到后以为是豺是一种极其凶残的动物。加上古时候人们时常看到豺群围攻野猪、捕食自家牲畜等,而那些深山老林里的虎豹一年都见不到一次,所以民间“豺老大”的猛兽地位由此而来。尽管如此,但从未发现过豺出现伤人或吃人的记载。
敢与虎、豹火并,堪称最强犬科动物,这战斗力是否“神话”了?
首先看豺的食物,豺的食谱涵盖了大部分有蹄类动物,花鹿、水鹿、印度羚羊、蓝牛、泽鹿、赤麂、野牛、亚洲水牛、爪哇野牛、野猪等等,也可以捕杀亚洲黑熊、懒熊和大熊猫(亚成年)。研究发现,豺的攻击手段相当高明:先把猎物的双眼弄瞎,然后再转圈攻击猎物腹部或肛门位置。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生境是和虎、豹重叠的。目前尚未有狼群攻击老虎并把老虎吃掉的案例,但是豺至少有3起大群击杀虎的记录。在美国动物学家夏勒(George Beals Schaller)的《鹿和虎》一书中记载,有次一大群印度豺和孟加拉虎对决,虽然有12只豺被老虎咬死,但是它们最终凭借数量优势,最后咬死并吃掉那只孟加拉虎。
还有《老虎》(the reference is to Anderson, 1954)记载:一只雌性孟加拉虎遭到30只豺的围攻后死亡,而豺群也付出了5只死亡的代价。
另外在印度南部Mudumalai保护区里,也有生物学家观察到印度豺群(仅有3只)驱逐印度豹的现象,甚至在豺洞附近找到了印度豹的残骸和被豺啃过的豹骨。但虎、豹在碰到落单的豺时也会将其杀死。
当然,豺的强悍只在成群结队,单只虽然灵活,但单兵能力肯定远远不如豹,更别说老虎了。与此同时,豺也可算是犬科进化极致的体现。靠着群体配合、顽强凶猛而不怕牺牲,能在和虎、豹同处一个生态系统中,硬生生打下一片生存空间,可以说是犬科的“课代表”了。
豺老大的辉煌已逝,过去成群的地方,现在一根豺毛也找不到!
豺数量锐减的原因和其他动物的遭遇没多大区别:环境破坏、人兽冲突。豺虽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科学家认为它的濒危程度比雪豹更高,国内存活数量肯定不多,并估计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种群已灭绝。据IUCN统计,豺在全球数量为4500-10000只,被列为濒危动物。

不过好消息是,2017年、2018年、2019年在祁连山均拍到了一定种群数量的豺(目前中国记录到的豺数量最多的一次是9只)。另外猫盟CFCA的科研人员也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卧龙、黑水河、秦岭保护区拍到豺的身影,虽数量不多,但也是一个希望。

猜你还想看

隐秘在川藏大山中的原生猛犬,成群结队可猎杀野猪,比藏獒还猛

俄罗斯原住民崇尚的猛犬,专门用来杀熊!

解读“寻血猎犬”,最纯正血统的嗅觉猎犬,能寻回14天前的气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