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们近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文章很长,谨慎阅读。
24年利率下行的比预期要快太多了,上半年一直是稳中向好,甚至是稳中向好至Q3。9月底的大会+适度宽松的会,让整个市场直接疯狂。
过去一年,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呢?
先一步步来拆一下,宏观的视角
24年经济目标5%,但体感的实际温度,估计得打个6折。
我们来聊几个特点,
制造业比较强,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近9%+制造业的产能投放可能到5.5%。
外需仍然很强,三大马车中,一枝独秀,从美元口径来看,6%的增速应该问题不大。背后就是我们以价换量,这个是远高于市场预期的。
但是需求仍旧很弱。社零不行吧?地产也不行吧?
信用扩张了吗?看社融,增速8%,预期是9.9%,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物价,就是通缩,最终体现在企来的利润表,难看,工业利润年增速肯定是负数。
不赚钱。企业不赚钱,个人更别说了,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
Q3之后,问题得到正视,在那之前,其实都在说懂王上台之后,我们才会有相应的政策,很显然,比预期提前了。
那回头看政策,有哪些新的信号?
关注股市,稳楼市,提到价格预期管理了。
继续超预期化债
当局提到,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子提升空间,财政的想象空间打开了。
这些政策刺激了利率快速的下行,让明年的策略陷入了困境了。
那25年要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是关税冲击,
作为和我们谈判的筹码以及是不是要脱钩,就决定了关税的力度,可以大胆做个假设。
如果谈崩了,直接给干到60%,基本是出口总额预计减少6%,折算到明年的GDP预计就是1.4个百分点。
汇率要到7.6甚至更高才能应对一点点影响,讲真,可以直接武统了。
可能性不大,所以要看高层是怎么斡旋的。
其次,通缩。
核心因素是地产灭门+产能过剩
导致居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房价下行仍未走完,产能出清我们不承认。
当局解决思路是:产能定调,地方化债
消费替代+产业升级
手段:中央加杠杆,投资转向消费
所以,明年的政策预期就是白盒了
先财政,后货币,再汇率
中央加杠杆,中性预期,增加赤子1.7万亿,GDP可能在4.8%(5%明年基本没戏)
央行继续购债放钱,物价YM也提到要合理回升,降息+降准,背后就是实际利率高企。
再看汇率,7.3保卫战,会继续上演,这几天就一直在这个位置来回干。
再看25年几个大指标的预测吧,不保真,也不保准。
对外贸易,受懂王上台影响,降到2%左右(24年预计6%)。
地产销售继续回落至-8%,比今年会好一点,趋势仍旧是向下。
消费会好一些,毕竟财政在发力,两新两重都在搞,预计在5%,今年底3.8%左右。
基降虽然在逆周期调节,但传统铁公基并不会大大增加,而是新三样和产业升级布局。预计在7.2%左右,24年大概率是9%。
制造业继续向上支撑,8%左右,24年预计9左右。
另外,仍旧通缩,但物价会稍微回升一些,PPI -2.4%,CPI 在0附近吧。全年和今年基本持平。
另外,GDP5%是不可能了,预计4.5-4.8%之间。前高后低,明年下半年要看经济运行得怎么样,再做下半年的部署,不排除会有进一步的政策。
再聊一下,策略。
资产荒仍然是主旋律,Q1会震荡,讲真上面并不想让利率下得这么快,最近也在查违规。
只是不改趋势,中间会形成一些波动。
过去一年,谁当听谁的孩子,谁倒霉。
上半年有上车的机会,现在没有上车的,也在等明年Q1的调整。
行情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DR平均会继续下行到1.3%左右,加杠杆策略仍旧很香。
降息肯定在路上,明年拍2次,降准拍2次。
现在把降息和降准预期打足,货币先贬值一下,抢一下出口,如果Q1的发行缺口不大的话,那后面利率就会显著的下行。
有机构测了一下市场的供需
我直接贴过来,大家自己理解。
再聊一下10年的走势(打脸就打吧)
高点在2.1%左右,低点在1.5%,平均在1.65%左右。
现在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水平了,有调整需求,上半年会反弹,预计下半年会继续向下,整体趋势和波动,预计和今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