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苏州大学张晓宏/王凯《AFM》: ... ·  9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北京林业大学张世锋教授团队 Nano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北林李建章/南林葛省波/诺森比亚大学徐斌《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大连理工大学徐铁齐教授课题组 ... ·  3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圣母大学张艳良教授《AM》:新型超拉伸生物电子器件实现无缝集成,助力可穿戴与植入式医疗设备发展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2-14 07:57

正文

近日,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航空与机械工程系 张艳良教授 (Yanliang Zhang)团队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段镶锋教授 (Xiangfeng Duan)团队及合作者 在可拉伸生物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通用梯度界面” (Universal Gradient Interface, UGI)的超拉伸生物电子器件,能够与人体软组织无缝集成,并在高拉伸条件下保持优异的电学性能 。这一成果为可穿戴设备、植入式医疗设备以及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研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论文题为《A Printed Microscopic Universal Gradient Interface for Super Stretchable Strain-Insensitive Bioelectronics》,第一作者为宋凯东博士(Kaidong Song)。
背景与挑战
近年来,可拉伸生物电子技术在可穿戴和植入式医疗设备领域备受关注。这些设备能够与人体表面紧密贴合,实现高精度生理信号监测,对个性化医疗和长期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可拉伸电子器件面临一个关键挑战:生物组织的柔软性与电子材料的刚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性能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不仅影响设备的舒适性,还可能降低信号采集的准确性,甚至导致器件失效。
创新突破:通用梯度界面(UGI)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通用梯度界面”(UGI)设计。该界面通过气溶胶多材料打印技术(Aerosol-Based Multi-Materials Printing, AMMP)实现,能够在亚微米尺度上(沿沉积厚度方向≈500 nm,X-Y平面≈20 µm)精确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梯度,从而在软组织和刚性电子材料之间建立平滑过渡。UGI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软硬材料之间的功能梯度界面,能够有效减少界面应力集中,防止分层和机械失效。
研究团队利用AMMP技术,将两种不同模量的聚氨酯分散体(PUD)雾化成微米级液滴,并在打印机内部实现动态原位混合。随后,通过协同流动的护套气体对液滴进行聚焦和沉积,成功构建了模量梯度范围从1 MPa到100 MPa的材料结构。实验结果表明,UGI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并有效隔离了应变。即使在180%的单轴拉伸条件下,UGI仍能保持极低的电阻变化(<2.9%),其性能远超传统拉伸电子材料。此外,该方法兼容多种导电材料(如PEDOT:PSS、金纳米颗粒、银纳米线和MXene),能够在UGI上实现无裂纹打印,展现出卓越的应变不敏感特性。与传统的多材料电子器件制造工艺相比,UGI通过AMMP技术实现了功能器件与模量梯度结构的一体化打印,大幅提升了制造效率。
Details are in the caption following the image
图1:使用基于气溶胶的多材料打印(AMMP)打印的通用梯度界面(UGIs)支持的可拉伸设备。
Details are in the caption following the image
图2:各种导电材料及传感器打印在UGI上的应变不敏感效应的演示。
应用展示:多功能可拉伸器件
研究团队成功利用UGI打印了多种功能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和光电探测器。这些器件在高达180%的拉伸条件下仍能保持优异的性能稳定性。例如,基于UGI的温度传感器在25°C至50°C范围内展现出高灵敏度,并且在拉伸过程中信号几乎无漂移,表现出卓越的可靠性。为验证其应用潜力,研究人员在UGI上集成了应变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将其贴合到人工心脏模型表面,成功实现了对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以及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
此外,研究团队还在UGI上打印了MoS₂作为光电探测器的活性层,并采用MXene作为电极,制备出高灵敏度的光电探测器。该探测器在405 nm激光照射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响应性,在100%拉伸应变下,UGI支撑的光电探测器仅出现2.9%的暗电流变化,而传统柔性基底上的光电探测器性能衰减高达16700%,显著凸显了UGI的优越性。研究团队进一步将光电探测器阵列集成到可充气半球体结构上,构建了仿生3D视觉传感系统,为未来可拉伸光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健康监测领域,研究团队展示了基于UGI的多模态传感器,能够同时监测体温、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等关键生理指标。其中,采用MoS₂光探测器与LED结合的血氧饱和度传感器(SpO₂传感器)在皮肤表面实现了高精度的血氧监测,并表现出优异的抗运动伪影能力。与传统的软基板器件相比,UGI器件的信号偏差小于1.7%,展现出卓越的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为下一代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Details are in the caption following the image
图3:可拉伸的光电传感器。
Details are in the caption following the image
图4:全打印可穿戴多模态传感器用于健康监测。
未来展望
本研究提出的通用梯度界面(UGI)及基于气溶胶的多材料打印(AMMP)方法,为可拉伸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制造策略。UGI 具备超高的拉伸性及应变隔离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可穿戴设备、植入式医疗器件、软体机器人及人机交互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该方法可通过多喷嘴阵列进一步扩展至大规模制造,为下一代智能电子材料的发展奠定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