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飞天梯是垂直人流动线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垂直动线可以有四种方式,自动扶梯、自动步道、电梯、楼梯。飞天梯是电梯的一种。
电扶梯、观光梯、直达升降梯……他们是否应该存在,存在于哪个位置,其实都经过精心设计:为什么这里需要一部电扶梯?为什么五层的扶梯需要直达七层而不是八层?观光扶梯的背后能否放置店铺?
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每个动线设计背后,都有一群“他们”——商业建筑设计师。
袁孝楠,操刀过深圳万象城、中粮祥云小镇、成都大悦城等建筑设计的RTKL建筑事务所高级副总裁。
在他眼中,动线设计首要关注的是购物中心里行人步行的视角,强调“Arrive Experience ”,即“人第一次到达的印象”。这种印象包括“步行进入Mall(购物中心)入口,或是进入停车场的感觉,再从停车场进入Mall的观感”。
为什么现在购物中心里的飞天梯(电扶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袁孝楠向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解释,和美国两层楼的商场不同,根据目前亚洲大部分垂直式的购物中心结构,电扶梯和电梯的运用较重要,这要求电扶梯的走向完全需要设计。
APM商场内的电梯设计
“因为人在走路的时候是在看周围的店面,我们的动线设计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传统上来讲,单向走道的动线是最好的,因为当人走在一边的时候另外一边是同时看得到,所有的店家最在乎的是让消费者看到他的店铺店招。”
西单大悦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坐落于其中的飞天梯,号称落成时是“亚洲第一飞天梯”,可以直接引导人流从1层直达6层,而其6-8层绝大多数为餐饮店面。这样的一个飞天梯,一方面直接培养了其消费者“先吃饭再一层层往下逛”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高层商铺的人流量。
同时,其1-4层的露台设计十分醒目:星巴克、汉堡王、味千拉面、南小馆,每一个露台上的巨大店招使得位于飞天梯上的人们很难不注意到。
位于西单大悦城飞天梯上的视角
从大部分一进大悦城就直接走向飞天梯的人群数量就可以说明,巧妙的动线设计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