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2 天前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最大限度的独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活动 | 安海古镇国际工作坊: 传统聚落当代适应性再生策略研究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9-27 16:57

正文


安海古镇国际工作坊

传统聚落当代适应性再生策略研究

Anhai International Workshop

Research on the contemporary adaptive regener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 主办单位 ]

Organizer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第八工作室

(仿生建筑与规划实验室)

[ 协办单位与媒体支持 ]

Co-organizer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晋江安海镇政府


部分工作坊成果展


安海区位图


工作坊位于福建四大名镇之一的——安海镇,古名“湾海”,公元1130年建镇,迄今已有886年,是闽南的文化古镇和商贸重镇。

安海位于晋江市西南部,与金门隔海相望,宋代著名的安平桥横跨潮汐河口到镇西, 连接安海与其西邻——隶属南安的水头镇。安海有“二朱过化”、“朱文郑武”之谓,有安平桥、石井书院、龙山寺、水心亭、白塔等古迹,现还存有大量具有典型闽南传统建筑特征的——闽南大厝。


安海闽南大厝航拍图



[ 工作坊背景 ]

Workshop background


此次工作坊是对中国福建历史村落安海进行调研考察。研究人员包含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和知名教授, 他们将第三次在安海一起研究古老村落,并延续过去几年一直在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坊方式。

此次安海工作坊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传统建筑聚落的社会研究和类型学研究等领域。定性和定量的数据驱动设计方法比非数据驱动设计方法可以更准确对传统聚落进行科学评估,且这种研究方法更适用于时间密集型工作坊。

工作坊调研学习期间,还邀请有国内外教授来访交流并开展专题讲座。


[ 工作坊内容构架 ]

Workshop contents



1 安海历史村镇的生态区域营建策略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region in historical village in Anhai


可持续设计是当代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基本原则,生态村策略正是基于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该组将生态村策略应用到安海古镇,目的是基于可持续设计和生态自循环概念,提出将安海古镇营造成为生态区域的应用途径。主要涉及:

·可持续设计:关注安海古镇综合性改造策略,以可持续性策略、智能运输系统、绿色设计解决当地的问题,以低技术、低能耗为导向提出当地建筑的改造途径;

·可再生资源的自循环策略:关注自然通风、热量、水循环、垃圾处理等方面的低技术营建策略,具有共同愿景的生态社区,根据当地传统和习俗重塑城市生活;

·参与式过程:融入古镇居民意愿,参与设计他们自己的未来生活方式。



2 元胞自动机(CA)研究龙山寺、中山路、三里街和 安平桥 的社会行为

Cellular automata (CA) study on the social behavior of Longshan temple, Zhongshan Road, S an li street and Anping bridge


本研究方向将基于行为模拟软件,Agent及元胞自动机的方法来调研龙山寺、中山路、三里街和安平桥区域的人群行为。理解在物理空间中形成复杂的人类行为模式,这对空间研究非常有意义。

研究团队将研究安海的典型空间领域,研究人行为模拟与真实模式之间在物理空间中的关系。基于人类行为模拟提出最佳的优化设计方法,旨在成为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物理空间的模拟依据。



3 龙山寺、中山路、三里街、安平桥的城市规划建议

Urban planning proposals for Longshan temple, Zhongshan Road, Sanli street and Anping Bridge


龙山寺-中山路-三里街-安平桥的空间序列是我们团队通过前两次安海工作坊的调研中确定的最为重要规划之一。我们的目的是制定一个合适的规划策略,以便将人与空间融入一个和谐的系统。

通过研究龙山寺,中山路,三里街和安平桥之间的通达性和适用性,以及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和设计模式,优化设施的空间覆盖范围,进而提升人群对这条主要轴线空间利用率,建立空间优化的协调逻辑。


4 安海施氏四房建筑修复技术和工艺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hishisifang in Anhai


上次工作坊对安海施氏四房进行了全面的测绘,掌握了关于该建筑的原始状态、材料类型和构造特点等详实的现状数据。

本次工作坊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建筑原有形态的基础上,找寻该建筑现状问题的修复途径。同时,意大利古建筑保护专家也将加入该组与大家进行讨论。



5 实际的更新设计项目

Actual renewal design project


本次工作坊邀请了意大利专家学者介绍实际项目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并选取安海当地一处场地与学员一同分析、设计、实践。工作坊过程中与极具实践经验的专家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将对参与的每个学员的设计思路有很好的拓展,也有益于了解不同国家对实际项目的工作思路。


[ 前期回顾 ]

Review


第一期安海工作坊招募链接


第二期安海工作坊招募链接


第一、二期安海工作坊全体成员合影


成员们的日常交流,酒店大堂每晚成了我们的集合地


每晚的讲座


日常的调研


让人难以忘记的工作过程

小伙伴们最后展示才华的机会



[ 工作坊指导老师 ]

Advisors


Paolo Vincenzo Genovese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罗马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Manuela Raitano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Roma La Sapienza

Luca Real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Roma La Sapienza

Petter Hasdell

School of Desig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Alessandre Casu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in Alghero, UNiversity of Sassari

齐晓瑾

清华同衡规划研究院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王翊加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清华同衡规划研究院遗产中心研究专员


[ 工作坊执行与研究助理 ]

Assistants


潘鑫晨

天津大学建筑学博士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