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一砚风雨 186-4914-3149 (商务合作请联系)
来源|中泰证券 分析师:孙颖、农誉
资料|加入
付费
星球,或者添加小编微信(
Battery_Jianghu
或
文末二维码
)领取
固态电池突破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边界,产业趋势明确。相较于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的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体系能够兼容正负极材料的不断升级,从而实现能量密度的颠覆性提升。当前,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进步正不断加速。其中,半固态电池由于其工艺体系和产业链与传统液态电池高度契合,成熟度相对较高,产业化进程更为迅速,已有领先企业进入量产并应用于车辆装配阶段。同时,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也已从实验室的化学配方探索,迈入工程制造过程的开发阶段,预计将在2026至2027年间初步具备商业化条件。
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规模化量产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固态电池技术主要划分为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路线。聚合物电解质材料虽具备出色的柔韧性和界面接触性,但其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的不足却成为了性能提升的瓶颈。相比之下,氧化物电解质材料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凭借其稳定的性质以及通过保留部分电解液组分来弥补离子电导率的差距,有望成为主流体系。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则凭借极高的本征离子电导率,在全固态电池体系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电解质材料。当前,氧化物电解质产业链已初步具备了规模化供应的能力,领先厂家更是已经具备了千吨级别的供应能力。相比之下,硫化物电解质目前的单批次产出率仍然较低,仅有少数厂家成功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低空经济迎来发展风口,固态电池应用场景有望拓宽。固态电池是eVTOL的理想电池解决方案,通过消除热失控风险并大幅提升能量密度,有效解决飞行过程的动力安全性和续航里程限制等关键问题。国家政策支持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其发展,预计eVTOL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城市空中交通需求将进一步激发,至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两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对外部压力,国家开始重视并提升固态电池产业的战略地位。依托传统液态电池领域的绝对优势,国内当前聚焦半固态电池研发。由于固态电池研发壁垒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多数企业持谨慎态度,需国家层面政策引导和支持。相较于已提前布局并形成了特色发展模式的欧美日韩等国家,国内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政策与资金投入相对滞后。2024年,国家积极引领固态电池产业生态构建,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步伐有望加速。
投资建议:固态电池上游核心材料迎来机遇。1)半固态电池的率先应用将推动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与工艺的开发,加速供应链构建及产业生态形成。其中,氧化物路线是主流电解质体系,主要受益环节为上游锆系材料:三祥新材等。2)固态电池路线的核心在于提升能量密度,负极迭代是关键。CVD法硅基负极是潜在方向,多孔碳材料直接影响其性能:圣泉集团等3)全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硫化物电解质需求的显著增加,上游原料硫化锂产能存在显著缺口,成为制约其成本降低的关键因素:关注有研新材。4)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向干法迭代趋势明确,当前设备制造商的开发需依赖电池制造商的技术输入和反馈,关注先发和卡位优势明显的公司:纳科诺尔。5)全固态电池向干法生产工艺转型中,干法粘结剂成为刚需。而聚四氟乙烯(PTFE)与固态电解质兼容性良好,在干电极技术中被广泛用作粘结剂:东岳集团。6)铜箔需向高强度、超薄化方向发展,同时适配新型负极特性,如通过表面结构优化辅助锂均匀沉积。面对行业产能过剩、加工费下行及盈利困境,技术创新有望成为破局关键:德福科技。7)材料适配性对固态电池性能与稳定性至关重要,材料供应商差异可能加剧测试波动性,影响电池性能与安全。关注平台型固态电池材料公司:道氏技术。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产业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迭代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免责声明】
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
编者注:
在新能源的道路上,不论你同行与否,不论你觉得这条路上有多少满意或者不满意的事情,也不论你觉得身边人都是普通人或者英雄,但最终这群人的奋斗都会让中国的科技横扫这个世界。
浅尝江湖水,深品其中意,再闻已是江湖人——《锂电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