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
我们把课做好,等待您来发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

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  · 公众号  ·  · 2024-04-24 19:00

正文

注:文章PDF打印版在文末
你最喜欢的《人民日报》金句

1.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

2.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

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关键词:新鲜经验;试点;工作方法;方法论

在一定领域或地域内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和形式,创造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做法,进而在面上进行复制和推广,这是我们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40多年前小岗村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创造了农村改革的“新鲜经验”;如今田成块、路成网,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样是应用“新鲜经验”的结果,体现的都是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气质。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一段,中心论点段。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改革试点”,这是我们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随着近年来申论考试命题难度的增加,这类与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有关的主题出现的频次更高了,在写作方法上与过去大家非常熟悉的策论文有很大的区别,值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

这一段采取了开门见山的提出论点的方式,没有什么铺垫,第一句就给出了文章主题。“改革试点”我们很熟悉,但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如何准确的定义却并不容易,这句话就概括得很好。我们可以根据这句话提炼出试点的基本做法,也就是“小范围探索——创造经验做法——大面积复制推广”,掌握了这三个关键词也掌握了试点概念要义。接下来,本段列举了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的“大包干”和当下“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通过历史和现在的对比,将文章主题的立意提升到了“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气质”。写到这里,一个有概念、有例证、有观点、有站位的开头段就写好了。我们可以把这一段的写作结构总结为“概念+例证+立意升华”,仔细揣摩体会并应用到我们今后的写作中去。】

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好的理论既包含世界观、历史观,也包含认识论、方法论;既阐明是什么、怎么看,又指出为什么、怎么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四川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力争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形成一批可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锚定“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事实证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就能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二段,分论点一,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这一段写理论对于“改革试点”的重要指导作用,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其实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我们想要在申论考试以及今后的面试考试中脱颖而出,理论素养又是最关键的,咱们还得硬着头皮啃下这块硬骨头。

对于理论知识,一开始我们不一定要求自己原文背诵,而要重在理解,不断重复,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慢慢领会掌握。这一段,我们重点先看划线部分,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强调了理论指导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只有理论强,才能从根本上指引我们的行动方向是明确的,才能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第二个划线句子,则重点说明了什么是好的理论,其实就是将“理论”这个抽象的词,拆解成了一些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比如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再比如是什么、怎么看、为什么和怎么办,这其中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应是什么、怎么看,而认识论、方法论则对应为什么和怎么办,读懂这一句,大家对于“理论”这个词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在论述完理论的重要意义和概念之后,“//”后面的内容其实就是两个举例论证,其中第一个例子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理论——对应了四川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给大家讲过,“两个毫不动摇”就是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四川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恰恰是这个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第二个例子是关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个理论,对应的现实案例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例子其实都用了同样的写作结构,也就是一个理论对应现实中的一个实践案例,这是一种非常工整又有说服力的写作结构,值得学习。最后,本段结尾划线句子用“事实证明”这个词开头,对前面的例子进行了总结,其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以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都是非常好的规范表述,推荐大家重点记忆积累,可以极大的丰富我们的写作词汇库。

另外,我在给大家分析今天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同学能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三个分论点段的段首句就都做了原文保留,考试的时候这样写有点长,大家可以把前半个分句去掉直接来写就可以。】

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要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也最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就能找到创新的目标和方法。//各地实行林长制、河长制推进生态治理,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针对群众办事“跑断腿”“磨破嘴”等现象,多地探索施行“最多跑一次”“一颗印章管审批”等举措……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金点子”“好法子”便能源源不断涌现。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二,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要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段论述了试点工作也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文中划线句子“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揭示了问题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需要我们背诵记忆。我们说所有揭示本质的金句适用范围都很广,比如这句话,我们还可以用在科技创新、文化强国、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等不同主题中,都可以很好的提升文章的立意和文彩。本段“//”之后的举例论证非常精彩,涵盖了近年来我们基层治理中的多个创新举措,比如林长制、河长制、“最多跑一次”、“一颗印章管审批”等等,这些例证我们之前的申论范文中已经多次出现过,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我在申论和面试课中反复提醒过的,高分的关键不在于背100个好例子,而将一个好例子100次的用好,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段就更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体会了。】

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归根结底必须在实践中获取、在实践中检验。奋进新征程,不管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无论是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扎根中国大地、指导火热实践。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勇于破难题、闯难关,才能深化新认识、形成新经验。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三,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归根结底必须在实践中获取、在实践中检验。到这一段,我们回头去一并看这篇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写理论对试点的指导意义,分论点二强调了试点要坚持群众路线,而到了分论点三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实践中来,这三个分论点逻辑非常清晰,大家可以提炼概括为:理论指导实践、群众路线、实践检验真理这三个观点,我们可以把这三点放进自己的分论点写作素材库中,既可以作为论点使用,也可以作为论据来使用,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此外,这一段大家还要注意我用下划线标出的一个写作结构,这是我们举例时很好用的一个结构,大家可以这样记忆:“不管……,还是……;无论……,还是……,都需要……(怎么做),使……(目标实现)”,我们只需要把具体的例子、做法、目标添加进去就能得到一个非常完整的论述,大家下次可以在写作时动手试一试。】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新鲜经验”不在别处,就在党的创新理论里,在人民群众当中,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坚持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我们的事业就能持续焕发生机活力,不断打开发展新天地。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五段,结尾点题。这一段我们除了记开头这个金句,“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之外,重要的是要复习我讲过很多次的结尾写作方法,也就是概括三个分论点,实现标题、全文和结尾的呼应。我们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就用双引号强调了“新鲜经验”,这就很好的呼应了文章标题,接着又用“在党的创新理论里,在人民群众当中,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分别呼应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整体性,使结构更加严谨。这种写作方法虽然显得有一点老套,但是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防止跑题的办法,大家要认真琢磨学习模仿。】


【注】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20240117日第04版,《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1100字)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申论·面试】系列课程



扫描添加老师微信
扫描下载文章PDF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