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钛媒体
最新鲜犀利的商业见闻,最国际视野的前沿技术,最不常见的独家猛料。钛媒体(www.tmtpost.com),网罗天下创新事,一个创新者最爱聚集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美国今年有超1990位CEO离职##美国 ... ·  昨天  
新浪科技  ·  【#特斯拉上海工厂原厂长宋钢入职远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钛媒体

中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难,可能踩了这五个坑

钛媒体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7 09:17

正文

钛媒体 TMTPost.com

TMT |创新| 创业 

关注这个不一样的微信号:钛媒体 ( ID:taimeiti )



未来互联网公司一定会替代传统运营商,即便传统运营商想要做数字化转型,依然风险很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钛媒体作者 ︳ 晨萱


钛媒体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风口契机已经来临,辉煌10余年的电信行业也已经确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但是方向已定,路径在哪里?传统运营商重资产模式的弊端,国资运作背景下肩负的社会责任使命,以及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冲击,这些力量交错会将电信运营商的转型之路推向何处?


本文作者将在钛媒体独家推出系列重磅文章,分析中国三大运营商在转型过程当中遇到的症结,反思,以及对机遇的触探,请持续关注。



近期一篇来自中国移动集团总部中层的离职文章《那个誓与中移动共沉沦的元老“少年”,离职了》,短短半天时间就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ID:taimeiti),突破了10万+,刷屏反响如此之大,可见在运营商圈子里积聚了很久的那些情感与困惑都突然得到了爆发。


对于未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已经定下了目标,就是数字化转型。虽然目标在那里,但道路却始终看不清。


其实电信行业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已经走过了辉煌的10余年,从2G到3G再到4G,移动蜂窝网络自然而然的升级,网络的速度也成百上千倍的提升,因而大多数运营商人毫不质疑的认为未来蜂窝网络就是继续升级到5G,可是他们怎么又困惑了呢?未来的趋势真的是这样吗?


传统运营商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长久以来都是重资产模式,只要花巨资建机房,买设备,建好网络,就不愁业务与利润。这在海外被称作CTO主导的technical driven。


但近年海外的运营商却纷纷陷入了亏损,3G网络的巨额牌照费用和建设成本还没有收回,就被设备厂商裹挟着继续巨额投入升级网络到4G LTE,而网络速度的增加带来流量的增加,却没有带来收入相应的增长。因为这些运营商是上市公司,他们就不得不思考如何节省成本,缩小投资,量入为出。


于是行业内逐渐转变成CMO主导的market driven,以业务来衡量技术的选择和设备的投入,对自身并不擅长的新型信息业务,更多的是通过第三方合作来以轻资产方式运营。


当然中国还是有自己的国情,三大运营商是国企,不仅要商业成功,还要固定资产增值和担负社会责任。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下,还需要在必要的时刻,扩大投资来帮助保持经济增长。因此,在从3G升级到LTE的短短五年间,总共投资了1.9万亿,而期间的业务收入却远没有抵消这笔投资。


对于目前在概念上火热的5G,真的需要吗?如果国家需要大搞基建投资保持经济发展速度,那肯定是需要5G的。但从全球的行业趋势,以及市场的业务需求看,5G真的需要吗?难道数字化转型就是做大数据,人工智能,公有云和物联网吗?


海外运营商人对自身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其自身并没有很强的技术,只不过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市场公司,服务公司和运营型公司。


即便是与他们合作的设备厂家,无论是爱立信还是摩托罗拉、诺基亚,还有现在如日中天的华为,其实也只能是在狭窄的专有通讯技术领域内称得上专家,一旦提到创新技术和与互联网业务应用相关的信息服务方面的技能,其实也都是郭德纲相声里所讲的“二手的科学家”。


因为海外普遍认为创新技术都来自高校和小公司,并且互联网巨头通过大量收购与融合,也占据了优势。而传统的大公司,包括通信设备厂商和IT巨头,都是在阻碍创新,以维护现有封闭系统的高利润。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其基础理论,原创算法,底层架构与平台,都是被Google,Facebook,微软以及他们收购的一众硅谷小公司所掌控。


当互联网巨头要从业务端向下侵入传输层时,他们会带来颠覆式的全新的网络协议族。正如凯文凯利曾经说过的,未来互联网公司一定会替代传统运营商,即便传统运营商想要做数字化转型,依然风险很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传统运营商并不能通晓未来的行业趋势,不得不说今天你所以为的一切有关数字化转型的事情都是错的,今天起,我就继续通过钛媒体平台来讲一讲,中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未来。首先此第一篇(上篇),为什么说运营商以下所有的认识都是错的。


谁需要5G?


各个媒体、无数文章已经将5G捧上了天,此不赘述。只想先请各位思考下面问题:


1. 没有专用频谱,有了为什么不用于LTE?


2. LTE还在不断出新,速度不断提升,而且升级简单,成本低;


3. 最早上4G LTE的那些国家,普遍存在运营商的大量3G投入未收回,投资失败,他们再次替换网络的动力不足;


4. 5G的研究起步较早,其不适用于数据应用和物联网,IP无连接,无线空口传一个比特都要连接。


以上都是需要热衷5G的同仁们先冷静思考一下的。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5G是一个多网络、多频段、多制式共存的混合网络,5G无法采用单一的技术要素来进行定义,它脱胎于多种完全不同的技术和发明。


从一些业界大佬的言谈中,其实也可以发现他们也是有疑虑的。比如近期埃森哲中国区高层在MWC 2017后谈及5G,既赞扬了运营商的成就,又慎重的提及5G的时机还未成熟,没有很好的应用,而其建议的应用方向在我看来,实际上目前也是在商业模式上跑不通的。


另一位大佬,华为高层徐总在巴塞罗MWC 2017时也公开讲到5G的困难,包括:


1. 各地需求的场景不一样:美国用于解决固网的最后一公里,韩国重移动体验,而中国光纤充足,但移动用户密度高;


2. 5G标准未突破,未来是演进还是创新?未定。


3. 5G研发起步早,车联网、AR/VR之前未在5G研究范围之内。


华为徐总殷切的期望全球的运营商和厂商更多的合作来尽快完善5G的标准,使其商业化。从中可推测出他内心里对于5G的商业化也充满焦虑。还有Telefonica的集团CTO,在MWC 2017上也呼吁基于几项可知的应用场景的分析,对于技术标准的统一要缓一些。


另一方面,Google,Facebook都在拉拢部分运营商搞自己的阵营,制定新的标准,无论是波分传输还是蜂窝网络,还有新型开放的网络架构和通用的服务器标准,都在研发简化的协议,并将网络与业务解耦。


而其竞争力来源于业务需求的变化,是需求选择技术,而非通信设备商利益选择技术。传统通信系统的基本业务是语音,数据是附加的增值业务,而未来信息服务成为基本业务,语音反而只是一个增值业务,可以做成类似微信的信息服务系统里的一个feature。


因而传统思维里的通信网络升级路线很大可能是错误的。


即便现在也能看到很多的例子,4G起初被认为是扁平化的,去掉了CS域,但又编出来一个更加复杂的而且问题多多的IMS域,用IMS, VoLTE来对抗OTT是毫无胜算的。


另一些国内运营商的小例子,通过增强核心网来做的一些业务,比如“隐私宝”和“骚扰电话识别”,其实都很容易用低成本的互联网方式解决。电信的核心网和信令系统太复杂了,将语音做成信息服务系统里的一个feature,并且用ID系统逐步替代电话号码系统,那么传统的通信网架构就被彻底颠覆了,现在AT&T在坚定不移的朝WebRTC方向走,沃达丰和Telefonica从2016年开始也都在着手做ID系统。


因此未来即便有5G,其蜂窝网技术也是与今天通信设备厂家所讲的不同,因为以往的移动网络技术路线为承载语音需要复杂的信令系统与空口协议,而承载数据,并将语音包装到数据包里在无线空口上简易的多。再让我们回到原点:是业务选择技术,而非技术定义业务。


未来有哪些广泛的应用是非5G不可的吗?低延迟?高带宽?爱立信创造过一个概念:雾联网!实际上很多人以为的需要高带宽的业务,在未来是在手机端做数据收敛的。


伴随手机性能与配置的增强,对于像AR/VR应用,其图像建模计算,地图信息存储等都是可以在手机里完成的。而罗振宇在今年初的跨年演讲也提出一个重要的新概念——国民总时间,即互联网的使用总时间是一定的,因此管道的宽度并非无限的,有价值的信息反而不是视频,视频流量的增加只会更加加大运营商的“增量不增收”的状况,用户是为信息服务付费,流量增加,但AUPU值不会增加,除非通货膨胀。


那么到底谁需要5G?


1.品牌的需要,如日韩希望奥运会上率先推出5G,宣传国家实力;


2.竞争的需要,美国运营商的竞争,但凯文·凯利说传统运营商改革与不改革都将被Google和Facebook这类新型运营商替代;


3. 产业的需要,主流设备商,芯片商都需要新的产品来填充市场;


4. 当然中国还有中国特色,维持投资拉动经济的需要。


但唯独没有市场的需要,不可以忘记的自然法则是:业务选择技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也是国内众多公司趋之若鹜的一个热点,基本的信息此不赘述。


普遍的认识是其底层算法也是掌握在Google,IBM,微软等少数美国大公司手里的,美国大公司将平台开源后,中国的企业在其平台上开发垂直领域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数据的公司比开发应用的公司更加有后发优势,这其实是中国人口红利,市场大的优势,同样也是电信运营商的优势。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而在应用层面,通常会与人工智能的应用相结合,无论语音识别还是图像识别,都还处在初级阶段,于是很多开发应用的公司飞速冒出来,但后续是否成功待观察。


语音与图像的识别率大都是在94%至95%之间,这是国际的共识,如果有中国的公司称其97%以上,肯定有水分。另外过往历史,算法上,每1%的提升都是用了20年的。另一方面,1%的误差其实比你想象的大得多,比如中国13亿人口,如果用图像识别来抓坏人,1%就是1300万,实际上误抓的人比坏人多得多,因此开发应用的公司不仅要作出模板,即对大量数据做标签化处理。


而掌握海量数据的运营商的优势有四个:数据量大;数据准确性高;数据每天更新;数据的存储,结构化清洗,分析与统计能力强。


能够做到这些的,在国内只有电信与金融机构。但相对于互联网公司也有明显劣势:


互联网公司介入支付领域补齐短板;电信的数据只有2000个标签,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标签在2万至10万之间;


电信的数据是用户的基础信息,可知简单的应用场景,但无法获知商业场景,而且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信息将全部向https协议转换,运营商无法再合法的深度解析IP包,分析用户行为。


如此运营商的数据价值将逐渐丧失。其实,大家看近年来,美国政府对网络的渗透也从对路由器的后门控制转向对手机操作系统的后门控制。


运营商只掌控底层的信息,即便开放数据与第三方合作,也只是一个很窄范围的应用平台,由于缺少第三方的大数据应用工具,面对数据,更多的是复杂统计分析学,而非真正的大数据技术。在商业上,大数据业务也无法做成等同传统业务体量的杀手级应用。


数据中心与云业务


这又是一个运营商不得不加入混战的市场热点。我们来分基础设施和云平台两部分讨论。


全球的运营商都一直是重资产的公司,从上世纪中国全程全网的语音网络的架构就是全国八大节点作为骨干网网状互联,每个省再建设省骨干网,其节点与八大中心节点做成部分网状连接。


传输网络如此,IP路由网络亦如此,而运营商的公司组织架构也是同样配备。当进入云业务时,运营商依然采取传统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除了在内蒙,张北和西南建大型数据中心以外,在每个省会,甚至地市都建规模大小不等的数据中心机房。


云业务本质上是数据不需要在本地存储的,集中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在环保,成本,管理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国际上有些小国是要求数据不可以出国的,中国也有同样的法律,但各省还是在一个统一的祖国之内嘛,何必划省分割?


比如对于一个省的政务网,运营商需要的是增强本地服务团队的能力,而非在每个地市建机房,买机架,电源,服务器和存储。运营商本质就是市场公司,服务公司和运营型公司,在未来信息化服务多样化的时代,需要的是提升市场一线销售与服务团队的能力。


再说平台,Open Stack在火热了几年之后,也暴露出了它的劣势,就是当一个标准被用于多样场景时,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定制化会使其复杂,而且其先天性的在项目实施阶段比较复杂,后续使用中在维护上还需要专业团队。也只有金融,电信这类企业其自身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够支撑。


这是OS相对微软Azure和阿里云这类非开源的公有云的劣势,但也许这世界需要一个开源的公有云平台呢?几年来,有影响力的IT大佬陆续退出Open Stack组织,而中国的电信设备商,运营商和小型创业企业在不断加入。其趋势还不清晰,但电信的应用场景可能还是一个适合的场景。


当然另一方面也要小心,所谓的“进入无人区”实际就是战略错误,因为有创新力的技术公司都在阳光大道上。回想当年长虹大举投资传统电视,成为世界第一,但那是因为日韩厂商都转去做液晶电视了。


纵观近年来,国际上的运营商集团,如AT&T,Verizon,沃达丰德国,Telefonica德国,瑞士Sunrise,其趋势都是卖掉数据中心,从与互联网公司对抗,转而合作,保留公有云品牌,和提供网络连接,增强网络安全的价值。例如,在德国,德国电信的云服务发展了12年,已经形成了4朵云。


2004年,德国电信以CISCO,NetApp提供的硬件和KVM的云平台,构建了一个与互联网不连通的网络,通过自身固网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端到端有绝对安全性保护的企业云。比如SAP一直是这朵云的大客户之一,其内部网络系统就依托在这个高性能的私有网络之上。


德国电信以CAPEX方式购买设备及软件并自身来维护,为大企业提供服务,这是一种传统的电信业务经营模式。在IT技术快速升级与迭代的时代,遭遇了成本高,而且技术陈旧的问题。2016年这朵云已经和互联网建立了连接,被称作是Dynamic Service for Infrastructure (DSI InterCloud),成为公有云,尝试为既有客户的系统提供扩展性,并吸引新的企业客户。但CISCO计划在今年3月终止其InterCloud公有云服务,这朵云将陨落。


在VmWare一统江湖之后,德国电信也应用VmWare平台建立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公有云,但依然不成功。因为VmWare高昂的价格实在是不适合做公有云平台。此云平台依然是德国电信以CAPEX购买云平台,基本没有客户。


第三朵云是基于XEN的平台。2015年,伴随德国总理Chancellor Merkel被美国政府监听事件,大批欧洲企业计划从美国将数据中心搬迁回欧洲,德国电信与微软顺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微软具备像Amazon和Google一样的构建云平台的能力,但在德国无实体数据中心,因此成为德国电信非常互补的合作伙伴。


在微软的Azure云平台上,兼容各种编程语言,数据库,也活跃着一众为企业提供应用系统的软件厂家:


JAVA, Pathon, Alfresco, Drupal, MySQL, Hadoop, SQL Server, MongoDB, GitHub, Puppet, Jenkins, Chef, Docker, SAP, SharePoint, 等等。


实际上德国电信已经意识到,在传统电信业务上,他自身就是梧桐树,买来设备,就可以引得凤凰来,形成德国第一大的客户群。


但在互联网与IT业务上,他的强项在提供机房与机架,真正能吸引到企业客户是要靠专业云平台和众多软件工具、软件开发厂家来提供定制化的业务系统去适配各垂直领域里的企业需求。


因此,在这朵微软云里,德国电信只提供机房,电源,机架,只收取机房出租的费用,由集成商来集成Azure云平台和服务器与存储(这和微软云平台在全球的商业模式一致),最终企业用户直接购买所需的上层应用服务,微软获得云平台的收入并自行维护。


虽然德国电信没有能够分享这部分业务收入,但德国电信得到了云平台的品牌---Open Telecom Cloud。实际上阿里云和Azure处于一样的状况,要比AWS和Google在欧洲更有优势,因为AWS和Google在欧洲都投资了实体数据中心,和运营商是竞争关系,而Azure、阿里云和运营商是互补关系。


在2015年底,我给刚开始拓展欧洲的阿里云团队的建议就是与运营商合作,而非走淘宝的“义乌小商户路径”,2016年底他们已经和沃达丰谈成了合作。


第四朵云是华为公有云。华为近年来在无线和传输领域一直是欧洲运营商的重要合作伙伴,但IT业务的突破颇为周折,前后3年多,将全球所有外聘高端都送去波恩,徳电高层依然对华为在IT领域的能力存疑,这也与对欧洲运营商的第三方调查所反馈的信息一致。


但华为最终还是经过努力与徳电达成公有云的合作,基于收入分成,先需要找到客户,才有收入。但华为公有云能提供的是AWS服务的一个子集,基本的CPU,内存与储存的购买服务,更适合于计算机开发人员,而无法支持企业应用与服务,而且起初的市场拓展策略不当,还是基于成功的运营商销售经验来锁定大企业客户,通过2至3年的周期来突破。


它忽略了大企业迁移到云上是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很难短期说服客户。我认为正确的策略是锁定已经在云上的小企业,为其提供低价格公有云服务和高附加值的网络连接与安全服务。


当然全球还少有运营商能在公有云上竞争过AWS。但徳电的T-System子公司是欧洲第一大集成商,徳电的网络连接与安全服务也是最佳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还是有可能与AWS竞争的,毕竟AWS作为外来户,在欧洲的网络连接,特别是CDN方面还有问题。


目前华为的徳电公有云业务已经从运营商BG转给企业BG,在他们出征前,我也将我的建议告诉他们,并取得共识,未来是否可以克服内部“老人”们的自负与保守意识,取得更大市场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物联网技术


最近不断被摩拜与ofo应用NB-IoT技术解决单车解锁的文章刷屏。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摩拜之前一直使用中国移动的传统2G网络,每个GSM终端芯片配一个低价格的小流量包。


传统网络的优点是延迟低,而缺点是耗电大,不适合单车这种需要低功耗的应用场景,因此摩拜单车骑起来很沉,因为你要帮它充电。现在他们也在和移动及爱立信一起升级到NB-IoT。


而ofo是从无智能锁一步到位升级单车到NB-IoT,其缺点是现有版本不支持基站定位(估计未来也不会),时延是传统网络的10倍,用户体验差。


其实物联网应用已经存在多年,Jasper公司在传统移动网络上,不仅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还是一家物联网的虚拟运营商,与全球数十家运营商签有协议,可以做漫游业务,可以直接向用户提供物联网服务。


其重要客户如美国通用,多年来在美国总部就可以通过Jasper与马来西亚的运营商MAXIS的网络直接控制在马来工厂的生产流程,此应用场景的特点是工厂内,是用WIFI收敛数据的,而且安装GSM芯片的终端很多是大型设备,非移动终端,满足功耗要求。


另一个在欧洲的物联网应用是车联网,目前也是使用传统网络,但会升级到eSIM芯片,汽车可以在欧洲各国游走,自动切换运营商,而汽车系统也是满足功耗需求的。


物联网应用的场景各不相同,差异极大,连需要无线宽带的高速视频监控以及高带宽的电子医疗也算是物联网应用的一种,因此物联网的连接技术远不止NB-IoT一种。NB-IoT只是用于低速,低功耗,对延迟不敏感的物联网应用。


当然此类应用的连接是海量连接,占到物联网连接的60%。实际上相对于智能手机这种终端,NB-IoT的终端芯片只需1美元,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技术含量不高:


包括180kHz窄带系统(基带复杂度低);低采样率(闪存只需28KByte);


单天线、半双工(RF成本低);峰均比低(功放效率高);


协议栈简化(500Kbyte)。


而网络侧,大多数设备商只需要在传统网络上软件升级即可,欧美运营商对此类连接的认识就是网络连接的价值是零,运营商的价值获取是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中做数据挖掘和集成服务。


以法国电信为例,2015年时,因为在网服务厂商那时还不支持软件升级,法电不能采用NB-IoT建网,而是使用了另一种商业化更成熟的LoRa技术,这也是国内广电采用的技术标准。法电共提供了17座城市的服务,一个网络连接一年才收3欧元,是其传统服务的ARPU值(每月23欧元)的1%。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都把NB-IoT列为建设目标,如果按照以往建设传统网络的投入方式来投资建设,实际上是欠妥的。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差异大,NB-IoT与LoRa,SigFox是竞争替代关系,全球在建网络的数量也相当,还很难预测未来哪一种占优。而对于中速连接,是否还要再重建一个eMTC(LTE-M)网络呢?高速连接的应用反而简单,就是用现有的LTE网络。


但无论哪种连接,因其连接的海量,市场必然要求每一连接的低资费,那么运营商的成本能覆盖吗?即便成本能覆盖,这种无高利润的连接对运营商的价值几何?物联网的连接价值是无法与传统的语音与数据连接的价值相提并论的。


而且物联网的全程全网包括终端,连接,平台与上层应用4个部分,运营商作为市场公司,服务公司与运营型公司,是无法直接做终端和应用的,可以合作,但只是帮别人卖货。而连接的价值,其实不大,就只剩下平台了,中移动已经自研平台发力多年,毕竟物联网平台不在乎使用的哪种连接,即便是通过WIFI和蓝牙来连接。中移动也积累了上亿计的物联网连接。


而联通在和Jasper合作。如何做好平台,可以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来低成本的开发更多样的垂直领域的应用,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涉及运营商的体制管理,组织架构,市场策略等更多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对于物联网,我认为实际上最具商业价值的并非字面的M2M,物与物的连接,而是人与物的直接连接。我相信未来在中国,物联网的真正大赢家是微信,腾讯会即此成为第一大运营商。


在微信里,人不仅可以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贤二机器僧”对话,还可以在微信通信录里直接加各种智能硬件,直接与家庭,办公室,商场的智能硬件交互。运营商的电话号码系统是做不到的,如果肯壮士断腕,象美国AT&T一样,颠覆传统通信网络,用WebRTC来替换电话系统,或者象沃达丰, Telefonica那样尝试做ID系统,才有可能和Google,Facebook和微信这类新型运营商竞争。


IPTV


这也是近年来国内运营商一直都在做的业务。运营商认为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视频占最大流量,未来也是传播与交互最重要的手段,可以增加运营商的收入,增加用户的粘性。但是互联网上视频业务的商业模式并非是IPTV平台模式,主要是免费视频,用户自己上传视频,依靠流量和广告盈利,或者如爱奇艺,腾讯,优酷这类收费的OTT视频。


所谓增加用户粘性也不存在,因为每个地方至少两家在做,相互抵消了,而且移动不做,直接在宽带资费上优惠就把客户抢走了,而电信和联通并没有单独收取IPTV费用,而是在宽带资费里,内部划转。


那么国际上是怎样?现在欧美运营商是不做这类自己控制计费的IPTV平台的,以前的固网运营商做的IPTV平台若要升级就不得不废弃原来所有的投资,因此他们也止步了。


他们通常的做法是直接收购有线电视公司,做多屏播放,即由原有线电视公司做IPTV,而运营商侧做OTT。只有意大利一个国家例外,因为那里没有cable公司。


而在中南美州和亚洲,因为运营商很多都是由财团控制,财团的业务还包括地产,商场,媒体公司等,他们中的一部分会在运营商侧做IPTV,可以与其他业务联动。当然只有在中国,这又是一项人口众多,覆盖广的电信业务。但实际中存在如下问题:


1. 运营商从纯技术角度认为其平台比互联网盒子以及OTT的Apps好,因为他们为IPTV业务建了轻载的专网,但IPTV的收入远小于专门投入的传输电路与路由器资源,而且实际上互联网盒子与Apps使用流畅,操作简单,Apps类应用还无需绑定客户在家中,一个账号可以随主人在任何地方,多种终端上使用。轻载专网是传统电信业务的旧观念;


2. 以北京为例,相对2000万人口,IPTV用户突破100万,免费使用,在绑定的宽带收费中内部划账,但因为广电已经占据市场多年了,如果客户可以选择的话,会要求运营商降低宽带资费,抛弃使用IPTV;


3. 上海的运营商IPTV业务量经历早期的增长后,已经呈现下滑趋势;


4. 如某省的IPTV节目源从广电引进,一个宽带用户内部划账11元作为收入,同时向广电交9元,还要投入专门的传输资源与路由器及链路资源,并投资建IPTV平台,购买终端盒子,试想运营商亏损多少?两家都在做,并不能起到任何黏住客户的作用;


5. IPTV协议本质不如OTT,OTT可测试带宽,自适应分辨率;


6. IPTV的解决方案无法迭代升级,用户体验差,这其实也是一切传统电信业务相对于互联网业务的致命缺点:当信息服务成为基本业务时,互联网可一夜升级,而电信业务的封闭系统需要设备厂商3到6个月时间为系统打补丁,加feature,与其他系统联调,这涉及到运营商内部的大量协调工作,而且这每一次的服务设备商都是向运营商收费的;


7. 广电把握着平台入口:用户鉴权,知道IPTV的用户数,底牌不在运营商自己手里,业务发展前途堪忧。


以上是运营商十余年来,在2/3/4G(G/W/L)蜂窝网络技术升级路线清晰的康庄大道上,逐渐迷失在封闭系统里,习惯了重资产投入,并取得线性的回报。


而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语音与数据业务的含金量在逐渐下降,信息服务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更加开放,先是软件与硬件解耦合,SDN/NFV的应用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运维组织与流程形成冲击;


再是业务与网络的解耦合,对运营商的公司体制与市场营销的冲击。


运营商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运营商的命运,运营商必须从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断发掘出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运营模式、新的商业模式。


这才是运营商持续发展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能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从新商业模式的实践中得到启发,那一定还是在旧的思维里转圈。在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中,很多东西都是昨是而今非。如果不愿意随着时代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的企业,危机一定会马上出现。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实际上5G与物联网就是互联网公司的蜜糖,传统运营商的砒霜,但还在由全球的运营商兴奋的推动将它变为现实。当传统运营商以为5G是2/3/4G的自然升级时,又隐隐感觉到它的不同,于是极力的用技术弥补与修剪它,但最终5G会成长为一棵摧毁传统通信系统的大树。因为现在的技术趋势是:大规模的软件定义网络部署,基站开源,5G网络有可能兼容WiFi。


从前互联网应用的流量和通信流量是分离的,在两个层面。


从传统通信人的角度,以为可以通过5G网络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来将这两种流量融合,来分享到内容分发的利润。但实际上却是管道对最终用户而言最终消失了,即哑管道。


运营商本质就是市场公司,服务公司与运营型公司。传统运营商会转变并分裂成为一个新的形态,也即拆分成管道公司和市场与服务公司。那么最终客户面对的是Facebook,Google,微信这类互联网公司,还有如苹果,华为这样的手机生产商与应用分发公司,这些公司会成为新型运营商。


对最终用户而言,是从手机与平台的入口来买流量与服务。如app store的应用平台,既分发apps,也卖流量给终端客户。传统运营商只认识到softSIM的危害,但eSIM具有同样的效果。


那么,新型运营商会从管道公司批发流量,再雇佣市场与服务公司来做地域上的覆盖。因此,未来当物联网应用广泛后,微信将有可能成为第一大运营商。“物”会进入它的通信录,实际上目前已经有端倪,近期摩拜的新闻是与微信深度合作,成为九宫格的一员,我认为未来摩拜与ofo都将进入微信通信录里。


信息服务有三个层次,传统运营商处在最初级的层次,其特点是重在产品,做接入端,把人当做物去连接,去建网络。


即便第一个提出“科技以人为本”的Nokia手机,他们的哲学也只是把人当做客户,而非产品本身的一部分;


第二个层次,就是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他们能够懂得入门的人工智能,将人融合进产品设计中,设计出AI虚拟机器人与人交互,提升用户体验。而实际上最高的境界,是返回到物与物的连接,但是其连接逻辑是像人与人的连接一样:对应每一个人的虚拟AI机器人是可以像QQ空间一样换装,成为众多个性化的个体,相互之间形成物与物,物与人融合的社交网络。


比如摩拜与ofo的应用,单车不会再是冷冰冰的机械,而是与你相对的“小王子”或者那朵玫瑰,“我们彼此驯服,互为对方的独一无二”。


传统运营商从最初其实就是在做社交网络,只不过是通过语音和短信的方式,而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的社交模式,运营商已经无法追赶,并且我所提出的新型运营商从社交服务向物联网与人群的融合社交的演进,对目前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严峻挑战,很有可能是一批新晋公司挑战BAT等互联网巨头的机会,而这更是传统运营商无法跨越的鸿沟。


既然以上认识都是错的,那么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生存下去?请关注我在钛媒体还会继续独家推出的“中国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之下篇。(本文作者为原华为海外高管,独家首发钛媒体)


微信推送太少,下个钛媒体App更及时

了解这个新奇世界     





做你的专业助手,钛媒体Pro(专业版)来了,更丰富的专业信息服务体系,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成为钛媒体专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