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4月7号,星期日,
农历三月初三。
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永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只有拥有了好心态,才能享受人生。幸福很远亦很近,就看你用什么眼光看,用什么心态面对。
周日,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139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李克强:防止急需常用药品不合理涨价。
“要认真研究短缺药品问题成因,尤其要防止急需、常用药品不合理涨价,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供应保障。”李克强总理在4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天会议听取药品集中采购、短缺药供应及医疗救助工作汇报,要求更多让群众在用药就医上受益。“药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涨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大幅涨价,那就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李克强说,“尤其是对于临床急需的常用急救药、抢救药,一旦供应保障不上将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决不允许拿患者的生命做交易,发现了这种苗头性问题必须坚决遏制。”(中国政府网)
2、国际金融协会:中国将继续驱动新兴市场资本流入。
新华社华盛顿4月5日电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IIF)5日发布报告说,预计今年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将增至1.26万亿美元,高于去年的1.14万亿美元。报告显示,今年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可达到约5750亿美元,流入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约为6850亿美元。国际金融协会表示,中国将继续成为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的关键驱动因素。(新华网)
3、沈建光:短期内不会降准的五大理由。
首先,逆周期政策已经稍见成效,带动经济有见底企稳之势;其次,短期通胀存在上行压力,制约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第三,短期流动性紧张局面可以通过多种公开市场操作缓解;四是决策层对降准工具的使用也将更加谨慎;五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困境并非流动性紧张,而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降低。(华尔街见闻)
4、外资私募有望试水"私转公"!已有海外知名机构正在谋划,落地或在2021年。
自2017年起,外资机构开始通过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的方式进入中国资管市场。截至目前共有18家外资机构完成登记,另据统计,已有富达利泰投资、瑞银资管、施罗德投资等14家外资私募相继推出产品。券商中国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富达国际在上海的外资独资企业已经开始谋划公募业务,外资私募“私转公”试点的正式落地可能会在2021年后,这与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正好契合。(华尔街见闻)
5、证监会"空袭"华大基因:关联交易连会议培训都不放过。
证监会周末“空袭”华大基因,掀开了长期cover在华大基因头上的盖子,让大家看到了华大基因的AB面,被称为基因界的腾讯的华大,不知道有多少利润说不清的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作为深圳名片的科技公司,R&D却连同城的华为零头都没有,而且财务系统都搞的这么混乱。(网易财经)
6、李炜光:企业税负并未真正降下来,政府得把企业利润留出来。
财税学者李炜光认为,中国没有处理好政府征税、用税与财富创造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税负轻重不是说税收把企业征死还是没征死,而是要确保企业部门的资产回报率保持在一定水平。这个回报率决定着企业家未来的投资,包括风险投资——也就是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创新,政府得把这块利润给企业留出来,不能都拿走。(凤凰财经)
7、拖欠水费或影响个人信用?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更细化更全面。
经济日报4月6日报道,央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采集信息将更细化、更全面、更精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更为注意维护个人信用状况,因为当申请贷款时,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消费贷款,金融机构大多数都先会去查看个人征信报告。征信报告上一旦留下负面记录,就可能会对信贷获批造成影响。(经济日报)
8、英国人看不下去了:特朗普,你这是在毁了美联储!
美国总统有提名美联储官员的权力,而他们在提名时,优先考虑对自己有利的候选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特朗普新近提名的两名美联储理事,都与他本人的执政理念较为契合,而这也引发了舆论质疑,特朗普是否在让美联储越来越“政治化”。“这两个人都没有资格坐在世界储备货币的货币政策驾驶舱里。”英国《金融时报》编委会在周五发布的评论文章中抨击特朗普,直指特朗普提名的Stephen Moore和Herman Cain,都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绊脚石,而特朗普的选择无疑也是在蓄意破坏美联储。(凤凰财经)
9、颐和园口红引著作权“宫斗”背后:两家IP代理方的利益之争。
3月21日,卡婷天猫旗舰店宣布上线“颐和园”系列彩妆,“颐和园口红”引发不少网友关注。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未经授权”“侵权”等质疑声。为何颐和园IP与国货彩妆的跨界合作会引发如此争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原来这背后牵涉到两家IP代理方的利益之争。(北京青年报)
10、手机号码实名制助力,短信能否迎来复兴?
近年来,短信业务一路下滑,社交软件、即时通讯软件取而代之,成为个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然而,就在各类社交APP的竞争愈发激烈之时,短信业务却呈现出回暖苗头。据近期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短信业务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4%。进入2019年,短信业务量增长的趋势愈发明显,仅1月至2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同比增长17.3%,移动短信业务收入达到60.4亿元,同比增长5.3%。(人民日报海外版)
11、传统旅行社最后阵地被蚕食:携程途牛们开起越来越多线下门店。
在线旅行社已然不再满足于网络世界,它们将战场延伸到了线下:越来越多线下旅游旅行社门店换上了在线旅行社的招牌。或许,传统旅行社正在逐渐失去它们最后的阵地。(澎湃新闻)
12、暴利坟地产吊打房地产:墓地毛利率是房企的2倍多。
又是一年清明时,扫墓是人们缅怀先人的传统习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很多人都要到周边的城市去扫墓,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墓地价格太高,不少人将墓地选在了邻近的城市。说起墓地,人们很容易想起“高价”、“暴利”,那么墓地的价格到底有多贵,是不是暴利?记者注意到,近日A股唯一殡葬概念股福成股份发布财报:2018年公司殡葬业务毛利率高达87.96%。国盛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多家从事殡葬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都非常高,产业规模未来还有上升空间。(网易财经)
13、毁约不卖、坐地起价……连续疯狂土拍后,杭州二手房东集体躁动。
每一次重大事件或政策转变,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临时调价、毁约撤单的事,一个晚上就能上演。当土拍继续保持高温模式,有调价心思的房东,必然会越来越多。但杭州二手房价想重回去年年中的巅峰水平,概率非常之低。其原因在于,新房挑选余地变大,二手房市场自然不会成为首选。 (华尔街见闻)
14、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破发背后:成败都在张大奕?
有着“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称号的如涵,终于如愿赴美上市,然而它的“首秀”却并不如意。当地时间4月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如涵控股开盘就告破发,其IPO发行价确定为12.5美元,发行1000万股美国存托股,募集1.25亿美元。如涵控股开盘价为11.5美元,低于此前IPO发行价格12.5美元。随后股价更是一路下滑,截至当日美股收盘,如涵股价暴跌37.2%,收报7.85美元,市值为6.49亿美元。(每日财经新闻)
15、3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升至51.7%:受中美两国指数带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日)发布了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受美国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双双回升带动,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但增势相对偏弱。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7%,较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分析认为,美国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双双回升,带动本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澎湃新闻)
16、美国商用5G处女秀被吐槽:信号太难找,用着像4G。
美国最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本周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发布了5G超宽带网络,号称全球首个可搭载智能手机使用的5G商用移动服务网。从目前看到的试用结果看,这一5G网络的处女秀似乎出师不利。Verizon号称5G速度600Mbps以上。但数小时使用后,有的科技媒体编辑说,有时速度只接近200Mbps,有的编辑测试下载速度最高超过570Mbps,上传速度20到30Mbps。(华尔街见闻)
二、选题集锦
二、今日财经关注
败光2个亿、列入失信名单!又一网红餐饮败了!
作者:杨瑞 来源:财经三分钟(ID:qgq1818)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如果你关注互联网圈,那你对“黄太吉”这个名字绝对不会陌生,前几年可是鼎鼎大名的网红店,在镁光灯下风光无限,曾经估值高达12亿人民币,然而如今却因为拖欠货款,而被列入了失信执行人名单!
天眼查数据显示,3月7日,“黄太吉”主体公司畅香利泰(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拖欠供货商83万元货款被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同时这也是黄太吉继2018年11月后第二次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而被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黄太吉的故事,其实是无数网红餐饮店的缩影,曾经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媒体曝光的热点,然而却在高开高走的闪亮登场之后,不断衰落。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黄太吉究竟做错了什么?这些网红店们为何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漫观这些网红店,大多都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营销都能玩的创新出奇、花样繁复,而黄太吉更是其中的一把好手,创始人赫畅在营销行业扎根多年,做起营销来自然得心应手。
黄太吉的营销事件,至今都是互联网圈的经典案例。煎饼果子包装精美、文案抓人,店面装潢新奇、讲求情怀,墙上互联网大佬们的名人名言打满鸡血,“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仿佛吃了一次煎饼,人生就得到了一次升华。
各类营销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凭借“美女老板娘开奔驰送煎饼果子”“外星人讲课”等手段在微博上引起疯狂刷屏,一跃成为新晋网红,让一个小小的煎饼果子的店铺排队,像高考时一样千军万马。
那时的赫畅可谓是意气风发,拿到了创业工场的数百万元天使融资,提出了要打造“中国麦当劳”的计划,甚至放出豪言说要把黄太吉开到美国去。
营销倒是做的漂亮无比,可是产品却是很不走心。小编作为一名在北方长大的资深“煎饼”吃货,当年也曾冲着黄太吉的名头去品尝了几次,但是实在是大失所望,感觉味道远远不如公司楼下的煎饼大妈。
不过,虽然味道不好,但是价格高啊,黄太吉的煎饼居然能卖到30块钱的价位,煎饼本是一种平民化的食品,即使再讲究情怀,也不足以支撑这么高的价格。
这不是小编一个人的看法,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黄太吉传统美食(建外SOHO旗舰店)在大众点评上共有1080个评价,五星评价有115个,占比11%,四星评价308个,占比29%,三星+二星+一星的差评竟然占比高达60%,而海底捞(望京店),五星和四星点评均为46%,三星+二星+一星差评比例仅8%。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黄太吉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而据赫畅本人在后来的讲话中,也对自己的过度营销进行了反思——虽然各式各样的营销事件让黄太吉成功提升了媒体曝光量、博得了用户点击量,但并未转化为实在的客流量!
产品是一、其他是零!再花式的营销,没有产品品质的支撑,也无法赢得消费者的长久关注。
刚开始,赫畅是想做“中国的麦当劳”,把煎饼店开到大江南北,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人们虽然爱吃煎饼,但不能老吃煎饼啊,场景上还是存在很大限制,于是,他又提出了一个新创意——打造“类百丽模式”。
百丽是一个女鞋品牌,同时有多个子品牌,黄太吉是想效法百丽,同时推出多个食品品牌,从而占领白领午餐消费生活圈。
于是,一夜之间,黄太吉大变身,从原来的煎饼专营店发展出了多个业态——“从来”饺子馆、川渝风味的“大黄疯”小火锅、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以及“叫个鸭子”“幸福小冒菜”……光看这些种类,的确是能满足消费者的午餐需求了。
但是,面对这些花样繁复的品类,我们就感到迷茫了——黄太吉到底是干吗的?它这样做和商场的美食街、小吃摊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商业史上,有太多死于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的案例了,当你的实力还不足以匹配你的野心时,当你连自己的主业产品都没有做好时,却贸然拉长战线、开启多品牌模式,无疑是自寻死路。
果然,此路不通。黄太吉旗下的诸多商店入不敷出、纷纷倒闭,类百丽计划全面破产。
但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赫畅好好冷静下来反思,回归主业、专注产品,而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转型外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