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宁德时代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影响力及新推出的电池技术,包括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介绍了宁德时代新推出的换电方案和磐石底盘技术,并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宁德时代推出了两个新项目:“巧克力换电方案”和“磐石底盘方案”,这些方案可能重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
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已经占据32.7%,并宣布与国际车企集团Stellantis合作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宁德时代计划通过换电方案和磐石底盘技术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并将出海列为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
文/ 金错刀频道
点击这里边听边看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刚刚拉开序幕。
各大车企都纷纷交上了自己的答卷,有小鹏的逆境重生,小米的石破天惊,也有极越的突然暴雷和哪吒的摇摇欲坠。
但是,在一众车企背后,有一家存在感极强的“幕后大佬”却在时刻准备出山,整顿车圈。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最近大招频出。
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背后最大的“发动机在宁德时代2024年1到10月,宁德时代以252.8GWh的装机量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达36.8%。
带着这份傲人成绩,宁德时代在12月26日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
但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另外两项重磅发布,无一不让车圈诸位感到背后一凉。
在12月18日和24日,宁德时代分别发布了两个新项目:
“巧克力换电方案”
以及
“磐石底盘方案”
。
尽管没有直接下场说“我要造车”,但宁德时代这两个重磅方案一出,却可以直接颠覆不少车企的运作逻辑,称之为
“重塑行业”
也不为过。
换电站:叫板的不止蔚来
说到换电,圈内人想到的第一家企业正是蔚来。
有道是小鹏搞技术,理想玩增程,蔚来的立足之本,就是它全国林立的3000多处换电站。
今年的蔚来可以说是“否极泰来”,在历经了多年的亏损、新车发布被吐槽后,终于以12月份3w+的销量扬眉吐气了一番。
作为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新能源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可谓是一手托举起了大半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包括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等企业,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为了配合本次换电计划,这些车企预计将会推出10款左右的新车。
截至发布会结束,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的合作伙伴已经高达100多家,宁德时代的电池订单也高达10.75万块。
而对比蔚来,虽然蔚来合作的车企名义上也有广汽、长安、吉利、奇瑞、江汽等企业,但目前真正能落实到可以换电的型号也仅有蔚来自家的车型。
说白了,虽然蔚来布局更早,但二者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宁德时代的换电计划也不是随便玩玩,曾毓群也表示过,宁德时代将来所有的电池都将基于巧克力换电生态进行研发。
比起“主业造车、副业换电”的蔚来,宁德时代显然在电池领域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其实,宁德时代的换电计划,完全推动了车圈的新进程。
在经过2023、2024的混战阶段后,现在的国内新能源企业们,已经进入到了下一阶段:
抱团取暖。
以华为为例,华为虽然自身不造车,但是早就通过供应商模式、HI模式与智选车模式赋能各种不同需求的车企,打造了不容忽视的“华为联合体”。
而新入局的小米汽车,也在积极和“御三家”蔚小理进行合作,这几家颇有规模和话题度的车企,俨然已经要成为另一个圈层。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除了电池供应商、投资人身份,如今又多了一层换电的手段,直接接触车主、进一步绑定车企。
三管齐下,以宁德时代为中心的车企将会日渐形成自己的圈子。
宁德时代早已不甘做绿叶,如果把新能源浪潮比作AI浪潮,
宁德时代就是要做四个轮子上的英伟达。
磐石底盘,其实就是把电池的电芯、电机、转向、电控、制动和悬架等功能集合于一体,以模块化的方式重新造车的手段。
有了磐石底盘,以后车企想要造车,就可以直接问宁德时代订购底盘,自家只要负责车身的上半身,以及形式体验、外观颜值等方面即可。
简单点来说,磐石底盘就相当于一个高级pro max版本的四驱车车身。
其实,磐石底盘为主的滑板底盘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前段时间处在破产边缘的美国新势力canoo就是以滑板底盘和模块化设计闻名的。
相比于玩概念的美国新势力,宁德时代这次显然是拿出了真本事。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表示如果车企采用磐石底盘,那将减少60%~70%的开发费用,以及50%左右的研发时间。
说不定之后的车企,都有可能变成真正的“只造壳子”就能卖车。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
电池安全性
可能是最大的隐患,宁德时代为此,专门在磐石底盘上下了猛料。
其中包括潜艇级别的热成型钢材、航天级别的铝合金,以及独创的立体龟甲仿生结构,就是为了保证底盘撞不坏、不起火。
包括120km/h的碰撞测试、90度暴力弯折、直接锯断横截面等粗暴手段,但是实验结果表明磐石底盘仍然十分安全可靠。
在发布会的最后,宁德时代也宣布了磐石底盘的首个合作伙伴:长安汽车的子品牌
阿维塔
。
尽管磐石底盘看上去很诱人,但相信行业内的不少人都会对这一模式有所顾忌。
新能源时代,如果说车机系统、智驾是一辆车的“灵魂”,那底盘调校、安全系统和操纵性就是车辆的骨肉。
在油车时代,操控性、底盘以及安全性是不少老牌车企赖以为生且引以为傲的技术特点,如果在未来,车企把这些“骨肉”也打包出去,那自身究竟还剩下多少“自我”?
不过,颠覆性的技术往往都是带着极大的争议出现的,宁德时代的颠覆,可能才刚刚开始。
其实从宁德时代近几年的业绩上能看出,出海是如今新能源行业的统一方向。
在2017年,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收入仅仅占有1.5%,但是到了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已经占有了32.7%。
目前,包括宝马、本田、大众等诸多车企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从市占率来看,宁德时代也常年保持着全球第一的宝座。
今年前10个月,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有所提升,但是在海外市场却下降了1.2%。
除了LG、SK on等老对手外,特斯拉最近也开始在电池领域发力,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对手之一。
但宁德时代并非毫无建树,就在12月10日,宁德时代宣布和国际车企集团Stellantis合作,双方各自占股50%,在西班牙成立合资公司,建设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其实早在2018年,宁德时代就已经在德国建立了电池工厂,并且匈牙利工厂也在推进中。
不过比起单纯的产品出海,模式出海显然是更有想象力的做法。
但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模式出海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能够支撑起其庞大技术体系的生态。
无论是换电站,还是滑板底盘,都是为了给整条产业链的终点寻找服务和产品的最终落地手段。
2024年,曾毓群就把出海列为宁德时代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公司还把“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列为重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