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常常容易被骗。
因为大城市人口众多,节奏超快,人群熙熙攘攘来了又走,谁也无法获知新认识的朋友是什么出身背景,要打听也未必有实话。
以前关系好的前同事,可能向你借一笔钱之后把你微信拉黑。探探上认识的男士,自称海归高管或富二代,实际上可能是pua。你论坛结交的朋友,看似和你三观非常契合,却可能在最底层的价值观上与你背道而驰。
但这些坏事,在发生之前,你是没法知道的,因为“在此之前,一切都很美好啊!”
过去的农耕社会并无此烦恼,人口少,不流动,一个城市互相谁都认识,对外来人口特别警惕,见面就得问“你是哪家的啊?”没有熟人中介背书,外来人口要花很多年才能被接受和信任。
现代小城市和乡镇(统称“小地方”)也延续着这种风气——如果你被介绍和某人相亲,你妈一定能打听到那家人的职业背景门风,甚至连“xxx有狐臭”都能打听出来。
没有说哪种形式更好的意思——农业文明转为工业文明是必然历程,这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作为社会中的个人,置喙点评也毫无用处。
盘根错节、讲究出身的人情社会,让年轻人非常厌恶,因为它导致年轻人既无可用资源,也没个人隐私,还有各种束缚,百害而无一利。
但它对于大多中老年人却是一个奖励。如果你正直做人,本分做事,诚信对待他人,则你中年时,就可以在小地方刷脸出行,因为你的为人处事乡人皆知,你本人在本地就等于一张信用卡。
那少部分人品、能力、或运气不佳,做过不靠谱事情的人,在小地方到了中年,是寸步难行——没人愿意和他缔结新关系或深关系,都知道他坑人坑惯了。
当然,人情社会另有其他法则,和“历史信用”并行不悖。
比如如果你有关系(和官)或实力(技术),那你横行乡里也OK;又或者你有接盘侠,你坑了旁人,有父母家人给加量不加价地擦屁股,那你也可以当一个浪荡子。
但总的来说,
小地方的社会法则就是区块链——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公开透明,不可删改。
大城市没有区块链,互不关心,且隐私观念强
,共同鄙视没事就打听别人的恶劣言行,“我结没结婚、有几个孩子、什么工作、父母是干什么的、一月赚多少钱,关你屁事?”
殷斯坦的识人课
中,最重要且精准的几个识人标签,在商业之外 & 关系加深之前,每一条都很难直接问出口,问了就是侵犯隐私边界。
问题是,关系加深之后,你就会停留在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中,或因为熟悉而喜爱对方,导致就算得知了一些关键负面信息,也很难高度警惕。
就算你铁血无情,打算退出一段关系,哪怕这段关系毫无利益,也会带来辜负他人的心理道德双重压力,更别说在前面关系中,你也许已经托付给这个错误的人一些东西,比如人脉、隐私、业务。
在双方从陌生到相识阶段,你不知道对方身份背景,也暂时没有轻量级业务可以考验对方靠谱度,或者对方干脆就是一个网友——哪怕是个大V。
你对他颇有结交之意, 因为你看到了一些他的闪光点,但你要了解对方,只能依靠他个人的一面之辞。
此时,你应当如何看待对方,防止关系加深后的货不对板问题?
以下所说,并不是要你草木皆兵,一旦中招就要断交。但是你也知道,每个人对于人际关系都有分层,
有些领域,没必要向某一类人开放。
酒肉之交当然OK啦,毕竟大家都需要和气生财的嘛。
1. 撕破人设
“人设”一词,托娱乐圈的福,现在大家也都很熟悉了。
吴秀波是“好男人”,翟天临是“学霸”,xx流量是“超级努力”,xxx流量是“贵公子”,云云。
但“立人设”并不是娱乐圈专利,它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之中,还是那句话:“每个人身边至少有一个”。
什么叫立人设呢,就是向他人描述自己。
对,
没有任何限定条件,只要描述自己,就是立人设。
我以前曾写过
闪光弹人设
:“家境、学历、曾就职的名企、名流人脉,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主动把这些说出来的人,千万不要信任他。”
也写过
自白式人设
:如果有人说“我这个人就是xx”,如果这个xx是优点,不要相信,如果是缺点,要加倍提防。
但事实上,这两条只属于立人设的一部分,而描述自己,有千百万种花样。
比如,
标签人设
:“我是Alpha / Omega。”
你想想,在了解喜爱ABO的人群中,这句自我描述是多么方便啊。
它可以解释无止境无回报的索取情绪价值行为,因为“我们A喜欢你才和你讲这么多”“无回报是因为你应该不欺少年穷”。或者“我们O就是说话啰嗦细节多""无回报是因为难道我不可爱吗?”
你要是信了这个标签,他后续做任何坏事,你都会从ABO理论中找出一个高尚动机,为对方加戏,然后原谅对方,是吧。
以上同理一切星座/人格理论/八字格局/xx日主。
比如,
反向人设
:“我就是看不惯剪子“。
既然他骂剪子,你就会认为他肯定不是一个剪子。可惜未必。
剪子行为当然令人痛恨,但骂剪子就证明自己是好人吗,也许定睛一看,你会发现
这种辱骂的动机,是同行盼着同行死
呢?
就像自媒体顶级流量,整天有人骂她,你以为骂她的就是正义人吗?点进去一看,热点比她还蹭得多,言辞比她还低俗呢。
比如,
哭穷豁胖人设
:“xx大牌2019ss的款式好土哦。” / “我男朋友连10万块的包包都不肯给我买!” / “xx手表做后钻根本不行,和原版钻有差距,太讨厌了。”
这个玩法是闪光弹人设的升级——如果想塑造一个“有钱”的形象,直接说自己拥有什么是不行的,必须要以不经意间抱怨的口气,把形象植入对方脑袋。
说自己拥有可能是假的,但抱怨某物不好一定是真的,普通人大概会有这样的脑回路。
仔细想想,这种抱怨,是不是只要上上微博、看看时尚杂志、翻翻大牌网站定价,就可以编出来?
这就是网络时代的坏处,
一个骗子查着资料就能和你吹一宿
。
同理一切高处不胜寒式抱怨。
此外,就算对方发照片分享生活,假如你觉得有必要,你可以打开搜索引擎,
以图搜图
,看看照片是不是对方自己拍的。
以及,提供贪心之路论坛中,正经懂行人的验证方案:
比如,
行为人设
:“不说了,我要干活了。” / “为了一个新项目or论文,我又熬了一个通宵。” / “我每个月都给腾讯慈善捐二千。”
聊着聊着说“洗澡去了”,那是女神。聊着聊着说“我干活了”,就成了新时代独立奋斗人设。至于他放下手机是不是打开电脑刷综艺,你不是他老板也没法知道啊。
熬通宵嘛,也许熬了,但其实在喝酒,只要他不是做新媒体的,你也不能亲眼看到他出的活,何况就算熬通宵没出活,也可以解释说“我最近状态不好”呢?就算出活儿了,也许那篇论文是抄的呢?
慈善行为就更没谱了,你又没办法查证账本,层出不穷的诈捐门,可绝不仅仅是发生在娱乐圈。
——如是种种人设,你生活中一定都碰到过,如果是你熟悉或合作过的亲友,你当然可以快乐地和对方聊下去,毕竟
互相承接对方的聚光灯需求,也是好友之间的义务。
可这所有,如果是尚算陌生的人说出来,哪怕你和对方聊得很投机,也请你
刻意完全忽略
。(说刻意,是因为
言语植入无声无息,不刻意抵抗就一定会受影响。
)
言谈中充斥大量自我描述的人,并不是绝对不能来往,但在有真实证据之前,你不该开放自己的隐私、情感、人脉、资源等任何东西给对方。
如果你不是殷斯坦那种识人老江湖(反正我不是),你只能时刻记住
——
自我描述一文不值,
一文不值,
一文不值!
2. 情绪落点
看完上一节你也许觉得很卧槽:那任何人聊天可能都逃不脱这六种人设包括我自己,如果有此类行为,难道我就必须把对方关在门外么。
其实在结识之后,共处之前这个阶段,你完全可以从和对方闲聊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他的情绪落点。
情绪落点,就是一个人会为什么兴奋,为什么愤怒。
完全没有情绪的是反社会,但此外所有人都会有自己在意的事情,用识人课的思想解释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与恐惧。
一个人热爱的事情、预期自己会做的事情、会成为的人,这是他的希望,这会让他兴奋。
反之,一个人经历过的烂事、自身的弱点、预期自己可能会有的遭遇,这是他的恐惧,这会让他愤怒。
之前我在微博上写过一个例子。
那时有个小热门——一个女生问男友“我要是把口红弄断了你会不会直接给我买个新的”,男友讲了一通道理说“不买”。引发许多讨论。
此时一个人设是“白富美”的博主,就此事写了十几条长微博,每条几百字,疯狂辱骂那种谈恋爱舍不得出钱还讲大道理的男人,认为他们不配有对象,哪个女生找那种男友纯属sb。大概这么个意思。
观点对错不重要,关键是她写很多,而且情绪很激动,这就会让她的白富美人设显得很假,因为
愤怒背后是恐惧——她恐惧自己也会遇到一样的事。
真正白富美当然也不会要一个抠门的杠精男友,但她们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那样的男人,她们看这种300元客单价的大讨论,就跟看《外星故事会》一样——看也会看的,但肯定没情绪,就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啊,因为实在太遥远了。
如果你理解不了这一点,你就想想,你作为一个都市白领,虽然也认为女性应该上进自强,但你会情绪激动连发几十条微博,劝农村女不要相亲快读书吗?
(如果发了肯定是要立人设吃人血馒头嘛)
道理都可以讲,但情绪激动就不太好了,这会暴露你真正的恐惧,从而暴露你的真实情况。
举一反三,你看我早期很多文章都戾气很重,那就是因为我写的每个坑,我都踩过啊,这就说明我不是那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经验来自血泪,不来自父母言传身教。
有些人喜欢装逼教做人,如果你就着对方某个观点提出反驳质疑,他往往会气得一蹦三尺高,拎出自己的学历、“家学”、职业、收入打击对方。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只要可见价值高人一等,就能证明自己比别人正确,由此倒推:他们一定曾经因为某方面可见价值不如人,遭受过巨大痛苦。
同样,你看很多人
(包括小时候的我)
,非常恨国,见不得任何人说国家好话,能气到和对方大吵一架,或者给《流浪地球》打一星。
完全可以由此推出,这些人出生在小地方因此感受过比较败坏的吏治,目前为止过得都不太好,或者自认为本应得到更多,这种“活在这个国家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暂时也看不到未来会有改善”的真实感受,导致了这种愤怒。
(反之,相对爱国的那群人
以及后来的我
,则不管是因为出身、机遇还是个人奋斗,都对自己目前生活比较满意,因此对大环境虽有怨言,更多是维护和感激。)
愤怒落点大概就可以这样倒推。那么兴奋落点是什么?——比愤怒简单多了。
你就看这个人说起什么会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网聊可用辅以大量表情包代替)。
一个人可能自称是 Alpha 或者独立女性,但和你聊天一万屏都讲的男女之事,那你应该知道,男女之事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感兴趣的动机可以是任何——也许她认为男女关系是有效的上升途径,也许她认为她的未来就是婚姻家庭,也许
她确实见识短浅,没做过任何搞对象之外能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
无所谓动机,
如果她话题以某事为主,她就是一个以某事为希望、为人生主线的人。
这和她立的人设很可能有巨大差别,所以你得跳出来看。
当然这里也会有反向情况出现——我有个朋友经常描述自己是一个散漫、懒惰的人,但聊天话题除了业务还是业务,根本没有生活。对于这种人,你也得一视同仁,倒推对方就是个事业型人,但至今运气不好因此比较自卑。
情绪,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会精确地暴露一个人的出身、经历、希望与恐惧。
知道这一点,你就又多了一个防骗的手段。
3. 只看结果
走到这一步,很多普通骗子已经被筛掉了。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与实际情况完全背道而驰。
大部分立人设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有意识地抬高自己。
但有的人,他可能对自己的认识完全错误,他真的认为自己是自己口中那个人。
所谓骗人先骗己,在这里是骗己才骗人。脑子先坏了,紧接着才自视甚高。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的行为明明就是拜高踩低,但他自己会有一套逻辑自洽的解释:我就是喜欢(有钱且能给我好处的)A,不喜欢(没钱的没好处的)B,我喜欢和讨厌他们的理由分别是xxxxxxxx。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所有的感情经历都是给已婚男当小三,但是她也会有一个解释,真爱啦命运啦什么的。她可能整天和有老婆的男人打情骂俏,但这个原因可能是“我没有别的想法啊”。
一个大V自称有钱到炸裂了,但是他什么广告都接,什么钱都赚,底线低到可以触达地心。理由可能是“我要养助理”或“我不在乎你们”。
识人课讲一个产品经理,来了三个月,磨磨唧唧每天和老板探讨战略,连个原型图都没画出来,最后说“和你无法沟通”离职了。那他要是真心觉得这个老板战略不行、无法沟通呢?
总之,
干的都是烂事儿,但解释听着都很有道理,而且他真的就是那么想的。
“我本心不想骗人,但你被我骗了,这中间大概有 4 个一环套一环的心路历程,哎呀我说命运啊……”
我建议你让这一套说辞去他妈的,然后看看这个人做的事情本身,看看结果。
人干什么,就是什么。
做剪事,就是剪子。收钱不做事,就是骗子。拜高踩低,就是势利。
人是什么?是她自己迄今为止的所有行为。而非言语。
4. 你有证据吗?
有时候,你对一个人的认识,不只靠自己,还靠旁证。
你不仅会听到对方的自我描述,还可能听到共同熟人的说法,还可能听到他对别人的说法。
有时候你需要考虑这些说法,比如你需要决定是否加深关系,恋爱或合作点儿什么。
这种时候,“你有证据吗”是一句万灵药。
前段时间有一些八爷之类的娱乐胡编号很火,我认识的一些人在看。之后有人来问我,那些明星黑历史是不是真的。
其实这个很简单——当初卓伟号称内地第一狗仔,许许多多八卦都是风行工作室爆出来的。虽然那些新闻仅仅是一些出轨之类轻量级,但已经到了全国轰动的地步。
为什么,
因为有证据。
风行的人后来反水,出来爆料,说自己蹲点如何如何辛苦,没拿到该拿的。
问题是这么多人这么辛苦地蹲点,只能拿到如此轻量级的新闻,已经是行业顶尖。
那么八爷这些号,劲爆的xx卖身、xx吸毒、xx养小鬼,谁和谁胡搞,有可能是真的吗?
请各位扒着心肝 or 揪住对方领子问一句:
你有证据吗?
当任何人和你说任何人的某种行为或八卦,你不一定要问他,但心里一定要问自己“他有证据吗?”
当然问他也可以,你可以辅以一串哈哈哈哈哈,或满脸笑容——而对方如果在撒谎,就会被这句话吓一跳。
之后,他的反应也许会很精彩。
此节很简短,你只需要时时刻刻有这么个意识,就足够了。
5. 中山狼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还有一个维度需要说,虽然它已经超出了浅关系范畴——那就是时间与命运。
人生漫长,时运起伏。每个人都有好运和衰运时期。
《红楼梦》里有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儿时读来不解其味,一定要经历过许多人包括自己的牛熊周期,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我写过
有钱才能做自己,没钱只能做让别人喜欢的自己
。但这个“自己”到底是啥样,还是值得商榷的。
你看一个人,和看经济一样,要完整地看过他的整一个牛熊周期,才能对他的人格下结论。
什么是有格局的人呢,“伟大的人并不是生来就伟大”,他也会有脑残的时期。
但有格局的人特征是,
在倒霉时期倒行逆施、言行无状。
在顺利时期谦虚谨慎、令人敬爱。
而
没格局的人反过来。
你看所有成就很高的大哥,他为人处事都比较稳重,使人如沐春风,你很难想象他们也有过脑残乱说话、自己不干活还骂领导sb的时期。
而如果你认识一个人,
混得不好,但谦虚谨慎,乖巧礼貌,你反而不能就此断定他是个好人
。因为他极有可能在遇到好运、稍有起色的时候,猛然变成一个烂人。
(如殷斯坦所言:有些人看上去是个好人,只因为他没有当坏人的条件。)
猖狂是什么意思?怼天怼地,恩将仇报,看不起可见价值比他差的,攀比不可见价值比他强的。势利,贪婪,傲慢,懒惰,一一出现。
很难想象吧,你在困境中活得像个sb一样,而有的人过得好一点儿后,才暴露出sb的一面。
这样的人,你也可想而知,不会有很高的成就,因为这种心性会让他稍有起色就得罪很多关键人,最后跌落原地。
到底是小人得志便猖狂呢,还是因为得志猖狂,导致一生只能做一个小人?——性格与命运的同步并举。
看尽牛熊周期也许很难做到,毕竟我们讲的是浅关系。但你至少可以看看他在遇到好事与坏事时的反应。
这里,请你牢牢记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话:
“当她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时,就总是那副可怜样子。一旦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她那张嘴就变得毒辣了。应该反过来才对。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永远都别相信她们。”
讲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我希望本文能为生活在工业社会、识人全靠模糊信息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虽然人情社会越来越式微,但我们始终还是需要人情。
如果你能早早发现什么样的人不值得付出时间精力,你才会有更多精力留给真正有可能的自己人。
缔结更多“自己人”关系,不仅为了安全与财富,更多是为了幸福。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所有的好人互相都是伙伴,而骗子在这世上寸步难行。
富爸爸常说:“企业一开张,骗子就会接踵而至。”然而,他并没有评论骗子的好与坏。在他看来,这些骗子是来帮助你成长的,你的必修课,要由他们来传授。
所以,富爸爸还有一句话:“骗子是最好的老师,”以及下半句“但千万别变成他们。”
——罗伯特•清崎 & 唐纳德•特朗普《富爸爸点石成金》
⬇️
如果你好奇文中提到的识人课,可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