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网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来,慢一点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王阳明的一生,都不在计划之内 ·  3 天前  
Foodaily每日食品  ·  面条大王也入局,“ ... ·  2 天前  
简约小生活  ·  银行存款10万到50万之间的朋友,有一个消息 ... ·  2 天前  
简约小生活  ·  银行存款10万到50万之间的朋友,有一个消息 ... ·  2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3日 ... ·  4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刘亦菲拍内衣照引热议?网友评论一边倒,本人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读书

醉美中国年 | 王艺:艺术是一种意外

凤凰网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3-11 08:30

正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已经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时代,享受艺术,不再专属于艺术家和少数精英圈层。而对艺术的思考和理解,也不仅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品质,更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对于自身现代性的构建。开启高品质生活,过一个有福的年,由汾酒和凤凰网联合推出的文化主题节目《醉美中国年》最新一期节目,就邀请到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知名艺术家王艺,聊聊他对艺术与生活的独到见解。

艺术是需要被包容的“异类”

朋友常常会困惑,“王艺你到底是在干什么,是做雕塑还是做绘画,是做油画还是做国画,怎么最近画风又变了,材料又变了?”而在王艺自己看来,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他眼中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意外。它像是艺术家在适应当下和探索未来的过程中,无意间打开的一道时空裂隙,这裂隙所制造的扭曲力场,构成了思想与现实相互贯穿的臆象。

从《规定》到《找不同》,王艺的艺术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对“另类”的表达。在王艺的眼里,整个社会其实就是个性与共性共振的结果。用他的话说,如果只强调整体,那么个体的个性就没有了;而如果过于强调个体,那么整体的秩序又丧失了。因此他表达这个社会要允许有一部分人有些许个性,这样,人才和这个特殊的一些能力都能够呈现出来,整体的秩序性也能得到保证。

在诸多历史人物中,王艺最为钦慕的艺术同行们,就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画家袁正阳就曾经用王艺的形象,来创作油画作品《嵇康的微醉》,而其中,无论是酒还是嵇康,都是与王艺颇为相得的东西。

魏晋的包容风度

对于嵇康的欣赏,源自嵇康所散发出的“异类”气息,而王艺对魏晋风度的欣赏,更来自于这个时代对“异类”的包容。在王艺看来,“异类感”是一个艺术创作最宝贵的品质。其实无论是一千多年前还是现在,嵇康的许多行为都是非常出格的,但王艺觉得他们的个性解放,是在对人性进行深度探索。而无论是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是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赖于这样不做约束的自我解放,才能找到更好的运行规则,这就是“异类”的价值。

魏晋南北朝是社会生活支离破碎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艺术和酒显得弥足珍贵,是竹林七贤弥合破碎感的解药。这种弥合作用随着时代进程,一直保留至今。尤其是酒,王艺坦言酒对于一个社会来讲,相当于一个粘合剂,把行将破裂的人际关系粘合起来了,把飘忽不定的家庭关系粘合起来了。许多的时代挑战无法避免,酒恰恰是可以让人摆脱疏离的一种寄托。

饮酒成风的魏晋南北朝,让汾阳杏花村等晋地“汾清”就从众多酒品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特风格,正式记于《北齐书》。《北齐书》第十一卷记载了北齐武成帝高湛与河南康舒王孝瑜赞赏汾清酒情节,成为史上最早、最权威、唯一载入中国二十四史的国家名酒。“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武成帝高湛兴之所致,深情地对河南康舒王孝瑜说,我每天都要喝两杯汾清酒,这酒美极了,劝你在邺也每天喝两杯,这里的“汾清”正是汾酒。而能够获此盛赞,正是因为汾酒在酿酒工艺的不断改进,完成从浊酒到清酒的历史性转变。

我活成了“长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