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前腺纪实 | 领域大咖共议前列腺癌诊疗新突破,引领精准治疗新时代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4-01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jpg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攀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140万例,死亡病例占男性癌症总死亡的6.8%。在中国,由于早期筛查不足,约70%患者初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随着新型药物与诊疗技术的涌现,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迈入新阶段。

近日,2025前列腺癌最新进展专家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会议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徐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严维刚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瓦斯里江·瓦哈甫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佳教授 作专题报告,并邀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飞亚教授 参与研讨。会议聚焦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两大关键阶段,深入探讨了靶向治疗、联合方案及新型诊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现整理学术精粹如下。

mHSPC治疗优化
达罗他胺强化早期干预,重塑治疗格局



ARAMON研究:达罗他胺单药治疗的潜力

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II期研究,旨在评估达罗他胺单药治疗在生化复发的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C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第12周时,达罗他胺治疗组的睾酮较基线平均增加53.5%(95% CI:33.4%-76.5%),且有65.2%的患者达到深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缓解至<0.2 ng/mL,78.3%的患者达到PSA90。此外,达罗他胺的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低,且多数为1级或2级。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达罗他胺单药治疗在CSPC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ARASENS研究:达罗他胺联合治疗的全面获益

ARASENS研究则进一步探讨了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和多西他赛在mH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结果显示,达罗他胺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期(OS)显著优于安慰剂组,降低了32.5%的死亡风险(HR 0.68;95% CI:0.57-0.80;P<0.0001)。此外,达罗他胺联合治疗组在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时间、至PSA进展的时间、PSA不可检出率(<0.2 ng/mL)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优势。在安全性方面,达罗他胺联合治疗组的TE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且因TEAE导致的停药率较低。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达罗他胺联合治疗在mHSPC患者中的全面获益,支持其作为标准治疗方案的应用。



ARANOTE研究:基于肿瘤负荷开展精准治疗

ARANOTE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达罗他胺在mHSPC患者中的疗效,特别是按疾病负荷分层的分析。该研究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双盲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达罗他胺联合ADT对比安慰剂联合ADT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瘤负荷(HV)和低瘤负荷(LV)亚组中,达罗他胺联合ADT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至mCRPC的时间。具体而言,在HV亚组中,达罗他胺联合ADT使影像学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0%(HR 0.60;95% CI:0.45-0.79);在LV亚组中,风险降低了70%(HR 0.30;95% CI:0.18-0.49)。此外,达罗他胺联合ADT在两个亚组中均显示出较高的PSA不可检测率(<0.2 ng/mL),在HV亚组中为62.6%,在LV亚组中更高,达到75.6%。这表明达罗他胺联合治疗能够根据疾病负荷的不同,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PSA最低值与长期生存的关系

在mHSPC治疗中,PSA最低值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显著影响,PSA值达标者(<0.2 ng/ml)死亡风险可降低63%。因此,PSA的有效控制将为mHSPC患者的预后带来更多保障。ECOG-ACRIN E3805 CHAARTED试验的最终10年分析显示,ADT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组中,6个月时PSA<0.2 ng/m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DT单药治疗组(16.7% vs. 10.1%)。在总人群中,ADT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组的10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ADT单药治疗组(22.5%;95% CI:18.2-27.1;HR:0.78,95% CI:0.66-0.93;P=0.004)。此外,无论治疗组别,6个月时PSA最低值<0.2 ng/mL的患者具有显著更好的OS,中位OS增加一倍以上。这一研究结果强调了PSA最低值在mHSPC治疗中的重要预后价值,支持将PSA最低值作为未来治疗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值得一提是,既往ARASENS研究已证实,达罗他胺联合治疗能够深度降低PSA,使中国人群PSA达标率达到71%,是对照组的近4倍,同时降低63%的死亡风险,且⽆论患者的肿瘤负荷(高瘤/低瘤)及疾病风险状态(高危/低危),达罗他胺均能够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为患者带来⽣存获益。

mCRPC治疗突破
达罗他胺引领耐药破局,精准治疗再升级



EXBAT试验:达罗他胺联合BAT疗法,破解阿比特龙耐药困境

在mCRPC治疗领域,达罗他胺凭借其独特的分子机制和临床优势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EXBAT试验(摘要号178)的最新数据揭示了达罗他胺在破解阿比特龙耐药难题中的突破性价值。该研究针对既往接受阿比特龙治疗后进展的mCRPC患者,首次尝试将达罗他胺与双极雄激素疗法(BAT)联用。BAT策略通过周期性注射睾酮诱导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的“震荡效应”,而达罗他胺作为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能够通过阻断AR核转位及DNA结合域的双重机制,精准抑制肿瘤细胞的适应性进化。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OS分别达到9.0个月和23.0个月,40%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仍维持疾病稳定。安全性方面,入组患者未出现严重血液学毒性或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骨痛和乳腺疼痛。截至2024年3月22日,有10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可维持生活质量(QoL)。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EXBAT中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以及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序贯使用对后续治疗线的影响。



其他治疗进展

除达罗他胺相关进展外,其他治疗策略的研究成果也为mCRPC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TALAPRO-2 III期试验证实,PARP抑制剂他拉唑帕利联合恩扎卢胺可将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45.8个月,较单药恩扎卢胺组提升8.8个月,但联合治疗组3级以上贫血发生率增加12%,提示需加强血液学监测。基因导向治疗方面,TRITON3研究的最终分析显示,卢卡帕利在BRCA突变患者中使rPFS从6.4个月延长至11.2个月(HR=0.50),但总生存期未达统计学差异(23.2 vs 21.2个月),这可能与后续治疗的交叉效应有关。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前列腺癌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依据。通过深入探讨mCRPC和mHSPC的最新研究进展,专家们一致认为,多学科合作在前列腺癌治疗中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加强对前列腺癌的精准医疗探索,推动治疗手段的创新与发展,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时,随着新型治疗方案的不断涌现,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