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一个能陪你科学认识自己的公号。人生很长,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佛仙人  ·  农夫山泉NFC果汁有点过于离谱 ·  4 天前  
阑夕  ·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经常感到疲惫、沮丧?可能是这种不易察觉的压力在作祟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09-19 20:5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明明没什么烦心事,却感觉每天都很疲惫,一到家只想躺着啥也不干;


有时候好好的心情突然会变低落,感觉自己失去了好好生活、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每天都处于电量告急的状态······


疲惫、易怒、情绪低落,这些消极的情感体验其实并不是毫无缘由的,它们背后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


「微压力」


微压力往往隐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察觉但又潜移默化地对人造成影响,在它的影响下,我们的状态会慢慢变得失控。


图片来源:《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你可能会开始想:我身边有哪些微压力?它们一直在攻击我吗?先别紧张,当我们开始认识到它的存在,其实我们已经开始改善的第一步了~


不易被察觉的微压力,可能是我们疲劳、沮丧的根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很难被察觉到的力量——微压力(micro-stress)。[1]


它不同于那些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焦虑、巨大压力,且目标明确的大事,如即将高考、晋升或成为新手父母。而是由一件件看上去不起眼,以为很快就能解决掉的小事构成。


好比早上出门前伴侣提到的“家务分配”;同事晚上发来的“有个文件想麻烦你抓紧看一下”等等。


图片来源:《我,到点下班》


单个的微压力在当下似乎总是可控的,但其实,这些微压力会逐步积累,产生连锁反应,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甚至会波及到你身边的其他人。


顺着上面提到的例子,早上听到的家务分配需要,可能使得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天不断分心去想,于是你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分神。


最终导致大家的工作进度条都被迫拉慢,而这恰恰也将构成别人生活里的微压力。


也就是说,微压力的确在以一种微弱、但持续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根据研究表明,微压力通常由「与我们关系紧密的人」引发,具体可分为下述三类:[1]


第一类:会耗尽个人能力的微压力


a.与合作伙伴沟通不畅,任务推进缓慢

如:默认双方都提前熟悉了资料,结果对接时才发现对方根本啥都还没看(心碎.jpg),最后只能两个人一起从头来过。


b.协作需求复杂、多样化,且数量很多

如:接到了一个需要协同公司多个部门人力,且拉外部赞助和敲定场地的大型、核心、长线的工作项目(是谁我不说)。


c.权威人士不可预知的行为

如:辛苦准备了几周的会议材料,却被上级当天告知会议取消。好不容易挂到的专家号,临近就诊听闻专家停诊。


d.充满不确定性的朋友、伴侣或家人

如:上了一天班回家只想休息,结果伴侣身体不适要陪对方去医院。正在懒床的周末突然接到父母电话,说过来看看给你个惊喜。


e.工作或家庭的任务、责任激增

如:虽然升职加薪了,但你需要背的kpi也更多了。







图片来源:《超脱》


第二类:会消耗个人情绪储备的微压力


a.需要为他人的成功和幸福负责

如:身为部门领导既要带团队所有人共同进步,也要在关键时候为大家争取利益和为工作失误兜底。


b.对抗、攻击性的对话

如:看剧随手发了一条微博吐槽明星演技不行,一堆人来下面喷“有本事你上?你蒸煮X了”。


c.传播压力和焦虑的他人

如:常常和你说“到30岁还不XXX,人生就完了”的各类人士。


d.政治操纵

如:有人在公司里搞小团体,而你不得不站队。


e.不值得信任的周边人际环境

如:发朋友圈担心漏掉屏蔽部分好友;跟对象回去见家长总担心说错话。







图片来源:《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第三类:会挑战个人身份认同的微压力


a.追求的目标与个人价值观不匹配

如:听从父母回老家发展,但比起平稳重复的生活,内心更渴望变化与可能。


b.攻击你的自信、价值观,质疑你的能力

如:考研二战失败,被认为你早就该找个轻松点的工作,速速相亲、结婚、生子。


c.不被家人或朋友理解,消极的互动模式

如:为另一半放弃高薪工作换了城市,被朋友骂“恋爱脑”,之后交流也越来越少。


d.人际社交网络中断

如:移民或出国留学,亲人、朋友基本都在国内,遇到糟心事也没人倾诉或寻求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微压力很少逐一出现,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或接二连三出现的。


它们就像是笼罩在我们头顶上的一片乌云,起初是天变暗了,我们感受到阴郁和疲惫;慢慢地开始下雨,令我们觉得不快乐、沮丧;等发展到电闪雷鸣时,我们已经积攒大量压力和怒火,随时会被引爆。


图片来源:《怒呛人生》(beef),片中女主角正在经历一系列同时迸发的微压力。


那么,这些微压力到底是被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首先,大部分工作上的微压力,是由无效沟通等导致的。“如果管理者能够减轻组织中低效、压力大的沟通习惯,那么团队中的成员的微压力就会被大大削弱。”[1]典型有:领导下达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指令、你提出问题时对方不给明确的答复等。


其次,难以卸下的情感包袱会在无形之中限制我们放轻松。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因为不想让家人、朋友或关系好的同事失望,所以面对ta们提出的请求,我们很少拒绝。


最后,情绪传染也是制造微压力的重要来源。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习得了接受并理解周围人情绪状态和压力的敏感反应功能,好处是通过感知群体的压力,可以更快作出对危机的应对。


坏处则是这种敏感,也使得人们容易被他人的情绪传染。当所身处的人际环境充斥着负性情绪和高压,我们也会因此状态变差。


看似微不足道,微压力却比想象中更具杀伤力


微压力可以躲过人体战斗或逃跑警戒系统(fight-or-flight vigilance systems)的监测,不会触发大脑在面对更明显压力时可能出现的高阶保护机制。


也就是说,在面对微压力时,我们的身体没办法及时地做出自我保护。


与此同时,它也会导致心率过速、血压升高,扰乱人体的激素和代谢。并在逐步积累的过程里给我们造成以下这些显著的“后遗症”——


  • 迫使认知带宽变窄,让人心智功能减弱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大脑逐渐被微压力侵蚀或占据,我们用于关注某项活动或问题的认知带宽就会变窄。


相应地,我们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因此削弱,变得反应迟钝、思考受限。以前花一两个钟头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你可能要耗个大半天,就是这个原因。


  • 逐步耗尽情感储备,让人充满愤怒


通常,人的情绪有波动起伏很正常,只要储蓄足够多的“积极情绪”,即便偶尔落入低谷,也很少会陷入深度的自我怀疑或无能暴怒。


然而这正是微压力的最关键危害。它持续不断地累积,会逐步破坏我们内在的平和,磨损心理韧性,耗干情感储备。使人很难在人际互动中维持清醒的自我,一发生冲突,就变得尖锐而富有攻击性。


图片来源:《狩猎》



  • 身体崩盘,更容易变胖


研究发现,前一天有压力的人比没有压力的人在进行食物消化时,少转化近104千卡,这一差异每年对应增加的体重约为5公斤[2]


怎样有效应对微压力?三个策略要牢记


策略一:用直接、具体的行为反击微压力。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对他人提出的小要求说不;给电子设备/软件加上免打扰的时间段;重新调整人际关系,结束掉那些会不断给你增加微压力的“有毒的”亲密关系.....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对压力源采取的“隔离防护”措施,给你的情绪带上“口罩”。


策略二:尽量避免给亲近的人造成微压力。


容易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一条。我们要意识到:当给别人制造微压力时,其涟漪作用最终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举个例子:微压力导致你回家对伴侣一通乱发脾气,ta们觉得委屈、怨恨的同时,会继而引发你们之间更多的争吵和不愉快,相当于给你带去更多的微压力。


工作上也是类似,你下班后找同事处理工作相当于也暗示了对方可以突破时间界限,随时找到你,打乱你的私人时间和作息,一整个恶性循环。


策略三:提高你生活的立体度、丰富度,学会用“允许”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微压力。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增加一些多元的活动,比如每周末去看看展、爬爬山、逛逛公园,尤其是可以尝试加入一些「以自我兴趣为导向」的团体。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对自己生命中主要的议题有更清晰地了解,认识到哪些对我们而言是重要的,哪些不过是细枝末节。


图片来源:《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微压力似乎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很难将其彻底踢出我们的生活。


微压力可能无法被消灭、没有真正的“特效药”。但对它的认识绝不是要给自己徒增焦虑,而是通过了解,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对微压力进行调控与改善。


我们可以一起练习如何更好地与之共存,通过提高“情绪免疫”来减少或免于它的暴击,更好地去掌握我们的生活~



今日互动


你发现身边的微压力了吗?

你会如何对抗它?


References:

[1]Cross, R., Dillon, K. (2023). The Microstress Effect: How Little Things Pile Up and Create Big Problems--and What to Do about I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Kiecolt-Glaser, J. K., Habash, D. L., Fagundes, C. P., Andridge, R., Peng, J., Malarkey, W. B., & Belury, M. A. (2015). Daily stressors, past depression,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high-fat meals: a novel path to obesity. Biological psychiatry, 77(7), 653–660.


本文关键词:微压力、情绪失控、情绪免疫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纯纯、大霸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排版 / 乌龙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欢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序 或 知我心理APP




点点 在看一起和微压力say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