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察时局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部分专门提到了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释放了什么信号?相比以前有哪些新增量?接下来在环保领域将如何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南都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王遥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重要议题,这标志着我国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她认为,这一决策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在“绿色”已然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的当下,所有行业和企业都必须加快适应这一趋势,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王遥也指出,本次会议首次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纳入议程,这也彰显了我国在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方面的新决心。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南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部分专门提到了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意味着什么?
王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重要议题,这标志着我国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过渡。这一转变不仅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推动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这一决策释放了明确的信号:首先,在“绿色”已然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的当下,所有行业和企业都必须加快适应这一趋势,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其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创新机制等手段,确保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对业内而言,这一决策将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绿色低碳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加大技术投入,进行绿色改造和升级,以适应新的环保要求和市场趋势。此外,环保产业本身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包括环保技术、环保设备、环保服务等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都:此前有声音称政府要经济不管环保了,您怎么看这个观点?您认为明年风向将如何定调?
王遥:我认为,“政府要经济不管环保”的观点是一种误解,这一观点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实际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可以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我看来,2025年预计政府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双碳”相关工作。一方面,政府将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推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也将加强对传统行业的环保监管,推动其进行绿色改造和升级,以适应新的环保要求和市场趋势。此外,政府还将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环保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我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将持续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手段,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南都:为何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关键内容?相比以前有哪些新增量或新说法?
王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重点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以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关键内容,是基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形势。会议旨在通过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如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以及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建立零碳园区,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结构转型,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会议强调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以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提升产品环保性能。此外,会议还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并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以全面提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些重点内容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未来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以往的会议相较,本次会议不仅明确提出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全方位目标,强调了绿色转型的系统性与多维度,还首次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纳入议程,彰显了我国在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方面的新决心。同时,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被提升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为关键举措,体现了从体制机制层面推动绿色转型的新思路。在具体措施上,会议突出了“三北”工程的标志性战役地位,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展现了生态治理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创新与突破。此外,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零碳园区等举措,强调了绿色转型的协同性与整体性,而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以及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的扩容提速,则体现了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这一系列新亮点与新说法,不仅为我国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南都:在环保领域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王遥:一是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二是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环保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推动传统行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手段,降低其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四是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绿色低碳消费的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雄安新区中国能建“能建·新能源生态城”项目展示区内的园区沙盘。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南都:业内指出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处于下行,培育绿色建筑是否房地产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甚至是关键点?
王遥:绿色建筑作为房地产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倡导节能、节水、减少碳排放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些理念不仅响应了全球环境保护的号召,更在提高建筑质量、优化居住体验以及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展现出了深远的社会价值。绿色建筑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环保材料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且低碳的生活环境。
然而,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它面临的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问题。去库存压力、资金链紧张、市场需求萎缩等结构性难题,要求行业必须进行深层次的、综合性的改革。这包括但不限于优化供给结构、调整市场定位、创新融资模式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虽然绿色建筑在推动房地产行业绿色化、低碳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仅凭其一点之力难以完全提振整个房地产业。
尽管如此,绿色建筑在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存量房地产的优化升级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引入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老旧建筑的能效比,改善居住环境,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从而焕发存量房地产的新活力。同时,绿色建筑的应用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因此,在房地产行业整体转型的过程中,绿色建筑应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和切入点。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推动绿色建筑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新疆木垒华电新能木垒250兆瓦光伏项目。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南都:我国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对优化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王遥:我国西部和北部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在此些区域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速建设新能源基地,不仅可以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能够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从而促进共同富裕。
南都:目前“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有哪些难题待突破?
王遥:当前“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输电基础设施的瓶颈。我国电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电力消纳能力较弱,在没有强有力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基础设施支撑下,有可能出现弃风弃光现象。未来还需要从两方面突破: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外送能力,通过加快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优化电力调度,解决东西部电力供需错配问题。另一方面是发展本地电力消纳能力,通过产业培育,例如在基地周边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当地电力消纳水平,不仅降低电力外送压力,还能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宁夏银川市的国网银川供电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数智零碳”仓库。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南都:零碳园区是否将成为下一步资本投资的热门赛道?
王遥:零碳园区作为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实践,通过大规模部署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装置等可再生能源设施,并深度融合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高效运行的能源消费体系。
建立零碳园区的深远意义,远不止于能源结构的革新,更在于其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从经济效益层面看,零碳园区的系统化能源管理模式,通过精准监测、智能调度与高效利用,大幅度降低了入驻企业的能源消费成本。无论是电力还是热力供应,都能在确保稳定可靠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为企业减负增效提供了坚实支撑。
更为关键的是,零碳园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展现的巨大潜力,为企业应对国际碳减排压力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企业开始将供应商的产品碳足迹纳入评估体系,作为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零碳园区以其独特的低碳生产环境,为企业生产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可能吸引更多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纷纷入驻,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
南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这对于当前碳市场建设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遥: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依旧是重点任务之一。会议对于碳市场、碳足迹以及碳标识认证的强调,体现了碳管理在我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地位。碳是衔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抓手,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碳市场管住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碳足迹管理重点产品供应链的碳排放,通过碳标识形成市场和贸易对产品碳足迹的认证和标识体系,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的低碳化转型;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低碳转型形成绿色增长的新动力,与“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任务相结合,助力绿色消费、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当前碳市场建设来说,构建合理而高效的碳价形成机制、形成稳定的碳价预期,是助力我国碳管理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石。目前,全国碳市场正稳步推进行业覆盖范围的扩大,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碳排放配额的履约与交易工作。随着碳市场参与主体的进一步丰富,相关配额分配的制度建设和交易规范将是维护全国碳市场有序运营的一大重要维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持续关注行业层面的低碳转型需求,通过匹配必要的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支持,切实助力我国碳管理相关市场化体系的系统建设以及绿色低碳转型进程的有序推进。
南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写入其中,此次会议再次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绿色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未来可能出现哪些发展机遇?
王遥:绿色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能够优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例如,AI系统能够根据天气预测和使用模式实时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最大化光照利用率,从而提升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效率。这种结合不仅限于能源生产领域,还在智慧电网、智能交通和综合能源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有助于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能源系统。
其次,绿色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传统产业能够实现智能化、清洁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例如,在制造业中,AI可以精确控制生产参数,为机器人装上“大脑”,实现自主决策,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同时,AI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此外,绿色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还将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拓展,AI将与绿色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多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AI可以辅助医生诊断疾病、解读影像,助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在交通领域,AI可以优化交通流量管理,减少拥堵和排放;在教育领域,AI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和辅导,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河北省唐山市一处“渔光互补”发电场和风电场遥相呼应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南都:会议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在环保能源等行业应如何防范内卷竞争?
王遥:内卷式竞争通常表现为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和资源,采取低价倾销、重复建设等手段,导致行业利润下降、资源浪费和错配。在环保能源等新兴产业中,这种竞争模式尤为突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内卷竞争,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地方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避免盲目跟风和一哄而上。在环保能源领域,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通过差异化竞争来赢得市场份额。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招商引资政策的管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
其次,企业应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在环保能源等新兴产业中,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避免陷入低价竞争和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行业协会在防范内卷竞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建立投诉机制,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协助政府监管。通过行业协会的引导和规范,可以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和“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
在环保能源等新兴产业中,防范内卷竞争还需要注重政策协同和创新驱动。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监管和引导,防止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通过政策协同和创新驱动,可以有效推动环保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