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晓策佬
投资策略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物志  ·  最便宜的 AI iPhone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晓策佬

人民日报: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

晓策佬  · 公众号  ·  · 2021-05-25 07:48

正文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2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五部门召开会议,联合约谈了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钢铁工业协会、有色金属协会参加。

多重因素导致大宗商品涨价

会议指出,本轮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国际传导因素,也有许多方面反映存在过度投机炒作行为,扰乱正常产销循环,对价格上涨产生了推波助澜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近期主要经济体实施的抗疫救助刺激政策引导需求有效恢复,从而形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推高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同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特别是矿产品出口国面临生产恢复和出货防控约束,包括铁矿石、铜等矿产品生产恢复不是很理想,基础原材料供应量受到抑制,间接推高了部分商品价格。“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经济复苏步调不一致,给投机者更多的炒作题材,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商品价格。”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金贤东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中下游制造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行业效益。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调整完善钢材进出口相关政策,加强期货市场监管。

从国内看,将加大铁矿资源勘察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国内铁矿新项目和在产资源接续项目建设,统筹做好社会再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在国际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发境外铁矿石资源。完善多元进口供应体系,鼓励企业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有序推进境外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和资源利用,优化供给结构。

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市场变化,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具体措施有: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包括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包括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等;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帮助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成本上升等生产经营困难等。

同时,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先后多次发布公告,对部分价格上涨过快的品种相关期货合约采取提高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交易手续费标准、扩大涨跌停板幅度等临时监管措施,加强市场引导,抑制市场交投过热。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联合调研钢材与铁矿石等市场情况,将持续加强监测预警,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刘向东认为,当前,国家已采取果断措施,引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趋缓。“消费端价格主要受食品等国内供需变化影响,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目前不会对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我们仍需努力稳定好市场预期,做好稳价保供工作,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PPI下半年涨幅预计将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创3年多以来新高;前4个月PPI同比上涨3.3%。

PPI下一步走势如何?金贤东分析指出,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及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近几个月PPI涨幅还可能进一步扩大,二季度PPI同比涨幅可能继续走高。但随着价格信号对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引导作用持续释放,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供求基本面。预计全年PPI同比涨幅呈“两头低、中间高”走势,下半年同比涨幅将有所回落。

五部门会议要求,有关重点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维护行业良好生态;要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合规有序经营,带头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播涨价信息,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有关行业协会要从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共同维护好行业正常市场秩序。

会议明确,下一步,有关监管部门将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坚决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参会企业和行业协会表示,将按照约谈提醒要求,认真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市场和价格秩序作出积极贡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记者 徐佩玉




常清:壮大人才队伍

增强企业大宗商品价格管理能力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各方关注。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教授常清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此轮商品暴涨是由供给和需求错配造成的,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完全不同,这取决于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我国期货市场要成为世界性的定价中心,要求企业和金融资本都要成为价格趋势的引领者,关键是企业要认识利用期货市场的好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壮大人才队伍,使企业具有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供需错配造就商品牛市

中国证券报: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涨,您认为价格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常清: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替出现,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本轮部分商品价格的暴涨,大家说法不一,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就是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超发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理论上讲,货币总量与商品总量存在比价关系,但是若基础货币发行不进入基建领域和形成消费需求,其货币乘数很低,只能起到降低利率的作用,对物价没有任何影响。若进入基建和生产领域,将会形成投资需求,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本轮部分大宗商品的暴涨是由供给和需求错配造成的,当然也有许多领域前几年价格低迷而形成投资欠账的因素。例如,许多年以来对铜精矿开发的投资几乎寥寥无几,一旦经济恢复、需求启动,供给却无法满足,会造成一段时间内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会刺激供应的增加,随后就会形成价格下跌局面,这是经济学的常识和规律。

增加供给 合理引导预期

中国证券报: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对我国一些行业冲击较大,有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常清:这轮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对于不同的行业影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对一些转型较慢的行业影响的确很大。

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例如油脂行业和有色行业,这些行业的全产业链基本上都参与了期货交易。一方面用套期保值的手段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人才队伍参与期货交易,对所用原材料产品价格的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所以他们往往领先于市场,化解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

中国证券报: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此您怎么看?

常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政策切中要害,稳定价格的关键是增加供给。还有一点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引导全社会的预期。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是综合施策。例如,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这是治本之策。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合理引导预期,对于当前的价格来讲立竿见影。此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仅合理引导市场预期,还实实在在帮助市场主体应对成本上升等成本经营困难,减税降负、稳定生产。

要成为价格趋势引领者

中国证券报: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背景下,您对今年下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哪些预判?

常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有周期性的。供给和需求的调整是需要时间的,增加供给需要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还有持续增加对矿产资源的投资。价格立刻暴跌进入熊市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价格的运行有其规律性和内在的逻辑,关键点在于供给扩大的速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供需错配的格局还未能有实质性的改善。我国经济势头发展良好,会对大宗商品形成有效需求。但是,供给端尤其是矿业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地方还在受疫情影响,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的供给。所以我们要做好今年下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处于高位的思想准备。

中国证券报:期货市场如何发挥作用来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常清: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日益显著,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多样、回避价格风险的工具,关键是企业要认识利用期货市场的好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人才队伍使企业具有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预判能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成为世界性的定价中心。而成为世界性定价中心的条件,就是我国的企业和金融资本都要成为价格趋势的引领者。要有一大批人才来预测价格趋势,走在价格变动的前面,使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是手忙脚乱地应付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是从容引领市场。只有生产经营决策以科学的预测为依据,才能真正做到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