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军工研究团队观点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产品榜  ·  DeepSeek 7 天用户破亿|AI产品榜 ·  2 天前  
江西宣传  ·  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透视先进制造

【晶盛机电】中环12寸光伏大硅片发布,技术迭代中核心设备商最受益【东吴机械】

透视先进制造  · 公众号  ·  · 2019-08-19 12:09

正文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倪正洋、朱贝贝),感谢万分。



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事件

8月16日,中环股份在天津发布光伏最新产品——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M12系列。


投资要点

1 光伏硅片行业颠覆性产品,提高转换效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提升单块硅片面积最终实现LCOE成本最优已是业界共识。近期光伏产业推出166mm大硅片,较原来的8英寸M2硅片表面积提升了12.2%,业内一致认为此举可大幅降低LCOE(度电成本),增加制造企业利润。而此次发布的M12大尺寸硅片,边长210mm,对角295mm,相比M2硅片表面积提升了80.5%。同样的144半片(72块切半)组件,M12 P型PERC 60片半片组件较M2 72片半片组件功率高出200W,电池按22.25%计算,组件转换效率高0.91%,达到20%以上,叠加高效电池,功率可突破610W,步入6.0时代。


2 硅片处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现有的电池片设备和最新的12寸片不兼容,12寸硅片推广或低于预期:

作为光伏组件生产的上游环节,硅片在组件成本构成中占比30%-40%,大尺寸硅片已成主流趋势。我们认为,如果增大硅片尺寸的限制,在于现有电池片设备的兼容性并不能满足。在供应商方面,下游产线将进行大调整,带来较高成本,且现有设备厂家都尚未开发出解决方案。因此,目前对M12持谨慎乐观态度,且不排除随着下游的新增投资,及时调整设备方案的可能性。在系统端方面,组件的大小和重量有上限,基于M12所谓600W组件的重量应该有45公斤,安装成本不降反升。组件尺寸过大也会增加机械载荷和隐裂的风险,电池端的碎片率和良率也将面临挑战,同时基本不可能支持薄片化的趋势。


3 晶盛机电为中环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将会显著受益于光伏大硅片的技术迭代:

晶盛机电是中环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在2018年30多亿新接订单中,中环股份占比超60%。中环无锡总投资200亿元的半导体硅片项目,也是由中环,晶盛机电,无锡市政府三方合作投资。如果12寸大硅片的渗透率提升,核心设备商晶盛机电将会最受益。尤其是晶体长晶炉,区别于其他的电池片设备,部分设备可能技改可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长晶炉随着硅片直径的变化,将会完全的更新换代。我们判断,对于晶盛机电来说,这部分的新增订单尤为可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9/2020年收入分别为26/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11亿,对应PE分别为26/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平价上网进度不及预期,光伏硅片厂商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正文


1 光伏硅片行业颠覆性产品,提高转换效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自2018年起,光伏行业认识到提升单块硅片面积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增加电池有效受光面积来增加组件效率和功率,节约土地、施工等成本,并且有效提升硅片企业产能,进而降低成本,最终实现LCOE成本最优。


近期光伏产业推出166mm大硅片,较原来的8英寸M2硅片表面积提升了12.2%,受到业内一致好评,认为此举可大幅降低LCOE(度电成本),增加制造企业利润。而此次发布的M12大尺寸硅片,边长210mm,对角295mm,相比M2硅片表面积提升了80.5%。


根据中环股份的发布会资料显示:同样的144半片(72块切半)组件,电池按22.25%计算,M12 P型PERC 60片半片组件较M2 72片半片组件功率高出200W,组件转换效率高0.91%,达到20%以上,叠加高效电池,功率可突破610W,步入6.0时代。


图1:12寸大硅片对光伏产业链的利好


2 硅片处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现有的电池片设备和最新的12寸片不兼容,12寸硅片推广或低于预期

如下图所示,硅片处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硅片及电池的尺寸增大,有利于产业链从硅片到电池,尤其到组件每瓦加工成本的下降,是行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单片组件功率的提升,甚至是通过组件尺寸的增加而带来的提升,只要市场安装能够接受,都是降低度电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硅片尺寸的增加是光伏制造的发展的趋势。规范未来硅片尺寸,形成全行业共同采纳的标准,成为光伏制造企业共同的诉求。


作为光伏组件生产的上游环节,硅片在组件成本构成中占比30%-40%。一般而言,硅片尺寸的升级会增大产品受光面积,提高功率,降低每瓦制造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一定重量。


近年来,大尺寸硅片已成主流趋势,太阳能级硅片尺寸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1-2012年(100-125mm)、2013-2017年(156mm的M0尺寸-156.75mm的M1尺寸-156.75mm的M2尺寸)、以及现阶段的158.75mm的G1尺寸或166mm的M6。


图2:光伏产业链所有环节,光伏硅片处于最上游1

图3:光伏产业链所有环节,光伏硅片处于最上游2

我们认为,如果增大硅片尺寸的限制,在于现有电池片设备的兼容性并不能满足。这要求从头梳理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所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尤其是前两个环节的设备改造较大。


我们周末调研了几家设备厂商,有部分电池厂商看好M12技术产业化。设备商均表示下游(电池、组件、电站)如果配套M12尺寸的话,产线调整将非常大,带来的成本也不会低,且现有设备厂家都尚未开发出解决方案。因此,目前对M12持谨慎乐观态度,且不排除随着下游的新增投资,及时调整设备方案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方面,对系统端来说,组件的大小和重量有上限,基于M12所谓600W组件的重量应该有45公斤,安装成本不降反升。组件尺寸过大也会增加机械载荷和隐裂的风险,电池端的碎片率和良率也将面临挑战,同时基本不可能支持薄片化的趋势。


图4:中环股份+晶科启动硅片扩产潮

图5:单晶硅片行业市场集中度高——龙头产能占比持续提升


3 晶盛机电为中环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将会显著受益于光伏大硅片的技术迭代

晶盛机电是中环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在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的硅片生产中,晶盛机电的设备,包含了长晶炉,切片机,磨片机,倒角机,抛光机等设备和耗材。在2018年晶盛机电的30多亿新接订单中,中环股份占比超60%,也是晶盛机电的第一大客户。中环无锡总投资200亿元的半导体硅片项目,也是由中环,晶盛机电,无锡市政府三方合作投资。


综合看,如果12寸大硅片的渗透率提升,核心设备商晶盛机电将会最受益。尤其是晶体长晶炉,区别于其他的电池片设备,部分设备可能技改可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长晶炉随着硅片直径的变化,将会完全的更新换代。我们判断,对于晶盛机电来说,这部分的新增订单尤为可观。


图6:2017年-2018年晶盛机电公告的大订单中,中环占比最高超6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9/2020年收入分别为26/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11亿,对应PE分别为26/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预计公司2019/2020年收入分别为26/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11亿,对应PE分别为26/16倍,维持“买入”评级。


晶盛机电三大财务预测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