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孔夫子旧书网
网罗天下图书,传承中华文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电光石火般的灵感 ·  6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财宝宝  ·  //@有理向前冲:活学活用-20250222 ... ·  2 天前  
财宝宝  ·  小小菜进步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孔夫子旧书网

双十一“盖楼”太复杂,来孔网包邮无套路

孔夫子旧书网  · 公众号  ·  · 2019-11-10 17:25

正文

最近一段时间早上上班,同事们之间见面打招呼的聊天内容从“涨价的猪肉”变成了“今天你盖楼了吗?”“我拉你进群”“姐妹帮个忙,尊严之战”。



没错,11月11日马上到了,各大电商的节日玩法也早就开始了,伴随而来的是朋友圈“点赞之交”发来的盖楼邀请。除此以外,“我怀疑葛军是不是去某宝做策划了,王后雄在一旁协助。”这句网络调侃也真实到吐血——各种定金、尾款、满减、优惠券、津贴、红包等新花样看的人眼花缭乱,加加减减算到怀疑自己智商,原来数学老师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真的不是在骗我们。



当然,今年的双十一多了不少“李佳琦们”:“所有女生”太有吸引力了,“偶买噶!买它!”也太有魔力。于是,广大消费者一边嘴上说着“套路深”,一边心甘情愿地打开钱包。11月11日还未到,订金早已付了不少。


其实购物套路自古就多。在古代,并不是现代城市这样处处都有商铺,更没有双十一这样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古人要想买东西,是在每个月指定的日子去“集市”赶集。



和现代一样,古人赶集同样注重“节日”:春节专为置办年货而举办的叫“腊月集”;元宵“购物节”灯市上不仅有漂亮的花灯,还有说书、画展等文化活动;女性一直是购物的主流,七夕时节的“乞巧市”上,姑娘们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将自己亲手做的小玩意儿摆出去卖,向织女祈求自己能成为心灵手巧的贤惠女子。不仅如此,古人竟连清明节和中元节也不放过,而在热闹程度上,寒食清明黄金周竟然能和元宵节势均力敌!

南宋公务员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列举杭州市集中“各式玩具排排放”的景象:“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

由此可见,古人的市集也热闹非常。非但如此,那时的购物“套路”同样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赊销(先货后款)、撒暂(先尝后买)、红票(免费入场券)、削价(让利销售)、关扑(幸运转盘)等。

关扑

即幸运转盘,颇有赌 博的性质,又称“关赌”:顾客先压东西做赌注,然后再拿非标去射转盘,射中获得奖励,否则就输掉所压之物。这种“套路”在宋代特别火爆,在“各大购物节”中,将车马、房屋都赔进去的人不胜枚举。 据《 梦 粱 录 》卷一 “ 正月 ” 条: “ 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

“品牌意识”

据《 燕京杂记 》中载:“ 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商家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喜欢将店铺装饰得非常豪华,招牌高挂。同时,晚上还会挂起五光十色的灯笼,吸引顾客上门。


△ “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