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禾子
校对 | Dewelf
编辑 | 董露茜
今晚的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分外热闹。
由腾讯音乐和MTV主办、百事可乐冠名的第二届亚洲金曲大赏在这里举行,场内,观众席被各色荧光牌占据。所有人都玩得很开心,得奖的明星频频与台下观众互动,预告着未来自己的某某演出、不忘给自己的同门师兄妹做广告;台下的歌迷疯狂呼喊着自己偶像的名字,在家看直播的观众则守在电脑前投票;在两个主持人的插科打诨中,腾讯视频又顺势推了一把《明日之子》……与其说这是一个颁奖礼现场,不如说又是一个明星和粉丝的大party。
“第一届唱工委音乐奖(CMA)的入围提名名单日前终于出炉了!小弟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就在上周五,身为唱片工作委员会(简称唱工委)主任委员的宋柯发布了一条名为《光荣,艰难与梦想》的长微博,对即将在本月20日举办的第一届唱工委音乐奖从筹备到揭晓提名的过程进行了一番总结。末了他不忘重提自己的“小目标”,“让音乐回归音乐,让好音乐得到应得的尊重,找回我们这些音乐人失去多年的荣誉感。”
如果回头看看过去20多年来中国大陆音乐产业的发展,会发现这片土地竟然缺少一个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专业音乐奖项。那些曾试图创办“中国格莱美”的音乐奖,最终不是淹没在观众的口水中,就是迷失在种种金钱诱惑里。
这不论如何与当下中国音乐产业的巨大体量显得极不相称。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报告,2016年,中国录制音乐收入同比增长20.3%(流媒体收入上升了30.6%),全球排名第12位,较2015年上升了2个名次。国内外不少从业者认为,中国将是下一个全球机遇,甚至可能与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市场比肩。
“我们的行业奖不能再缺位了。”唱工委音乐奖评委会主席徐毅如是说。3月末,这位原索尼音乐娱乐大中华区主席兼CEO刚刚宣布获得唱工委理事会全票通过,正式出任唱工委音乐奖第一届评委会主席。唱工委隶属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是一个二级法人单位,包括三大在内的100多家唱片公司和工作室,都是它的会员单位。
“徐毅曾历经音像制品成品进口、唱片版权贸易、艺人经纪及国际公司跨区域运营等几乎所有音乐产业的进程与环节,也是内地唯一一位有跨国音乐公司管理经历的资深音乐经理人。”这位新晋主席屡屡见诸报端的简历,加上宋柯等老炮儿的“左右护法”,自然让人对这个一诞生就颇为庄重的奖项多了几分期许。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往前回溯一番,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中国格莱美”的产生。